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鐵木君。
假期大家過得如何?
作為一點心意,我花了兩個上午,幫大家羅列了一份假期的書單。這10本,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書。
有多喜歡?
假使有一天我接到神秘的命令,要我去一座沒有WiFi的荒島上生活10年,那我一定會帶上它們。
它們能成為你低谷時,完成迅速反彈的源動力;也是你思維進階,實現從0到1跨越的核心基礎。
趁著放假、趁著年輕,去書裡的世界,安靜地做一會自己吧。
一、《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主題:「認知&歷史」
以前每次讀到近代史,從圓明園到八國聯軍,都讓我們氣憤不已。
當時我在想:
為什麼歐洲只用了兩百年,就超越了四千年文明的中國?
有沒有可能,是乾隆皇帝的炮艇,開進了泰晤士河,一炮把倫敦西敏寺的屋頂給掀翻了?
或許我可以寫一部歷史架空小說,可是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
看看現在的飛機、電腦,甚至足球、網球;為什麼現代文明基本都始於西方?
但凡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大都會產生以上的困惑。
有人提出人種論,認為歐洲白人優於其他人種;有人提出制度論,認為西方先進的制度造就了發達的社會。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戴蒙德教授告訴你,人種沒有優劣之分,一切都是環境因素造就!
他從人類居住環境的生物、氣候、地形、農業、宗教等各個角度,揭示了人類發展歷程。
歐洲通過農牧業的優勢和技術傳播的條件,不停地做大雪球,最終徵服了美洲新大陸和落後的非洲。
又通過資本積累,用貿易和金融等手段控制了全球。
《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打開了一個上帝視角,我們一定不要錯過這本打開眼界的書籍。
二、《肖申克的救贖》
主題:「自由&勇氣」
影史上排名第一的高分電影,但小說比電影更值得回味。
一開始,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感動歸感動,但覺得現實中,大概率不會經歷安迪那樣的困境。
其實在這個時代下,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籠中鳥」。都想著衝出所處的階層、打破現狀,期盼物質滿足的同時,還能伸手夠一夠詩和遠方。
但大多數人在20多歲就放棄了抗爭。
他們認為這個是不可能實現的,那個是需要運氣的……甚至很多想法,都得不到說出口的機會。
就像我一開始也不相信,一個人能用17年的時間去挖一條通往自由的隧道,但安迪做到了!
每次讀到這裡,我的心靈都會受到震撼。
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的潛力。
衝上去跟生活掰一掰手腕,輸一次並不難看;而你不去嘗試,紙糊的稻草人,都能將你嚇跑。
三、《檀香刑》
主題:「戰鬥&人生」
我花了一周的時間,把這本34萬字的長篇小說看完。接著被莫言的文筆折服,書中的每一段話,幾乎都可以拿來做戲詞。
(諾貝爾獎得主的文學造詣,只能伸長脖子去仰望。)
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作者描繪的,一百年前農民運動中的命運不同的眾生畫像。
主人公孫丙,是一個樸實善良的戲班頭子。當家鄉遭受列強的侵略,深愛的女人被凌辱,他毅然選擇了反擊,即使是受到史上最嚴酷的刑罰,也不願向權貴低頭。
他和《紅高粱》的餘佔鰲一樣,骨子裡充滿「正義和野蠻」,是舊時代下,樸實漢子的代表人物,但比餘佔鰲更悲壯。
他們頑強抗爭的性格,毫不掩飾對私慾的追求,最終完成了平凡人的使命,在我看來,是對東方草根英雄的最好詮釋。
莫言的小說,大多取材於家鄉長輩口口相傳的故事。
很多史書,不也是在這種途徑中成型的嗎,只是故事裡少了點普通人的戲份。
但小說會加入很多平凡人的心理描寫,讓讀者如親臨其境,與主人公同悲同喜。
《檀香刑》就是這樣一部宏偉巨製,值得多看幾遍!
四、《老人與海》
主題:「生活&勇氣」
生活的本質,是充滿磨難和起伏的。海明威用寫實的手法,向我們還原了漁民艱難的生存環境。
看完只會讓人感嘆:有時候命運就是如此,即使你拼盡全力,也有可能一無所獲。
如果我是聖地牙哥,一個星期沒捕到魚可能就放棄了,更別提84天。
如果我歷盡艱辛得到了戰利品,被鯊魚啃食精光,我會徹底崩潰。
海明威告訴我們——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我認為他字裡行間裡,所透露出的對「硬漢」精神的認可,也是當代年輕人需要具備的稀缺品質。
考試成績不理想,工作沒有達成目標業績,這些都不是放棄的理由。
失敗其實是成功之前的若干次嘗試,如果沒有嘗試,成功也就無從談起。
放平心態,別給自己設限,培養自我激勵的習慣。像是每天對著鏡子點個讚,告訴自己「你是最棒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生活的勇者,並非天生堅強。
只是他會在一次次面對困難和失敗時,給自己打氣。向前奔跑吧,這本書將給你勇氣。
五、《兄弟》
主題:「親情&人性」
餘老師的《活著》就不說了,我就給大家推薦他的另一部高分作品《兄弟》。
他的小說,總是毫不掩飾地剖析人性。
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讀者,讓人讀完酣暢淋漓,卻又刻骨銘心。
說實話,這本書的前部分讓我眼眶溼潤。90年代後出生的人,很難想像那一段歷史,那個時代的人是怎麼過來的。
看完整部小說,也讓我更加懂得父母那一代人的不易。生活,對很多人來說,真的是沒有退路和餘地的。
《兄弟》給我的啟示:
過去所受的苦,或許會變成好運補償你;過去的饋贈,也許會成為將來厄運的伏筆。
這或許就是人生,如果無法避免,那就笑著接受吧。
六、《遙遠的救世主》
主題:「生存&愛情」
如果不是網上爭相轉發的電視劇《天道》,一般人是不會注意到這本冷門小說的。
雖然王志文演繹得很精彩,但我認為想真正領悟其中的「精神內核」,還得看原著。
單從表面看,你會覺得,這不過是一個商業怪才和女刑警的愛情故事,但本質上,這其實是一本有關哲學、宗教、文化的啟發巨作!
作者通過主角丁元英這個「悟道者」,給廣大讀者打開了一扇認知天窗。普通人看不明白丁元英的處事邏輯,只是沒有達到他那樣的高度。
但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正如丁元英所說的。
比起充滿溢美之詞的雞湯,《遙遠的救世主》就像一個極度理性的智者。告訴你最樸實無華、卻更接近事實的的生存之道。
七、《博弈論》
主題:「方法&決策」
同樣是智謀類著作,如果說《鬼谷子》、《孫子兵法》是指導性戰略,西方的《博弈論》就是非常具像化的戰術了。
而且《博弈論》更適用現代生活:
它覆蓋的範圍,小到菜市場砍價,大到理財投資,都能用科學公式,推斷出每項決策的最優解,幫你實現利益最大化。
有人覺得,這本書太專業太燒腦了,我倒認為這正是它「有用」的所在。
讀書就是要進入未知領域,就像健身時不斷加碼;伴隨著痛苦和不適感,我們的成長是最迅速的。
我並不鼓勵大家想看哪本就看哪本,看到哪就到哪;我更希望大家可以「功利」點去閱讀。
帶著目標,更容易在閱讀中啟發思考;將所得應用於生活中,帶來掌控感和讓自己更好的正向循環。
八、《自控力》
主題:「自律&認知」
大多數人戒不掉煙的原因是——抽完這根就不抽了。
如果你一直這樣安慰自己,大概率這輩子都戒不了。
如果你看了《自控力》,當你想抽菸時,會告訴自己再等5分鐘,然後找其它事做,5分鐘後,你會發現自己不怎麼想抽菸了。
一般人會認為,可樂、蛋糕、咖啡、甜品,都是肥胖的來源。但經過科學研究,這些「垃圾食品」居然有助於提升自控力。(答案大家去書中發現)
如果想做一件事,最好現在就開始,不然到了明天你還是不會想去做。
如果你計劃好每天學2小時英語,但今天居然忘了,這不代表計劃失敗。自控力是需要緩衝期的,斷點續傳及時補上就好;就怕給自己定高標準,一旦失誤就放棄之前的努力。
生活的巨輪,往往就是這麼沉沒的,而不是撞上讓我們提心弔膽的冰山(各種美食和娛樂的誘惑)。
如果你自控力很差,經常3分鐘熱度,或者工作多年仍然碌碌無為,那你一定要看這本書。裡面提供了許多訓練自控力的技巧,可以說是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九、《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主題:「關係&成長」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有多大影響?作者在書中說:
「不健康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這本書不像其它同類作者,希望你和父母妥協,當然也不是做個叛逆者。
當我們意識到問題的根源來自原生家庭時,其實父母與子女都有一定的責任。
不必互相指責,爭個對錯;最好的方法是接受客觀現實,真誠地坐下來尋找解決方案。
這本書將幫助你走出生活的陰影,教你如何處理好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一味地逃避,往往對雙方都是一種傷害。
閱讀這本書,讓我們主動出擊。緩和矛盾、當你決心主導家庭關係的改變,你會發現並沒有那麼難。
十、《反脆弱:從不確定性中獲益》
主題:「認知&強大」
賈伯斯:如果你的飢餓和羞愧會給你帶來進步,那為什麼不保持它們呢?
我們的生活中,不確定性要遠遠多於確定性,《反脆弱》就是訓練我們在不確定性中生存,並從中受益。
低成本創業就是反脆弱的經典案例,因為成本低,即使失敗損失也不大,但如果成功了,收益是無上限的。
反脆弱不一定就是低成本,但一定是失敗成本最低,回報率最大的決策。
比如,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裡面很重要的一條是:永遠在自己的投資中保持對高風險的小額追逐。
作者認為,勇於試錯也是反脆弱的一種表現。
世界上很多發明都誕生於一次次的試錯,而不是紙上的公式和理論。
就像很多人看書學習卻沒有收穫,不是知識沒用啊,而是忽略了實踐和試錯的重要性。
擁有「反脆弱」體質的人,不會因為困難就退縮,而是一次自我強化和經驗習得的過程。
他們更容易將遊戲中的打怪升級,複製到現實生活中去,讓自己變得更強。
今天的推薦完了,大家好好享受假期。
如果一個人的壽命是70歲,假期就是整整20年。
它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千萬別在年輕時,被「假期」這2個字欺騙。
用莎士比亞的話說,千萬別讓我們人生的這部分,「充滿了聲音和狂熱,裡面卻空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