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潛海底10909
從10月10日起,劉燁瑤和其他上百名科研試驗人員一起,分兩批乘坐科考船前往已知地球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在那裡,他們坐進「奮鬥者」號潛水器,13次下潛大海深淵,其中8次突破1萬米,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
關注| 潛入海底3000米 揭秘中國載人深潛技術
「對載人潛水器而言,聲學系統完成了載人潛水器與水面母船之間的通訊,完成了載人潛水器的定位和對海底地貌地形的探測等工作。」劉燁瑤說,「因為光和無線電在水下傳播的距離非常短,所以我們在水下這些功能的實現都是要通過聲學技術。」「我第一次下潛到海底是在2017年。」劉燁瑤回憶說,最初下潛時還有那麼一點點小興奮,但很快就收拾心情開始工作。
-
海底漫步、浮潛、深潛、自由潛有什麼區別?
海底漫步、浮潛、深潛、自由潛有什麼區別?海底漫步:毫不客氣的說這種活動毀了很多人對於潛水的第一印象,沉重的頭盔壓得頭疼,根本無法自由活動,坦率的說個人覺得這不算潛水。深潛:準確的來說是「水肺潛水」,指潛水員自行攜帶水下呼吸系統所進行的潛水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深入海底世界,近距離的去接觸海洋。
-
乘「電梯」人工深潛三百米探「龍宮」海底遨遊數小時
5時零9分,搭載著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胡建、管猛、董猛3名潛水員的潛水鐘,從300米水深的海底回到工作母船的甲板上,完成與生活艙的對接,3名潛水員返回到生活艙裡休息。現場總指揮郭傑宣布,3名潛水員圓滿完成我國首次300米飽和潛水海底出潛探摸作業,巡迴深度達到313.5米。這是300米深的海底首次迎來中國人的身姿,中國由此具備了人工潛入300米深的海底「龍宮」探寶的能力。
-
中國蛟龍號深潛細節曝光 海底插國旗無政治含義
「蛟龍號」還具有高速水聲通訊功能,可以將圖像、語音和數據從深海實時傳輸到地面,實現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測。此外,「小胖」的水下「乾糧」——水下蓄電池容量大,水下作業能力和持續時間優於國外。技術難度不遜「神六」徐芑南介紹,載人潛水器研製過程中,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相當多,包括生命支持保障、遠程水聲通訊、操縱性能優化等。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裡程碑!中國躋身深潛世界「排行榜」前列你好,神秘的深海!
-
蛟龍號首次載人深潛印度洋發現海底「黑煙囪」
此航段期間,「蛟龍」號11次深潛西北印度洋,成功發現27處海底「黑煙囪」、多金屬硫化物丘與黑暗生態系統。首次載人深潛西北印度洋 27處海底「黑煙囪」與黑暗生態系統成功發現「在西北印度洋卡爾斯伯格脊熱液區實施載人下潛科學考察,在國際上也是頭一回。」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
到南海的「海馬冷泉」,探秘海底的「生命綠洲」
連日來,正在「探索一號」科考船上參加我國「南海深部計劃」西沙深潛航次的多位科學家,乘坐「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器,探訪了這片海底的「生命綠洲」。其中包括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南海深部計劃」專家組組長、82歲高齡的同濟大學汪品先院士。冷泉系統是一種深海自然現象,由富含甲烷的流體滲漏至海底而形成。
-
300米海底出潛首成功 飽和深潛的中國突破
探秘海底 飽和潛水潛力巨大 在電影《深淵》中,潛到水下石油鑽塔裡的潛水員,讓我們對美麗的海底世界產生無限神往,甚至出現了一些時尚的海底婚禮。隨著時代的發展,潛水作業已成為援潛救生、海洋開發等工作中的重要內容,是不可或缺的水下技術。
-
深潛海底10909 「奮鬥者」號創中國紀錄的科技力
從10月10日起,劉燁瑤和其他上百名科研試驗人員一起,分兩批乘坐科考船前往已知地球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在那裡,他們坐進「奮鬥者」號潛水器,13次下潛大海深淵,其中8次突破1萬米,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這標誌著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
地球的70% 水深火熱中的海底鬧市——深海熱泉
在無際的大海深處,沒有了斑斕的珊瑚礁,遊弋的海洋生物,與我們的想像中瑰麗壯觀的海底世界不同,一切都靜謐在黑暗中。
-
谷歌海底電纜「居裡」將在巴拿馬新增登陸點
據外媒報導,雖說連接中美兩地的電纜PLCN在建設過程中遇上許多困難,但似乎並無影響到谷歌(Google)在海底電纜的投資進程。該公司表示,從洛杉磯到智利瓦爾帕萊索的海底電纜---居裡(Curie)的建設已經完成,至少是主幹線的建設。
-
谷歌將自建跨大西洋海底電纜 將從美國直通法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7月22日報導,近日,谷歌宣布將建造一條全長近4000英裡(約6437公裡)、從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延伸至法國海岸的大西洋海底電纜。谷歌宣布將建造一條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橫跨4000英裡的開闊海洋,從維吉尼亞海灘到法國大西洋海岸。
-
【新華網】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裡程碑!中國躋身深潛世界「排行榜」前列 你好,神秘的深海! 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約11000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疊加華山的海拔高度。
-
谷歌地球顯示太平洋海底有神秘的「完美金字塔」
近期,火星研究員使用谷歌地球在太平洋海底發現一個「完美金字塔」,這個龐大水下金字塔結構底座13.67公裡寬,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UFO水下基地。( 悠悠/編譯)阿根廷研究人員馬塞洛-伊加祖斯塔(Marcelo Igazusta)最早發現這個神秘水下結構,它所在位置是墨西哥以西的太平洋海域,當時他發現該海域海底黑暗深處存在閃爍的光線。
-
【矽谷】谷歌大西洋海底光纜將於2020年投入使用
谷歌的雲服務部門Google Cloud正在快速搭建自己的基礎設施,僅僅今年一年,他們就投資了3條海底光纜,這條跨大西洋海底光纜就是其中之一。
-
「南海深部計劃」將直播海底奇觀
2013年,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圓了多年的一個夢」,成為我國首位搭乘「蛟龍」號深潛南海考察的科學家。5年後的4月17日,57歲的他再次出發,坐標仍是南海。不同的是,這次作為航次首席科學家,他與來自國內9個高校、科研院所的21位科學家一起,搭乘「嘉庚」號,藉助租用的加拿大ROPOS遙控機器人,未來一個月將在南海開展科學考察,並在國內首次嘗試深海直播。「『南海深部過程演變重大研究計劃』(簡稱『南海深部計劃』)進入衝刺階段,本航次應該是計劃收官前最後一次使用無人深潛器進行科考。」
-
直播萬米海底,明月鏡片全程見證「奮鬥者」號打卡地球「第四極」
地球第四極,中國「奮鬥者」號再破紀錄不久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潛航員又是如何實現海底「自駕」不迷路?明月鏡片助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並聯合央視新聞為萬米深潛全球直播提供保障,直達地球海洋最深處,全程見證地球第四極的深潛之旅。
-
我國南海海底首次發現古熱液區
「在這次科考中,我們在地質、生物和沉積動力等方面獲得了多項重要的科學發現,採集到一系列高質量的數據和樣品,為深化『南海深部計劃』的構造、沉積和生物地球化學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此航次首席科學家、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周懷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