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李小姐向記者反映,此前,李小姐在洲一家居建材(廣州)有限公司全額購入了門窗定製服務,該公司為皇派門窗的經銷商。施工時,李小姐發現窗框和地面有3公分的縫隙,店家提出用木頭和發泡膠填充,李小姐要求取出木頭,用水泥砂漿填充,並要求本人在場監督施工。之後,施工方在未經李小姐同意的情況下入門完成施工,李小姐對施工過程表示擔憂。之後雙方就此發生糾紛,李小姐要求店家對此賠償、道歉和延保。
11月16日,記者致電聯繫該家居建材(廣州)有限公司孔店長,其稱窗和地面的縫隙是在合理範圍內,不會答應李小姐的賠償訴求。11月17日,李小姐與經銷商、皇牌門窗相關人員協商,後皇牌門窗相關人員表示此事要求馬會經銷商先自行處理。11月19日,經銷商拒絕李小姐的訴求,李小姐表示之後會走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落地窗和地面的縫隙最大達到3公分
8月5日,李小姐與該家居建材(廣州)有限公司籤訂了銷售合同,購買客廳陽臺的落地窗和生活陽臺窗戶,價格約2.7萬元。8月11日,該店的設計師到李小姐家裡測量窗戶的尺寸,之後出了設計圖紙。10月9日,該店的安裝師傅上門為李小姐安裝窗戶。
由於前期雙方協商了先安裝窗戶外框,10月9日當天,安裝師傅安裝了大陽臺的窗戶外框。翌日,李小姐上門看,發現落地窗窗框和地面之間有縫隙,最大的縫隙達到3公分。李小姐看到縫隙被塞進了一些瓷磚和木頭。根據李小姐拍攝的視頻顯示,落地窗和地面有縫隙,最大處達3公分,其中部分地方有木頭和瓷磚。
李小姐對此提出了質疑,還問了此前與李小姐對接的銷售,這個縫隙該如何處理?據李小姐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銷售方當時回應,框體下有木頭墊著承重,會填充滿發泡劑,再打結構膠防水。李小姐表示,木頭遇水是否會腐蝕,對方說木頭百年不變。李小姐就此事諮詢了其他裝修師傅,其他裝修師傅指出應該往縫隙處填充水泥砂漿。李小姐當面和商家溝通了修補方案,當時李小姐提出要用膨脹螺絲加固,取出縫隙裡的木頭,再用水泥砂漿填充。出於擔心,李小姐要求施工當天自己要在場監督施工。商家同意了。孔店長也承認了當天答應了李小姐的要求。
記者就此事諮詢了專業驗房師,該驗房師表示窗洞、門洞比窗框、門框大是正常現象,一般都是1公分以內的縫隙,出現縫隙3公分是由於尺寸偏差。出現這種情況建議用M5砂漿塞縫,如果只是使用木頭和發泡膠,發泡膠沒有承重效果,只是密封和短期防滲漏作用,而用塞木頭的地方則會出現滲漏,一旦發泡膠老化,滲漏的可能性很大。
施工方未經業主同意入戶施工填縫
據李小姐所說,10月18日,她聯繫銷售方約定施工時間時,對方告知李小姐施工隊當日已經上門施工,且完成了施工。隨後,施工師傅致電李小姐,李小姐提出質疑,在未經過李小姐同意的情況下,施工方如何進入李小姐的房子。對方說你可以報警。李小姐問施工方是如何填充窗框和地面的縫隙的,對方說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流程。
李小姐對此表示擔心。「我不知道他有沒有把木頭取出來,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加固,也不知道是不是水泥砂漿只是打在表面,裡面是什麼東西我也不得而知。」
11月16日,記者致電對方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事前聯繫了李小姐。其表示目前填充在縫隙內的是水泥、砂漿和木頭,並表示這是合理的施工。
根據李小姐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10月17日,孔店長告訴李小姐明日去她家施工,李小姐表示暫時沒時間,之後孔店長表示「明天(10月18日)師傅聯繫您」。李小姐問「啥意思」,店長沒再回復。
協商無果將經歷發至團購群,後被移出群聊
此外,李小姐說,之前與商家協定了窗戶最下面的玻璃先不安裝,等李小姐處理好外牆再進行安裝,但李小姐發現施工方在填充縫隙當天已經把全部玻璃裝上。
李小姐多次與商家協商,還提出了自己的訴求。商家表示只能道歉。據李小姐所說,當時商家說窗戶最下面的玻璃可以拆了,等李小姐處理好外牆再裝,但存在損壞玻璃的風險,商家不承擔。
之後,李小姐把自己的經歷發到該店在小區建的團購微信群裡。群主表示「請你矯正言辭」,之後將李小姐移出群聊。之後李小姐多次撥打商家電話,均無人接聽。11月16日,孔店長對記者表示,由於工作時間不穩定未能接到李小姐電話,但是微信沒有拉黑李小姐。
11月17日,李小姐與經銷商、皇牌門窗相關人員到市場監管所進行協商,後皇牌門窗相關人員表示此事要求馬會經銷商先自行處理。李小姐表示,此後會走法律途徑解決此事。
文、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何鑽瑩
圖片及視頻中截圖均由李小姐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