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林鬱珍)近日,「金邊日環食」的奇趣天象在我國多地上空上演,許多市民群眾爭相觀看這一十年一遇的「天文大戲」。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食天象雖是奇觀,卻也潛藏著些許健康危險。
廣州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眼底科主任張靜琳指出,在觀測日環食過程中,由於部分市民是直接用裸眼進行觀測的,所以極易出現眼睛不適,嚴重者有可能造成眼睛損傷。
她告訴記者,近日她在自己的朋友圈便看到一位醫療同行更新了一條訊息——果真有患者在觀看日環食時「中招」了!據了解,這位患者直接裸眼觀看了本次「金邊日環食」,在長時間觀看日環食的一天後,猛然發現自己的視力明顯下降,視物困難,到當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視網膜損傷」。
這並非個例。事實上,每逢日食奇觀發生時,眼科醫院總能碰到如上述的這類患者。張靜琳表示,公眾有必要了解下,在眼科學中有一種視網膜病變叫「日光性視網膜病變」,多發生在用眼直接觀看日食又未戴防護鏡或用望遠鏡觀察太陽而損傷,故又稱為「日食盲」。
太陽光中紫外線、紅外線和藍色光對眼睛具有輻射作用,裸眼看太陽時,眼睛極易被灼傷,但為什麼用望遠鏡觀察也會呢?張靜琳解釋,大多數日光性視網膜病變是光化學或經過熱作用加強的光化學損傷,用望遠鏡輔助觀察太陽時,其間瞳孔會擴大,故能引起視網膜溫度更高的上升從而灼傷視網膜,觀察日食時尤其危險。
日光性視網膜病變通常發生於黃斑區,患者的視力會根據觀察日食時間的長短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常伴有眼前有暗影或眩光,視物模糊、變形等症狀。黃斑位於視網膜中央,是人眼光學中心區域,能不能看清東西和它密切相關。張靜琳介紹,雖然本次「金邊日環食」絕大部分已被遮擋,太陽光只餘一圈金邊,並不十分刺眼,然而這1%的太陽面積所發出的光遠比電焊發出的光的亮度強得多。由此日光一旦造成黃斑灼傷,將出現不可逆的永久性視力損傷。被傷時可能會沒有感覺,但幾小時後就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對此,張靜琳提醒,市民朋友們觀看日食時,一定不能用肉眼直視太陽,除了選擇防紫外線眼鏡、專業觀測鏡等減光裝置外,還需要注意不能長時間一直盯著看,最好看幾秒就休息一下眼睛。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不能裸眼直視太陽,以免傷及眼睛。近期看東西時,若出現眼睛看東西缺一塊、中心視野模糊、眼睛疼痛、視力下降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到專科醫院進行眼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