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21日訊「寶貝,來,吃午飯了。」昨天,在紹興市區大樹下一個院子裡,金雲君開心地將玉米遞給鸚鵡,並愛撫著它們。
1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鸚鵡結下了不解之緣。目前,家裡養了6個品種12隻鸚鵡的金雲君,被鄰居們稱為「鸚痴」。
鸚鵡會和主人接吻
金雲君家在一樓,十幾平方米的院子,堆放著許多鐵籠子和鳥食。為了防止鸚鵡飛走,他將院子的上方用玻璃罩了起來。
在籠子裡,只見來自世界各地、五顏六色的鸚鵡上下翻飛,相互嬉鬧。因為是人工繁殖,一出生就生活在一起,所以各種鸚鵡都能和諧相處,而不像動物園需將不同品種的鸚鵡隔離。
「這是一對摺衷鸚鵡,綠色羽毛的是公的,大紅羽毛的是母的,母的比較霸道,感情還在進一步培養中。」金雲君一邊餵著鸚鵡一邊介紹說,他家共有灰鸚鵡、折衷鸚鵡、灰頭鸚鵡等6個品種12隻鸚鵡,其中有部分是瀕危品種。
「你好,你好……」打開籠子後,兩隻鸚鵡飛到主人的肩膀上,一隻用嘴輕輕地幫他梳理頭髮,另外一隻用爪輕輕地抓他的耳朵,為他撓痒痒。金雲君抓起幾粒瓜子,分別遞給鸚鵡,並伸長嘴:「多謝,親一個。」一隻鸚鵡輕輕地靠到他的臉前,伸長了嘴,親了一下他。
「亞洲大緋胸鸚鵡最重感情,它們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前幾年,有一對『夫妻』,『丈夫』被我朋友帶走,『妻子』就絕食而死。」金雲君說。
鸚鵡說話要看心情
「記者來看你們了,來,講個好聽的。」金雲君一遍又一遍地講著,可鸚鵡們沒一隻聽他的。他憨厚地笑笑,說:「它們講話也要看心情的,看見陌生人就躲了。」
另一隻籠子裡,住著4隻非洲籍灰鸚鵡。「就數這種鳥最聰明,據說這是世界上最會模仿人說話的鳥。」金雲君介紹,其中一隻「阿灰」已學會了10多句紹興話,能說男女老少4種不同腔調的「你好」。
「我沒有刻意教它,它都是平時聽我們講話學的,」金雲君說。有時親戚朋友來聊天,「阿灰」喜歡插話,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金雲君說,鸚鵡只認他一個人,每次他從外面回家,它們就在院子裡「喊」他了。它們聽得出他的腳步聲。「早幾年,我養的一隻鸚鵡,我籠子都不關的,它飛到外面去玩一圈,又會自己回來。」金雲君說。
悉心照料,比對自己孩子還「親」
「從我養第一隻鸚鵡開始,到現在至少有10年了。而且我只養鸚鵡。」金雲君說,養鸚鵡不求數量,這些年來,他養的鸚鵡加起來還不到20隻,但是他對每一隻都有很深的感情。
至於為什麼愛養鸚鵡,他只說喜歡。鸚鵡給他帶來了很大的樂趣。他常常像跟人一樣,跟鸚鵡一起說話,教它們飛在人的手指、肩頭甚至主動親人的臉頰。
金雲君告訴記者,鸚鵡屬於愛鬧的動物,「花100多元買的進口鳥食,它們最多吃四分之一,其餘的都被浪費了。」他說,鸚鵡吃東西喜歡把食物在水裡泡一下,「無論瓜子、花生、核桃還是飼料,它們都這麼吃。」金雲君說。
正因為這樣,它們常常把院子弄髒,「照料鸚鵡的事全歸我一人,妻子從來不碰,」金雲君告訴記者,現在天熱了,他早晚兩次要給它們換乾淨的涼開水,把籠子裡的鳥屎要剔除,把地上的殘留食物掃乾淨。時不時地,他還要給它們洗澡。
說他是鳥痴一點都不為過,用他自己的話講,「我對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沒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