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世家名閥眾多,家族概念始終貫穿在華夏悠久的文明歷史中,已成為中國人的一種宗族和文化屬性,陪伴其一生。隨著時代更迭,許多曾盛極一時的宗族世家都已銷聲匿跡。就像古代十八大家族和龍族、軒轅族等隱匿家族一樣,他們究竟存在與否?現在由我帶您一探究竟。

龍族龍族起源於上古世紀,卻已不復千秋萬代
龍族,古代神話中的神秘種族,龍的方方面面向來為百姓所津津樂道。曹操云云道也: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吞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在遙遠的古代,人們便開始了對龍族的尋找和探訪,卻久久未果。

據道家經典記載:龍總體分為三級,爪數越多越稀有珍貴,象徵權勢極高。最為珍貴的當時民間廣為流傳的四海龍王,即東海青龍王、南海紅龍王、北海白龍王以及西海黑龍王,它們屬性不同,階級地位也不同。其中以東海龍王敖廣為尊、南海龍王敖欽次之、西海廣澤王敖閏位列第三、北海龍王敖順排名最後。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秉性差異極大,代代相傳,導致血緣關係逐漸疏遠。他們實際上不屬於龍的群體,但依舊屬於龍的家族。龍九子分別為是長子囚牛、次子睚眥、三子嘲風、四子蒲牢、五子狻猊、六子贔屓、七子狴犴、八子負屓、九子螭吻。但龍的九子去向不明,它們隱匿身形,藏於龍潭虎穴。歷史風雲變幻,龍族的發展停滯不前,導致後來的尋龍之說紛至沓來,層出不窮。

「尋龍之說」慢慢地演變為「尋根之說」
龍集各種能力於一身,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有的人窮其一生尋找龍的蹤跡都未曾謀面。而有的人卻讓中國龍上升到一種精神層面。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龍象徵著中國人對自由完美的嚮往和追求,它是風調雨順的保證,是民族和諧的標誌,現在已成為中國百姓的一種精神符號和一種文化標誌。

龍族是否存在?民間百姓道聽途說,社會學家爭論不休,信奉者自然認為龍的存在性是不可置否的,而質疑者也以唯物主義觀點來辯證地否定龍完全是子虛烏有的事物。於是衍生了龍族三定律:沒人見過龍,沒人能證明龍族的存在,也沒人能證明它們不存在。千年風雲激蕩,假若今天依舊存在,他們也不復當年的韶華了。
軒轅族問龍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衛神州
軒轅,號稱「中華第一姓」,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漢族姓氏,發跡於黃河流域,傳承近5000餘年,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軒轅一氏卻銷聲匿跡、無覓蹤影。那軒轅氏族到底發跡何時、又強盛於何時呢?
軒轅氏亦有另外兩種來源,一則源自姬姓軒轅皇帝,黃帝自稱軒轅,而軒轅亦指黃帝的後代和軒轅部落。因黃帝曾居於軒轅之丘,故而得姓。;二則源自羋姓,即戰國後期楚國王族後裔軒丘氏,代代相傳,成為如今廣為傳聞的軒轅族。

啟草昧而興,有四百兆兒孫,飛騰世界
軒轅族經歷幾千年的氏族大遷徙,綿延不絕,從南到北,遷移到如今的葫蘆島市、朝陽市、錦州市、阜新市、瀋陽市、北京市、杭州市、南昌市、深圳市等,遍及全國各地,在日本、美國、紐西蘭等歐美國家均有所分布。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軒轅族後人便踏上了尋根問祖的旅途,他們通過訪探故地和建立宗廟的方式來記錄和傳承家族的歷史,僅希望薪火相傳,生生不滅。

從浩蕩歷史上看,這個氏族不僅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且盛極一時;從現今來看,這個氏族依舊存在,但因人數過少、活躍度不高、存在感較低,一度被民間百姓忽視 ,以至於我們時常認為軒轅氏族早已消亡。
赤子聚龍鄉,萬裡尋根圓舊夢
宗族史好似一條飽含深韻的歷史長河,深情款款,時時刻刻召喚著自己,同時也提醒著自己,不論身處何地、不論何時,都不該忘記自己從哪裡來?尋根問祖,不僅僅為了問候宗族世家的一句話,更是為了自己靈魂歸屬尋求一方庇佑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