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慾,或者說是對新鮮知識的追求,似乎早已在數十萬年前就寫在了人類祖先的基因裡。正是因為求知的欲望,讓人類得以不斷的進步和成長。而隨著現代社會的推進,我們獲取的知識越來越多,但是,因為社會化文明,以及生活條件的提升,我們似乎不用再過於逼著自己去學習新的知識了。哪怕此時的我們因為網際網路的存在,更加容易獲得諸多信息的答案。因此,在這個世界上,有著許多相當有趣的冷知識,這些冷知識很可能連學霸級別的人也完全沒有聽說過。通過今天的文章,小編就要帶來,即便「學富五車」的人也可能沒有聽過的8個有趣的冷知識。
許多哺乳動物都是可以跳躍的,人類甚至會通過奧運會的方式,來挑戰跳躍的極限。相比較之下,大自然當中有太多動物擁有比人類更加強悍的跳躍能力了,但這其中不包含大象。對於大象來說,跳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它們非常沉重,沒有非常結實或適當的腿部肌肉,最重要的是,在進化過程中它們也根本不需要它。
埃德·黑德裡克在玩具製造商Wham-O工作期間,於20世紀60年代開發了流行多年的飛盤玩具。 他於2002年去世,此後他的骨灰被鑄成有限數量的飛盤,出售給他的朋友和家人,並出售給了慈善機構。
廁所製造商Toto創造了一輛非常特別的三輪摩託車,這個產品被稱為 「廁所摩託車Neo」。 這輛摩託車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燃料,其燃料來源於通過淨化甲烷而產生的沼氣,其本身是從牲畜「廢物」(即糞便)中提取的。據說研製這種運載工具花費了三年的時間。
在一項實驗中,四歲和六歲的孩子被要求執行一項重複的任務,但也可以選擇休息玩電子遊戲。毫無疑問,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他們在這項任務上不怎麼堅持。 但是在這兩個年齡段中,在假扮蝙蝠俠的情況下,他們反而更加認真的進行了重複性任務。這或許是因為蝙蝠俠的裝扮無形當中給孩子們增加了責任感。
鬣蜥的額頭上有一個小點,常被稱為「兩棲動物的第三個眼睛」。這隻眼睛看不見任何圖像,但對明暗變化很敏感。鬣蜥和其他一些動物可以利用它來導航、感知環境,或者在睡覺時窺視外部危險。
倉鼠和其他齧齒動物是「遊走類動物」:簡單地說,它們喜歡跑步,又或者說,它們的身體很適應跑步,需要日常鍛鍊。 這就是為什麼輪子經常被安裝在作為寵物或測試對象的齧齒動物的籠子裡的原因。 研究已經記錄了倉鼠旅行的距離,而9公裡對於倉鼠夜間跑步而言並不是一個不尋常的距離。
從外面看,加拿大安大略省圭爾夫市的「莊園」可能像其他脫衣舞俱樂部一樣。 但事實並非如此:它為戒毒、生活貧困或剛出獄的人提供社會住房。它的主人一直在不斷盡力幫助窮人。此外,過去六年來,一位基督教牧師一直在這裡主持每周一次的禮拜。
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讓嬰兒獲得新鮮空氣。在一百多年前住在公寓的倫敦父母會購買類似於雞舍的籠子,將它們掛在窗邊,然後把孩子放進去。雖然在現代人看來,這是一個奇特且危險的行為,但當時的倫敦卻很流行這種做法。
有趣的小知識還有不少,你是否也曾聽聞過一些有趣的冷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