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電影《超脫》,電影講述的是一位代課老師(男主)在一所私立學校任職一個月內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而這個代課老師在學校外和學校內面對兩個迷途少女不同的態度也導致了她們不同的結局。
「我說不上這個電影哪裡好,但是就是感覺比我看過的電影高級了很多……」朋友一邊說著,情緒卻還沉浸在電影裡的凝重中出不來。
影片叫「超脫」,卻沒人能從中超脫。苦澀殘酷且絕望的基調,不同空間場景的切換,色彩影調把過去與現在分割,剪輯、切換、閃過,晃動的鏡頭處處隱藏著不安,寫意的臺詞勾勒殘忍不堪的事實,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混雜,配樂是各種樂器的悲鳴,從頭到尾的構成了這部電影——是一種沉重的窒息,被勒住四肢,被裹住身體,被扼住喉嚨,然後蒙上雙眼,每個人都在壓抑中掙扎。
「我們帶著問題上班,帶著問題回家,這種感覺像在海上漂流,沒有救生衣,沒有安全感,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會恍然大悟,原來當初扔掉救生衣的人是你自己」, 現實一切如此困難,超脫之路朝向何方?
加繆說:「母親死了,我一滴淚也掉不出來...",Henry和他所處的環境,和他的家庭,甚至和他的自身也落入了同樣孤絕的境地。
Henry不斷訴說,不斷指引,卻無法真正超脫。從他本身,到他以局外人的姿態觀望學生,漠然地看著外公死去,同情與自己同樣孤獨的Erica……像Meredith拿給Henry看的那副畫一樣,沒有五官的Henry注視著空無一人的教室,亦真亦幻,真實又頹喪。世界灰黑空茫,現實無人引航。
受歧視而敏感的Meredith,在崩潰邊緣受到的是來自父親的致命一推;固執而又暴躁的Jerry,也不過是想用暴力引起別人的注意罷了;虐待動物的男孩,自述如這隻被自己虐的貓一樣被困在小小的空間裡無處逃離;還有流浪街頭的雛妓Eric……這些小孩子走著漆黑的夜路,去向不知道哪裡的明天。
「我是這裡少數還願意給你機會的人之一」Henry看著眼前這個剛摔了自己皮包的Jerry,看似平淡地說到道,其實是給了他當頭一棒,也是讓我們恍然明白一個殘酷的事實:這些孩子,因為無人關注,沒人引導,跌跌撞撞走進歧途,連他們自己都不在乎,誰又在乎呢?
"我的靈魂與我之間的距離如此遙遠,而我的存在卻如此真實"。這些老師的世界就明亮嗎?電話留言陸陸續續的放著辭職訴說,夾雜著憤怒、無奈、狂躁和痛苦,無論是被自己的妻子忽視存在的Relink,還是意在塑造人格灌輸知識卻一敗塗地的劉玉玲,亦或是舉步維艱終於在仕途上淪陷自己夢想的校長,人人自危,然而卻都各自糾結,各自終結。
Meredith的自殺把情節帶向一個高潮,也給全片的抑鬱找到一個宣洩口。她善良,單純,有藝術天賦,可她的世界卻一片灰暗。因為她對這個世界無能為力。她在喧囂的人群中倒下時,那些遠遠觀望的人們的笑大概是對這個世界最惡毒的諷刺。那麼,光明呢?Jerry還是接過了紙回到座位上去寫作業;外公儘管內疚半生,最後還是得到了安慰和救贖安詳死去;Erica有了一個小小的家,得到了小小的溫暖,變成一個溫暖少女的形象;Meredith自殺了,又何嘗不是一種解脫;始終開導別人,自己卻沉陷抑鬱的Henry,在擁抱住Erica的時候還是感受到了彼此取暖的力量。即使世界充滿了灰塵,心之所向,亦為光明。
當影片結尾,滿屏彈幕無一不是「好好活著」,這是給自己的忠告,也是給屏幕另一頭陌生人的安慰。同時也讓我看到,即便全片陰暗消沉,艾倫坡灰暗慘澹的故事如霧靄沉沉中的蛛網罩住心頭揮之不去,可觀影人從中得到的卻是珍愛生命,活在當下的溫暖啟示。願時光還你以深愛,有人擁你入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