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講解:我們周圍的空氣

2021-01-11 中考網

考點1、空氣成分的發現二百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氣的成分。

考點2、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

考點3、混合物和純淨物

1、純淨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如氮氣(N2)、二氧化碳(CO2)等是純淨物。

2、混合物: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如空氣是由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多種物質混合,是混合物。

考點4、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考點5、物質的性質

1、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是否溶於水、揮發性、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硬度等。

2、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可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等。

考點6、空氣的汙染及防治

2、空氣汙染的危害: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3、保護空氣的措施: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4、城市空氣品質日報、預報:根據我國空氣汙染的特點和汙染防治重點,目前計入空氣汙染指數的項目暫定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等。

考點7、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方法

1、實驗原理及方法:利用過量的紅磷在集有空氣的集氣瓶中燃燒,(使集氣瓶中氣體體積減小,壓強減小),觀察集氣瓶中進水的多少,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2、實驗現象:(1)紅磷燃燒時產生白煙;(2)燒杯中的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裡,集氣瓶內水面上升了約1/5體積。

3、實驗成功的關鍵:待紅磷熄滅並冷卻後,打開彈簧夾。

4、實驗討論:(1)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紅磷做上述實驗,原因是木炭、硫粉燃燒產生的分別是二氧化碳氣體和二氧化硫氣體,集氣瓶內氣體壓強沒有明顯變化,不能很好地測出氧氣的體積。(2)進入瓶中水的體積一般小於瓶內空間1/5的可能原因是:①紅磷量不足,使瓶內氧氣未耗盡;②瓶塞未塞緊,是外界空氣進入瓶內;③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瓶塞,使進入瓶內水的體積減少。

考點8、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具有氧化性。

考點9、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汽油揮發、冰雪融化、電燈發光等。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鎂條燃燒、鐵生鏽、食物腐敗等。

(1)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是有新物質生成。(2)化學變化中伴隨的現象是:顏色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3)化學變化中發生能量變化,這種變化以放熱、發光的形式表現出來。

3、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聯繫:

在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同時發生物理變化,在物理變化中不一定發生化學變化。

考點10、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緩慢氧化

1、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它屬於基本反應類型。

2、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反應。它不屬於基本反應類型。

3、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的關係: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反應,氧化反應也不一定是化合反應。有氧氣參加的化合反應,同時也一定是一個氧化反應。

4、緩慢氧化:有些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覺,這種氧化反應叫做緩慢氧化。通常無發光現象,但會放出熱量。如:動植物呼吸、食物的腐敗、酒和醋的釀造等。

考點11、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1、藥品: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高錳酸鉀

3、實驗裝置:包括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見下圖)

4、收集方法:

(1)排水法: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

(2)向上排空氣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

5、用高錳酸鉀制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實驗步驟可以概括如下: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將藥品裝入試管中,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用帶導管的單孔膠塞塞緊試管;

(3)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注意: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

(4)點燃酒精燈,先均勻受熱後固定加熱;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導管口產生連續、均勻的氣泡時才開始收集);

(6)收集完畢,將導管移出水槽;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炸裂。

(7)熄滅酒精燈。

6、檢驗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木條復燃,說明帶瓶內的氣體是氧氣。

7、驗滿方法:

(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口,如果木條復燃,說明帶瓶內的氧氣已滿;

(2)用排水法收集時,當氣泡從瓶外冒出時,說明該瓶內的氧氣已滿。

考點12、分解反應: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反應。

考點13、催化劑和催化作用:催化劑是指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沒有改變的物質。催化劑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考點14、氧氣的工業製法--分離液態空氣(物理變化)

考點15、裝置氣密性的檢查:用帶導管的單孔膠塞塞緊試管,把導管一端浸入水裡,兩手緊貼試管的外壁,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1)裝置不能漏氣;

(2)集氣瓶中預先要加入少量水;

(3)紅磷要過量;

練習

【例1】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華同學打算設計如下方案:選用實際容積為4OmL的試管作反應容器,將過量的白磷放入試管,用橡皮塞塞緊試管,通過導管與實際容積為60mL且潤滑性很好的針筒注射器組成如下圖的實驗裝置。假設此實驗能夠按照小華的設想正常進行,且白磷所佔體積與導管內的氣體體積忽略不計,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前,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前沿從20mL刻度處推至15mL刻度處,然後鬆開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處,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夾緊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白磷,燃燒結束,等到試管冷卻後再鬆開彈簧夾。可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白磷,充分反應直至燃燒結束,試管冷卻。可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華的設想進行實驗,實際可能遇到諸多問題而發生危險,造成實驗失敗。例如:

答案:裝置的氣密性良好白磷燃燒,產生白煙活塞前沿約在12ml的刻度線上,白磷燃燒產生白煙,活塞先向右移動,最終8ml的刻度線上,橡皮塞彈出,試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彈出等

例2、小明同學在家裡的藥箱中發現一瓶用來清洗傷口用的消毒液--「雙氧水」,他聯想到在化學課上曾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過氧氣,他高興的將家中的「雙氧水」拿到學校的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和同學們一起做了如下實驗。

【第一組實驗】小明欲證明該雙氧水是否失效。

(1)實驗過程

①在試管中加入5mL「雙氧水」,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發現木條未復燃;

②用酒精燈給上述試管加熱,液體中有氣泡產生,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發現木條仍未復燃;

③如右圖裝置進行操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

(2)實驗結論:————。

【第二組實驗】小明欲證明二氧化錳在雙氧水的分解反應中起催化作用,該物質在反應前後質量是否發生變化。

(1)實驗原理寫出符號表達式————。

(2)實驗步驟①————;

②將二氧化錳裝入大試管中並加入5mL「雙氧水」;

③待反應結束後,將大試管裡的固體物質進行過濾、洗滌、烘乾、稱量;

④————。

(3)做完此實驗後,小方認為要證明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還需要再補充一個探究實驗:探究————。

【實驗反思】依據所做的實驗,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可能有————等。

答案:

【第一組實驗】(1)③冷凝水蒸氣(2)雙氧水沒有失效

【第二組實驗】(1)過氧化氫氧氣+水

(2)①準確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④對比反應前後二氧化錳的質量

(3)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前後化學性質是否發生

【實驗反思】溫度、催化劑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2019中考化學:地球周圍的空氣(一)
    教育小編為您整理中考化學複習專題:地球周圍的空氣(一),希望能給大家化學複習帶來幫助! 地球周圍的空氣(一) ★考點1空氣的主要成分(B) 1、空氣的主要成分(體積分數) 氮氣佔78%,氧氣佔21%,稀有氣體(氦氣、氖氣、氬氣、氪氣、氙氣、氡氣等)佔0.94%,二氧化碳佔0.03%,其他氣體和雜質佔0.03%。
  •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爆炸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爆炸   定義: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間內急劇地燃燒,就會在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   爆炸還包括物理爆炸,它們是物理變化。   除了可燃性氣體能發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塵如麵粉、煤粉等也能發生爆炸。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CO20.03%   環境汙染知識:排放到空氣中的氣體汙染物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 2019年中考化學知識點講解:金屬之最
    化學 需要掌握的比較多, 中考頻道小編為學生們介紹2019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金屬之最,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之酸的物理性質特性及用途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中考初三化學知識點之酸的物理性質特性及用途》,僅供參考!
  •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複分解反應
    2019中考化學知識點:複分解反應   定義: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複分解反應。   特點:交換成分,價態不變。   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難電離的物質(水、氣體或沉澱)。   置換反應和複分解反應沒有先後順序,可同時發生。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主要成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主要成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空氣的主要成分   (按體積分數):氮氣(N2)78%,氧氣(O2)21%(氮氣比氧氣約為4: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於混合物。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1.氮氣: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溶於水,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化學性質不活潑。   2.稀有氣體:無色、無味的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化學性質很不活潑。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汙染及防治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汙染及防治,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空氣的汙染及防治   1.造成空氣汙染的物質:有害氣體(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煙塵。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現象:產生藍色火焰,放出熱量,有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物質產生。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現象: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產生。
  • 2019中考九年級物理內能的利用知識點講解
    網小編給同學們整理了九年級物理內能的利用知識點講解內容,供大家學習參考。 九年級物理內能的利用知識點講解 第一節:內能的利用 內能的利用方式 利用內能來加熱:實質是熱傳遞。 利用內能來做功:實質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分離液態空氣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分離液態空氣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工業製法(分離液態空氣法)   原理:利用液態氧和液態氮的沸點不同。   (2)注意:該過程是物理變化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僅供參考!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相關推薦:點擊查看更多知識點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現象: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產生。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熱,生成一種粉末狀的白色固體物質。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鎂在空氣中燃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鎂在空氣中燃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
  • 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硫在空氣中燃燒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化學知識點:硫在空氣中燃燒,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