神奇的發現,用聲波控制固體的光學性質

2021-01-09 萬象經驗

來自瑞士、德國和法國的物理學家發現,由超短雷射脈衝發射的大振幅聲波可以動態地操縱半導體的光學響應。

材料科學研究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在室溫下實現半導體光學特性的高可調性。這些性質是由「激子」控制的,激子是半導體中負電子和正空穴的結合對。

激子在光電子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過去的幾年裡,人們對溫度、壓力、電場和磁場等能夠調節激子特性的控制參數的研究出現了激增。然而,只有在平衡條件下和低溫條件下才會出現較大的變化。環境溫度的顯著變化對應用很重要,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

目前,這項工作剛剛在洛桑超快科學中心EPFL的Majed Chergui實驗室中完成,該實驗室與漢堡馬普研究所的Angel Rubio和勒芒大學的Pascal Ruello的理論小組合作。國際團隊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論文,首次展示了利用聲波控制激子特性的方法。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使用超短雷射脈衝在材料中發射了一種高頻(數百千兆赫)的大振幅聲波。該策略進一步考慮了激子特性在高速下的動力學控制。

這一顯著的結果是在室溫下二氧化鈦上得到的,二氧化鈦是一種廉價而豐富的半導體,被廣泛用於光能轉換技術,如光電、光催化和透明導電襯底。

「我們的發現和完整的描述為應用提供了非常令人興奮的前景,比如便宜的聲光設備或外部機械應變傳感器技術,」Majed Chergui說。「利用高頻聲波,如超短雷射脈衝所產生的高頻聲波,作為激子的控制方案,為聲子激子學和主動激子學開闢了一個新時代,類似於利用金屬等離子體激發的主動電漿子。」

這些結果只是在材料中發射高頻聲波探索的開始。」文章的第一作者、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工作的愛德華多巴爾迪尼(Edoardo Baldini)補充道,「我們希望在未來利用它們來控制控制磁性的基本相互作用,或觸發複雜固體中的新型相變。」

相關焦點

  • 聲波可讓光纖中的光變「聽話」
    最近,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研究人員首次實驗證明了用布裡淵散射引致透明(BSIT)可以實現這種效果,BSIT效應允許光向前傳播,而向後傳播的光被強烈吸收,還可以讓光纖中的光加快、減慢甚至停止。這種非交互的性質是構建絕緣器和環形器的基本條件,也是光學設計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自然·物理學》雜誌上。
  • 當光波穿過固體材料時,可以將部分能量,儲存在機械波中!
    當光波穿過像玻璃這樣的固體材料時,它可以將部分能量儲存在機械波中,導致光的顏色發生變化。這一過程被稱為「布裡淵散射」,具有重要的技術應用。例如網際網路上的遠程光學數據傳輸依賴於放大器,通過強雷射場在光纖中產生機械波。機械波被光學激發的頻率,以及通過布裡淵散射產生的光譜,通常由材料的性質決定。到目前為止,這限制了可能的應用範圍。
  • 晶體缺陷的測定及其與固體性質的關係
    晶體中形形色色的缺陷,影響著晶體的力學、熱學、電學、光學等方面的性質。因此,在實際工作中,人們一方面儘量減少晶體中的有害的缺陷,另一方面則利用缺陷來製造所需要的材料,即通過控制缺陷的類型和分布達到獲得高性能材料的目的。然而,對缺陷的控制是以對各種晶體缺陷的測定為基礎的。
  • 3D列印超材料用磁場遠程控制 消除聲波和振動
    位於洛杉磯的USC Viterbi的研究小組最近開創了一種控制聲音的新方法,超級3D列印材料的開發,這些超級材料具有專門設計的結構,使其能夠利用光波或聲波以及其他應用。這一最新的突破是獨特的,因為可以遠程使用磁場來打開或關閉超材料的聲學特性。
  • 新研究預測聲波極限速度大約每秒36公裡
    波,如聲波或光波,是將能量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振動傳播。聲波可以通過不同的介質(如空氣或水)並以不同的速度移動,它們的移動速度取決於它們通過的介質是什麼。例如,它們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要比在液體或氣體中快得多,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聽在鐵軌上傳播的聲音可以更快地聽到火車在靠近。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規定了波傳播的絕對速度極限,即光速,大約等於每秒30萬公裡。
  • 體感音波-聲波的神奇力量
    在氣體和液體介質中傳播時是一種縱波,但在固體介質中傳播時可能混有橫波。人耳可以聽到的聲波的頻率一般在20赫茲至20000赫茲之間。聲波可以理解為介質偏離平衡態的小擾動的傳播。這個傳播過程只是能量的傳遞過程,而不發生質量的傳遞。如果擾動量比較小,則聲波的傳遞滿足經典的波動方程,是線性波。如果擾動很大,則不滿足線性的聲波方程,會出現波的色散,和激波的產生。
  • 使用雷射脈衝誘導產生異常的聲波:光可以轉換成聲波
    光聲波作為熱和聲音的攜帶傳播的載體,控制聲學聲子在需要對納米器件進行操控聲子和熱性質的場合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使用超快光學脈衝產生的光聲波效應在皮秒時間的範圍內來進行光學操控聲子變得非常有潛力。因此,它的機理大多數建立在各向同性介質中的通常的熱彈性膨脹的基礎之上的,這就限制了它的應用。
  • 研究人員發現結合聲波和光波方式 數據傳輸或更快!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報導稱,利茲大學和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結合聲波和光波功率的超快調製方式,並聲稱在太赫茲量子級聯雷射器的控制方面取得了突破。研究團隊介紹稱,它可以使數據以每秒100吉比特的速率傳輸,比以10000兆赫茲運行的快速乙太網快約一千倍。
  • 展品12:假如聲波是橫波(5)
    在另一邊用手輕輕一推,彈簧圈密集的部分就會一直向前傳播。如果不斷推拉彈簧,就會看到一系列密集部分和稀疏部分依次向前傳遞,這就是縱波。聲波就是以這種縱波的形式傳遞的。橫波有一條很重要的性質:因為橫波是物體的形狀發生變化而產生彈力所致,故純粹的橫波只能通過固體傳播。
  • 雷射驅動技術檢測聲波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9日(北京時間)報導,最近英國檢測研究院國家物理實驗室(NPL)開發出一種雷射驅動技術來檢測聲波,讓研究人員能以遠程非侵入方式,迅速,為音效和音響器材的檢測提供了可靠數據,將大大提高音響製造商的設計能力。
  • 使用雷射脈衝誘導產生異常的聲波——在貝爾報導140年之後光可以轉換成聲波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光聲波作為熱和聲音的攜帶傳播的載體,控制聲學聲子在需要對納米器件進行操控聲子和熱性質的場合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使用超快光學脈衝產生的光聲波效應在皮秒時間的範圍內來進行光學操控聲子變得非常有潛力。因此,它的機理大多數建立在各向同性介質中的通常的熱彈性膨脹的基礎之上的,這就限制了它的應用。
  • 貓夥呆:用聲波懸浮移動物體?
    本系列文章目的是【填補你的「認知縫隙」,了解科技背後更有趣】俗點兒說就是貓哥努力給你刨出各種有趣的、神奇的、幕後的你不知道的科技段子和信息,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都是些會讓「貓哥和小夥伴們驚呆了!」的信息。在補充你「認知盈餘」的同時希望能給你帶來些許閱讀樂趣,如果你覺得很不錯,那貓哥做這件事情就再累都值得了!
  • 表面聲波觸控螢幕優缺點_表面聲波觸控螢幕應用
    打開APP 表面聲波觸控螢幕優缺點_表面聲波觸控螢幕應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29 16:28:55   表面聲波觸控螢幕優點   1、光學性能最好。
  • 光學調製器基礎原理(理論學習者必看)
    定義:該裝置可以操控光束的性質,例如光功率或者相位。光調製器通常用來操控光束的性質,例如雷射光束。調製器根據所調製光束的性質被稱為強度調製器,相位調製器,偏振調製器,空間光調製器等。不同類型的調製器可以應用到不同的應用領域,例如光纖通信領域,顯示設備中,調Q或者鎖模雷射器,以及光學測量中。
  • 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光學性質及成像性質
    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光學性質及成像性質》,僅供參考!   光學性質(對光線作用)   凸透鏡主要對光線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主要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成像性質   凸透鏡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虛像、實像;放大、等大、縮小。
  • 聲波可以攜帶質量?
    通過超流氦的行為時驚訝地發現,這些聲波攜帶著少量的質量。他們發現,在聲子(聲波的量子單位)與引力場的相互作用中,聲子在運動時會傳輸質量。現在,Nicolis與另外兩名理論家將這種研究擴展到一些更熟悉的物質,例如普通的液體或固體中,得到的結果幾乎與之前相同:一個長1秒、功率為1瓦特的聲波,攜帶的質量大約為0.1毫克。
  • 控制光束更簡易!上海交大團隊發現光在莫爾晶格中的局域
    本文圖片 上海交通大學提供當人們說話時,周圍的人都聽到了聲音,這是聲音(聲波)的擴散現象。當人們丟一顆小石子到平靜的湖裡,激起的漣漪會一圈一圈地蕩漾開來,這是水波的擴散現象。實際上,各種波——不管是聲波、水波,還是電磁波、引力波、物質波——總是傾向於向周圍擴散。因此,控制波的擴散使其局域在某個有限的空間之內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重要科學問題。
  • 科學家發現音速上限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劍橋大學和特羅伊茨克高壓物理研究所之間的一項研究合作發現了音速可能達到的最快速度--大約每秒36公裡,大約是鑽石中音速的兩倍,而鑽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硬的材料。然而,到目前為止,還不知道聲波在固體或液體中傳播時是否也有速度上限。
  • 聲波最大速度上限算出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為光波的傳輸速度設定了上限:300000千米/秒,但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其「孿生兄弟」——聲波在固體或液體中傳播時是否也有速度上限。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雜誌中指出,他們發現了聲波迄今最大速度上限:約36千米/秒,了解這一值有望讓材料科學等多領域受益。
  • 最新發現:由聲波引發的「谷聲電效應」新現象!
    在聲電子學中,利用表面聲波(saw)產生電流,在這項研究中,理論物理學家模擬了表面聲波在新興二維材料中的傳播,比如單層二硫化鉬(MoS2)。表面聲波拖拽MoS2電子(和空穴),產生一種帶有傳統和非傳統元件的電流。後者包括兩個貢獻:基於翹曲的電流和霍爾電流,第一個與方向有關,與所謂的valleyse(電子的局部能量極小值)有關,類似於光下二維材料光伏效應的解釋機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