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是何意?蝙蝠屬於飛禽嗎

2021-01-09 芷天說

在幾千年前的古代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較低,人們只能依靠狩獵、採集為生。能夠填飽肚子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也根本從不上任何飲食文化。但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以及五穀、六畜誕生之後,人們的生活條件才有所改善。

由於現代社會經濟發展比較迅速,老百姓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所以人們在飲食方面更注重健康。按照現代飲食文化的思路去分析,可以發現人們所謂的健康飲食,實際上更注重的是營養均衡。大魚、大肉已經逐漸淡出餐桌,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綠色食品。

事實上現代人的習慣,已經越來越趨於挑剔。很多司空見慣的食物,都已經無法進入人們的視線了。老話說「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其實想表達的就是一種飲食態度。雖然現代人已經吃不到飛禽、走獸了,但是這兩類動物在古代社會,卻是達官貴人餐桌上的常見食品。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

相信很多年紀比較大的人,都曾經有過缺衣少食的經歷。但那個物質資源比較匱乏的時代,很多人能夠吃一頓飽飯,都會特別高興。所以對飲食基本上沒有任何要求,如果能吃上一頓肉食,都會謝天謝地。

所以對「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也只是淡然一笑。但是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先富起來的一群人開始邁入小康生活。由於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所以開始逐漸養成「挑食「的毛病。

雖然在很多美食家的眼中,擁有挑剔的味蕾,是走向美食巔峰的重要旅途。但筆者認為,這句俗語作為一種飲食態度,其實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尤其是對於一些生活比較富足的人來講,能夠吃上山珍海味、飛禽走獸,絕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一、俗語來源

如果深入挖掘這句俗語的來源,可以發現早在宋朝時期,這已經出現了飛禽走獸之爭。由於宋朝積極推行重文抑武方針,所以當時社會中的文人和文官地位比較高。而武將由於有潛在的篡國風險,所以在宋朝一直都被嚴格抵制。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宋朝時期,文官地位要遠高於武將。而且這種差距還表現在官服上,文官衣服上的補子以飛禽為主,武將則以走獸圖案居多。從這一點其實就可以看出,飛禽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其實要遠比走獸更高級。

久而久之,這種官服制度帶來的影響,以及思維文化開始在民間流行。而且從心理層面上去分析,也可以得知飛禽與走獸優劣立竿見影。所以才會有「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的說法。這句俗語從誕生開始就一直在民間流傳,直到現在社會依然風生水起。

二、新冠病毒之蝙蝠說

2020年開年最大的事情,恐怕就是至今依然甚囂塵上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關於這種傳染性特別強的疾病,到底從何而來眾說紛紜。最開始人們認為是由動物傳播,而這個動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蝙蝠。

按照自然科學書籍上的介紹,可以得知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但在註解中還強調,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唯一可以飛翔的獸類,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蝙蝠並不是飛禽。但由於蝙蝠身上及糞便中,含有大量致病嗯菌和病毒,所以很多科學家都認為,蝙蝠可能是新冠病毒攜帶者。

雖然這種推斷目前還沒有定論,但作為新冠病毒疫情懷疑者,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與蝙蝠接觸,而且也應該杜絕食用蝙蝠。畢竟作為一種高風險動物,大家對它還是敬而遠之比較好。

結 語

現代社會中流傳的一些俗語,其實只是眾多俗語文化中的冰山一角。大家如果想要真正了解屬俗語的魅力,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關於俗語的書籍。因為雖然看起來比較淺顯,但是卻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而且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還會對生活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作為一句流傳了1000多年的俗語,時至今日依然在人群中經久不衰。從這一點其實就可以得知,這句俗語中所蘊含的重要意義。雖然在現代社會中飛禽和走獸,已經成為了重點保護動物,但其涵蓋的意義卻未曾改變。

相關焦點

  • 雞頭、雞屁股、雞翅尖,到底哪個有「毒」不能吃?別再吃錯了
    家裡老人常說「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飛禽指的是雞鴨鵝等禽類,而走獸則指的是豬牛羊等家畜。我們現代人肚子裡的「油水」都不少,而雞肉營養價值很高,脂肪含量卻相對較低,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非常健康的肉類來源。
  • 神說不可吃的鳥類你知道了嗎?蝙蝠是其中之一,記得教訓不能再吃
    「雀鳥中你們當以為可憎,不可吃的」—13至19節論飛禽,這幾節中沒有提及什麼指定的記號,使人能知道何等算為潔淨,何等算為不潔淨,像走獸和水族-樣,乃是直接地記二十種不可吃的飛禽(多是食肉類的)。這個不可吃本節至19節載有一張不潔的鳥類的單子,大多為兇禽或以腐爛食物為生的飛禽。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夢見飛禽飛到家裡好嗎 夢見飛禽
    夢見飛禽飛到家裡好嗎夢見歡蹦亂跳的小鳥,會與權威的人士交朋友。未婚男子夢見歡蹦亂跳的小鳥,能娶一個有名望的、富貴人家的千金。夢見成群的小鳥,會成為大名鼎鼎的人物。船員夢見鳥,船海會順利。夢見開槍打鳥,災禍會臨頭。
  • 世界上最兇悍的5種飛禽,全都不是善茬,第一堪比「戰鬥機」!
    今天給大家講講天上飛的,我們稱之為飛禽,那麼世界上最兇悍的飛禽有哪5種呢?下面就給大家一一講述。第五名——蛇雕,蛇雕是一種大中型鷹類,棲息在茂密的山林之中,主要以蛇為食,包括毒蛇在內,有時還會吃一些青蛙和老鼠,一般的蛇遇到蛇雕基本可以放棄抵抗了,這種飛禽也號稱蛇的剋星。
  • 新加坡裕廊飛禽公園
    裕廊飛禽公園(Jurong Bird Park)坐落在新加坡西部裕廊山的斜坡上,該飛禽公園於1971年1月3日正式開放,被譽為東南亞最壯觀的「鳥類天堂
  • 世界上最大的飛禽,兇猛起來頭部會變色,連獅子也不是它對手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綠蘿上的小蝸,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兇猛起來頭部會變色,連獅子也不是它對手動物界自然界都是有很多生存法則的,也是有著生物鏈的,飛禽、猛獸都有著各自的天敵,也許這一秒你還覺得一直豹子在追趕麋鹿的殘忍,下一秒就看到了從天而降的飛鷹叼走了獵豹捕獲的實物。
  • 這裡是飛禽世界,天籟鳥音,祥和世界,中國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
    海南熱帶飛禽世界地處海南省定安縣塔嶺開發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鳥文化主題公園。在這由近千種不同植物美化而成的466畝生態空間裡,展示著300餘種30000餘只各式熱帶飛禽,涵蓋了海南鳥類的絕大多數。這其中有精彩激烈的飛禽王國奧運會、有中國首家推出的空中禽王——猛禽表演,有生猛的鬥雞、詼諧的鬥畫眉、沙漠中的鴕鳥騎士,還有在見龍古塔上演繹的孔雀東南飛。
  •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飛禽有哪些嗎?知道它們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嗎?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飛禽有哪些嗎?知道它們生活習性是怎樣的嗎?下面小編帶你了解一下1、安第斯神鷲,又叫康多兀鷲,也有人叫它「安第斯神鷹」或南美神鷹。體長130釐米,體重達10千克,翼展可超過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
  • 惡物成吉兆,看蝙蝠在古代的獨特地位
    黑夜中才出來活動,長相醜陋的蝙蝠,一般給人以不太好的印象。然而在我們古代,蝙蝠也被稱為仙鼠福鼠,被繡在衣服上掛在牆壁上。誰都愛聽吉祥話,喜歡吉利的東西,古人也是。蝙蝠的蝠和「福」諧音加上一頭鹿就成了「福祿雙全」,蜜蜂和猴子在一起就成了「封侯」,畫戟和樂器磬放在一起就成了「吉慶」。
  • 它是全世界最大的「飛禽」,實力完虐老虎獅子,現今已滅絕
    說起鳥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有很多種鳥兒的類型,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尤其是飛禽,經常可以在天上看見飛來飛去的物種。但是我們對於飛禽的印象一般都是感覺非常溫和而又友善,如果提起讓人害怕的飛禽,那麼就是老鷹還有貓頭鷹,那雙犀利的眼神,讓人們想起來都是萬分的恐懼!
  • 澳大利亞袋鼠島,一百多種稀有飛禽,讓人大開眼界!
    除此之外,如果對飛禽感興趣的遊客,還可以在海岸、湖邊或者沼澤地來尋找100多種稀有飛禽的足跡。遊覽袋鼠島可以採取不同的體驗方式。在這裡,可以乘坐直升飛機來俯瞰整個島嶼的場景,把無際的海岸線和撒哈拉沙漠盡收眼底,如此幽靜壯麗的景象實在叫人震驚。
  • 世界最大的飛禽,堪稱「空中野獸」,爪力高達180公斤
    你有看過這麼大的鳥嗎?這種被命為「角雕」、「哈比鷹」(Harpy eagle) 的生物,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飛禽,也是巴拿馬的國鳥。它們一般體長108公分,展翅後寬度可達超過2公尺,爪力更高達180公斤!它們是美洲中最大隻及最強壯的猛禽。
  • 世界上最大的飛禽:翅膀展開長5米不會捕獵,花兩年來照顧幼崽
    世界上最大的鳥類,連小孩子都知道是來自非洲的鴕鳥;說起鳥中之王,很多人認為是老鷹;但是說起世界上最大的飛禽,很多人不知道。雪靈穀穀姐告訴你,不是鴕鳥,也不是老鷹,而是安第斯神鷲。這種鳥的臉部看上去有點像雞,眼皮沒有睫毛;身體更像雄鷹,翅膀張開就有3米長,最大的一隻兩翅展開達5米寬,他們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在飛行鳥類中堪稱巨鳥。
  • 一種食腦的飛禽大山雀
    吃腦子的殭屍是不存在的,死去的人不會渴望吃腦子,然而活著的就另當別論了。殭屍末日不太可能出現,對此你可能會感到失望,但你可以期待一下,食腦殺手鳴鳥帶來的末日。是的,我說的是食腦殺手鳴鳥。下面是一個典型的動物為適應環境變化而進化出新的適應能力的例子,大山雀的某個族群進化除了吃蝙蝠大腦的喜好。一般情況下這些鳥吃蟲子,它們還會吃餵食器裡的種子,所以人們以為所有鳴禽都一樣活潑可愛、天真無邪。但種種跡象表明它們有黑暗的一面,比如 大山雀很擅長掏出蟲子的內臟,它們把蟲子餵給孩子之前會先把腸子掏出來,非常有愛。
  • 中國社會文化簡訊:哈爾濱鳥語林一冬收治金雕等上百隻飛禽
    哈爾濱鳥語林一冬收治金雕等上百隻飛禽經過一個冬天的細心護理,一隻腿部意外受傷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雕近日在哈爾濱鳥語林痊癒,待天氣轉暖後將放歸自然。去冬至今,哈爾濱鳥語林已收治上百隻流浪和受傷的飛禽,它們在這裡得到了專業的治療。
  • 新型冠狀病毒是吃蝙蝠吃來的嗎?
    可問題是,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當真是由於吃蝙蝠引發的嗎?大家腦海中如此強烈的印象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哪兒吃的?其中,幾乎無一例外地展示了亞洲面孔男男女女進食蝙蝠而略顯驚悚的場面。考慮到各位可能已經都看過了,以及沒看過人的心理感受,就不在此一一重複了。疫情、蝙蝠、亞洲面孔,在眼下這個時間節點,似乎自然而然就應了「病從口入」的老話,拼湊起了「新型冠狀病毒因吃蝙蝠而起」的完美閉環。果真如此嗎?
  • 為什麼兇猛的老鷹不吃喜鵲?看完漲知識!
    老鷹具有鋒利的鷹爪,有力的翅膀和強勁的體魄,它十分的兇狠,在捕殺獵物的時候快、準、穩、狠,老鷹最喜歡吃兔子、老鼠等動物。在食物鏈之中,老鷹自然是屬於上層階級,是一些食草類動物和鳥類的天敵。一些大型的老鷹,就連兇猛的狼、狐狸都能夠輕輕鬆鬆地擺平,成為自己的食物,老鷹的戰鬥力是相當厲害的,老鷹雖然厲害,但卻打不過喜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