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要淘汰含氫氯氟烴35%,替代品推薦目錄即將出臺

2021-01-09 澎湃新聞
「十三五」要淘汰含氫氯氟烴35%,替代品推薦目錄即將出臺

澎湃新聞記者 張蓓

2016-08-29 14:16 來源:澎湃新聞

為做好臭氧層保護、溫室氣體減排,含氫氯氟烴(HCFCs)替代品推薦目錄的出臺迫在眉睫。

8月26日,環保部在其官網發布《含氫氯氟烴重點替代品推薦目錄(第一批)(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並向相關部委、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校等單位徵求意見。

環保部發布的編制說明內容顯示,含氫氯氟烴(HCFCs)不僅破壞臭氧層,同時也是全球變暖潛能值(GWP)較高的一類溫室氣體,被廣泛用作製冷劑、發泡劑、清洗劑等用途。

環保部還稱,中國是當前全球最大的含氫氯氟烴(HCFCs)生產國、使用國和出口國。2010 年,中國用於受控用途的含氫氯氟烴(HCFCs) 生產共 44 萬多噸,佔全球總產量的 78.5%;國內含氫氯氟烴(HCFCs)消費近 30 萬噸,佔全球總消費量的 48.8%。

據《人民日報》報導,2015年9月16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30周年紀念大會上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公約的履行,「十三五」期間,我國要實現淘汰含氫氯氟烴(HCFCs)35%的目標。

8月26日下午,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中國項目氣候能源環境變化的高級顧問楊富強告訴澎湃新聞,「人們發現,空調最早使用氟利昂製冷劑,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因而採用了一些替代品,叫做HFC(氫氟烴類),它(HFC)不會對臭氧產生破壞。然而,人們逐漸發現HFC(氫氟烴類)是一種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和二氧化碳一樣能起到溫室氣體效果。從目前世界來講,中國和印度都是HFC(氫氟烴類)最大的生產國家。」

楊富強表示,HFC(氫氟烴類)的增長較快,估計到2050年,它增長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和其他的溫室氣體更快,「恐怕將來會在我們的溫室氣體裡佔到15%-20%」。

此外,環保部指出,含氫氯氟烴(HCFCs)是《蒙特婁議定書》規定的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ODS)中使用數量最大的一類物質。

事實上,

和含氫氯氟烴(HCFCs)同為《蒙特婁議定書》規定的6大類受控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還有,全氯氟烴、哈龍、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甲基溴。環保部介紹,其中前四種物質已在2010年被淘汰,其替代品的推廣和市場化也得以實現。

最新研究表明,南極臭氧層首次出現修復跡象,這也讓人們看到了禁止使用含氯氟烴產品的成果。據《科技日報》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研究發現,

南極臭氧層首次出現修復跡象。研究表明,臭氧層的修復與空氣中氯氣的持續下降有很大的關係。氯主要來自氯氟烴,乾洗過程、舊冰箱、髮膠等氣溶膠都會釋放這種化合物。

《科技日報》報導稱,1987年,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都籤署了《蒙特婁議定書》,禁止使用含氯氟烴產品以修復臭氧空洞。「這一研究結果證明了人們近30年的努力沒有白費。」研究團隊負責人、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家蘇珊•所羅門說。

上述研究還發現, 20世紀50年代,臭氧空洞被首次發現。從2000年臭氧耗損達到巔峰至今,去年(2015年)9月份的臭氧空洞已縮小了400萬平方公裡。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6月30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環保部表示,我國目前尚未出臺針對含氫氯氟烴(HCFCs)類物質替代品的推薦目錄,各地方在履約過程中缺乏替代品方面的相關指導意見,不利於行業替代品的選擇以及履約工作的深入開展,HCFCs替代品推薦目錄的出臺迫在眉睫。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含氫氯氟烴 替代品 推薦 目錄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企業違規使用氯氟烴?捕捉臭氧治標更要治本—新聞—科學網
    國外非政府組織報告中國企業違規生產使用氯氟烴物質 存在但並非主流 聚氨酯泡沫,尤其是聚氨酯硬泡複合材料,因保溫效果好、防潮防腐、成本低等特點,近年來需求旺盛。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聚氨酯硬泡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 CFC-11是生產聚氨酯硬泡原料時所添加的發泡劑。記者線上線下聯繫到多家發泡劑、材料供應商或生產商,他們承認,銷售含氟發泡劑,「價格便宜一些」。
  • 江蘇加速淘汰臭氧層"殺手" 嚴控ODS企業生產量
    記者從江蘇省環保廳獲悉,該省正在對全省涉及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企業進行摸排,並實施備案登記制度和配額管理,嚴格限制企業生產量、使用量,以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英文縮寫為ODS)。  臭氧層被譽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多分布在離地20-50公裡的高空,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有害紫外線的危害。
  • 解讀|新產業目錄對聚氨酯行業影響幾何?
    《目錄》的出臺將進一步引領聚氨酯行業轉型升級、淘汰落後。」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秘書長呂國會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ODS替代仍是重點 目前,我國面臨第二階段含氫氯氟烴加速淘汰以及已淘汰ODS後續監管等新挑戰,聚氨酯行業是涉及的重點領域,ODS替代是行業發展的重要任務。
  • 保護氣候:氫氟烴製冷劑將被淘汰?
    根據1987年生效的《蒙特婁議定書》規定,氯氟烴(CFCs)和氟氯烴 (HCFCs)等可消耗臭氧層的氣體將依次被強制性逐步淘汰。然而,作為替代品的氫氟烴對氣候變化具有同樣嚴重的負面影響。   氫氟烴常被用做製冷劑和發泡劑,其可能造成的暖化效應與氟氯烴相當,是二氧化碳的幾百到幾千倍。
  • 《北京市工業汙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2017年版)》
    日前,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工業汙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2017年版)》。>  《北京市工業汙染行業生產工藝調整退出及設備淘汰目錄(2017年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 環保總局:7月1日起禁止全氯氟烴(CFCs)物質生產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 2007年 第43號  關於禁止全氯氟烴(CFCs)物質生產的公告    為履行《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倫敦修正案),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和《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國家方案
  • 為什麼臭氧撕裂的氯氟烴會回來?
    博科園:科學科普-化學類5月16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一項重大研究發現,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臭氧消耗的氯氟烴(CFCs)首次在大氣中急劇上升,這意味著有了新的來源。但問題是:科學家們不僅不知道這個新來源是什麼,也不知道有人會決定再次泵出氯氟烴。這是因為有許多廉價的替代氯氟烴(CFCs)的替代品。正如《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在其詳細報告中所解釋的那樣,自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禁止該材料以來,全球CFC產量一直接近於零。總的來說,大氣氯氟烴仍在減少,臭氧層仍在不斷補充。
  • 科普:全氯氟烴和氫氯氟烴的區別
    新華網北京9月23日電(記者黃堃 張小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2日宣布,將於2030年在世界範圍內徹底停止生產和使用氫氯氟烴,那麼,氫氯氟烴和人們曾經常用的全氯氟烴有什麼區別呢?  全氯氟烴曾經是廣為使用的製冷劑,但這種物質進入地球大氣之後會與臭氧反應,使高層大氣內臭氧層變薄,減弱臭氧層對太陽紫外線輻射的過濾作用,而過度的紫外線會危害地面上的動植物,影響人類健康。  1987年9月籤署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簡稱《蒙特婁議定書》)規定,從1989年開始,全氯氟烴的生產和使用要逐漸淘汰。
  • 全氯氟烴和氫氯氟烴
    當前位置:首頁 >> 要聞 2012.11.20 星期二 全氯氟烴和氫氯氟烴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將於2030年在世界範圍內徹底停止生產和使用氫氯氟烴。
  • 企業創新助力中國加快淘汰ODS
    淘汰ODS現狀2016年9月9日上午10時,由環境保護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主辦的2016年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於北京環境國際公約履約大樓舉行。在今年國際臭氧層大會上,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我國已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25萬多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