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布了帶Face ID的iPhone X之後,VCSEL雷射器引發大家的關注。近日,光器件行業老二Lumentum以18億美元(現金加股票)的價格拿下行業老三Oclaro。VCSEL晶片需求暴增無疑加速了這場併購。
什麼是VCSEL雷射器?
VCSEL雷射器全名為垂直共振腔表面放射雷射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簡稱面射型雷射器。它以砷化鎵半導體材料為基礎研製,是一種半導體雷射器。其雷射垂直於頂面射出,與雷射由邊緣射出的邊射型雷射有所不同。因此相較於邊射型雷射器,VCSEL雷射器具有低閾值電流、穩定單波長工作、可高頻調製、容易二維集成、沒有腔面閾值損傷等優點,在半導體雷射器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邊發射雷射器和面發射雷射器VCSEL
VCSEL 晶片基本結構
VCSEL 的結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它是在由高、低折射率介質材料交替生長成的分布布喇格反射器(DBR)之間連續生長單個或多個量子阱有源區所構成。典型的量子阱數目為 3~5 個,它們被置於駐波場的最大處附近,以便獲得最大的受激輻射效率而進入振蕩場。在底部還鍍有金屬層以加強下面 DBR 的光反饋作用,雷射束從頂部透明窗口輸出。
實際上,要完成低閾值電流工作,和一般的條型半導體雷射器一樣,必須使用很強的電流收斂結構,同時進行光約束和截流子約束。由上圖可見, VCSEL 的半導體多層模反射鏡 DBR 是由 GaAs/AlAs 構成的,經蝕刻使之成為 air-post(臺面)結構。在高溫水蒸汽中將 AlAs 層氧化,變為有絕緣性的 AlxOy 層,其折射率也大大降低,因而成為把光、載流子限制在垂直方向的結構。對 VCSEL 的設計集中在高反射率、低損耗的 DBR 和有源區在腔內的位置。
VCSEL的結構與關鍵工藝介紹
VCSEL有幾個關鍵工藝,這幾個關鍵工藝決定了器件的特性與可靠性。
關鍵技術一:VCSEL外延
銦鎵砷InGaAs井(well)鋁鎵砷AlGaAs壘(barrier)的多量子阱(MQW)發光層是最合適的,跟LED用In來調變波長一樣,3D傳感技術使用的940納米波長VCSEL的銦In組分大約是20%,當銦In組分是零的時候,外延工藝比較簡單,所以最成熟的VCSEL雷射器是850納米波長,普遍使用於光通信的末端主動元件。
發光層上、下兩邊分別由四分之一發光波長厚度的高、低折射率交替的外延層形成p-DBR與n-DBR,一般要形成高反射率有兩個條件,第一是高低折射率材料對數夠多,第二是高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差別越大,出射光方向可以是頂部或襯底,這主要取決於襯底材料對所發出的雷射是否透明,例如940納米雷射由於砷化鎵襯底不吸收940納米的光,所以設計成襯底面發光,850納米設計成正面發光,一般不發射光的一面的反射率在99.9%以上,發射光一面的反射率為99%,目前的AlGaAs鋁鎵砷結構VCSEL大部分是用高鋁(90%)的Al0.9GaAs層與低鋁(10%)Al0.1GaAs層交替的DBR,反射面需要30對以上的DBR(一般是30~35對才能到達99.9%反射率),出光面至少要24~25對DBR(99%反射率),由於後續需要氧化工藝來縮小諧振腔體積與出光面積,所以在接近發光層的p-DBR膜層的高鋁層需要使用全鋁的砷化鋁AlAs材料,這樣後面的氧化工藝可以比較快完成。
外延與氧化工藝是VCSEL良率與光電特性好壞的關鍵
關鍵技術二:氧化工藝
這個技術是LED完全沒有的工藝,也是LED紅光發明人奧隆尼亞克(Nick Holonyak Jr.)發明的技術,如圖6所示,主要利用氧化工藝縮小諧振腔體積與發光面積,但是過去在做氧化工藝的時候,很難控制氧化的面積,只能先用樣品做氧化工藝,算出氧化速率,利用樣品的氧化速率推算同一批VCSEL外延片的氧化工藝時間,這樣的生產非常不穩定,良率與一致性都很難控制!精確控制氧化速度讓每個VCSEL晶片的諧振腔體積可以有良好的一致性,沒有過氧化或少氧化的問題,這樣在做陣列VCSEL模組的時候才會有精確的光電特性。
即時監控氧化面積是最好的方法,法國的AET Technology公司設計了一臺可以利用砷化鋁(AlAs)氧化成氧化鋁(AlOx)之後材料折射率改變的反射光譜變化精確監控氧化面積,這種精密控制氧化速率的設備,可以省去過去工程師用試錯修正來調試參數,對大量穩定生產VCSEL晶片提供了最好的工具。
法國AET科技公司推出的VCSEL即時監控的氧化製程設備,讓VCSEL量產更穩定
關鍵技術三:保護絕緣工藝
跟LED一樣,最後只能保留焊線電極上沒有絕緣保護層在上面,由於雷射二極體的功率密度更大,所以VCSEL更需要這樣的保護層,更重要的是為了不讓氧化工藝的AlAs層繼續向內氧化影響諧振腔體積,造成雷射特性突變,保護層的膜層質量非常重要,尤其是側面覆蓋的緻密性更為重要,過去都是用等離子加強氣相化學沉積機PECVD來鍍這層膜,但是為了要保持緻密性需要較厚的膜層,但是膜層太厚會造成應力過大影響器件可靠度!於是原子層沉積ALD技術開始取代PECVD成為最好的鍍膜工藝。
ALD可以沉積跟VCSEL氧化層特性接近的氧化鋁(Al2O3)薄膜,而且側面鍍膜均勻,緻密性高,最重要的是厚度很薄就可以完全絕緣保護晶片,除了VCSEL工藝以外,LED的倒裝晶片flip chip與IC的Fin-FET工藝都需要這樣的膜層,跟氧化技術一樣,國內還無法提供這樣的設備,目前芬蘭的Picosun派克森公司與Apply Material美國應用材料公司提供這樣的設備與工藝。
芬蘭Picosun派克森公司推出的ALD原子層沉積技術的設備,可以讓VCSEL的器件更穩定
VCSEL與EEL和LED相比較
根據雷射投影方向,半導體雷射器可以分為兩類型:邊發射雷射器(EEL)和VCSEL。EEL有兩種主要類型:a)FP雷射器;b)DFB雷射器。
在FP雷射器中,雷射二極體是雷射器,其反射鏡只是雷射晶片末端的平面裂開表面。FP雷射器主要用於低數據速率短距離傳輸;傳輸距離一般在20km以內,速率一般在1.25G以內。DFB雷射二極體是在腔內具有光柵結構的雷射器,其在整個腔中產生多次反射。它們主要用於高數據速率的長距離傳輸。
與EEL相比,VCSEL提供更好的雷射束質量,更高的耦合效率和空腔反射率。此外,VCSEL能夠以二維陣列進行,使單個晶片可以包含數百個單獨的光源,以增加最大輸出功率和提升長遠的可靠性,EEL只能在簡單的一維陣列中進行。
LED(發光二極體)在早期階段通常用於3D感應技術。由於缺少諧振腔,LED雷射束比VCSEL更為分散,耦合效率相對較低。而且,隨著VCSEL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小的尺寸,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可靠性,越來越多的3D攝像機正在使用VCSEL。
此外,VCSEL還具有其他一些重要優勢:
a)在晶圓形式中,它們可以在製造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測試,從而產生更可控且可預測的生產良率,製造成本較其他雷射技術為低;
b)VCSEL可以使用傳統的低成本LED封裝來降低成本,現有應用中亦可使用VCSEL取代LED;
c)可以將VCSEL製造成一維或二維陣列以滿足特定的應用需求;
d)VCSELs的波長非常穩定,對溫度變化的敏感度較EEL低5倍左右。
VCSEL雷射器能做什麼 ?
VCSEL基本原理就是傳遞空間三維信息,三維識別、手勢識別、虹膜識別、無人駕駛雷射雷達等許多我們熟悉的應用,都是通過它得以實現的。
手勢識別
虹膜識別
無人駕駛
雖然目前VCSEL雷射器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市場才剛剛起步,但是它在光通信、光互連、雷射引信、雷射顯示、光信號處理以及晶片級原子鐘等領域,早已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除此之外,它在近紅外波段的軍用領域起著主導作用,例如用於周邊和邊境安全的高功率照明、透過煙霧和爆炸進行成像以及遠程監視等。
VCSEL雷射器市場有多大?
市場研究機構預測,2015年VCSEL(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市場規模為9.546億美元,至2022年預計將增長至31.241億美元,2016~2022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可達17.3%。VCSEL憑藉其緊湊的尺寸、高可靠性、低功耗以及較低的製造成本而應用廣泛。而汽車產業電氣系統對VCSEL的應用增長,正推動整個VCSEL的市場增長。
國內外產業化狀況如何?
目前,全球範圍內主要的設計者包括Finsar、Lumentum、Princeton Optronics、Heptagon、ⅡⅥ等公司,它們在移動端VCSEL處於前沿的研發角色。由IQE、全新、聯亞光電等公司提供三五族化合物EPI外延矽片,然後由宏捷科(Princeton Optronics合作方)、穩懋(Heptagon 合作方)等公司進行晶圓製造,再經過聯鈞、矽品等公司的封測,便變成了獨立的VCSEL 器件。然後由設計公司提供給意法半導體、德州儀器、英飛凌等綜合解決方案商,再提供給下遊消費電子廠商。
相比之下,光通訊領域中,國內光通訊器件廠商光迅科技已有VCSEL商業化產品推出,但是在消費電子領域,國內尚無一家擁有VCSEL晶片量產能力的企業。科研領域中,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在VCSEL的研究處於世界前沿地位。2014年5月長春光機所在國內首次研製出鹼金屬原子光學傳感技術專用的795 nm和894 nm VCSEL雷射器,可作為核心光源用於晶片級原子鐘、原子磁力計、原子陀螺儀等鹼金屬原子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