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走過一半
雨水最多的六月與你作別
昨早,西湖邊雨中騎行的人。快拍小友 全力少年 攝
今天6月30日,一年中雨水最多的一個月終於走到末尾了,2017年的日子也默默過了一半。
從6月9日入梅以來,斷斷續續歷經了三場集中性的降雨,杭州終於在昨天下午迎來了梅雨季裡久違的陽光。
有沒有發現,昨天其實是個很神奇的一天,幾乎所有的天氣元素都來湊熱鬧了。
先是雨水。
昨天凌晨到上午,陣雨一直在浙北地區打轉。市氣象臺說,受到梅雨帶北抬的影響,截至昨天10點,市區雨量是整個杭州地區最大的,降雨量達到14.6毫米。最厲害的是蕭山錢江農場附近,30.8毫米;濱江也很猛,29.4毫米。
不過午後剛過,雨水就收得一乾二淨,再過幾個小時,連帶著天上層層疊疊的烏雲也逐漸散開。
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天際線完全打開,湛藍的天空裡竟然飄著幾朵白雲,陽光灑落地面,花灼爍、草蒙茸,一派雨過雲濃的美景。
此刻,親愛的你,在哪?
希望你也看到了這樣美麗的天空。
「晴好+午後雷陣雨」的夏日模式即將開啟
昨天寧波和舟山已經出現強對流天氣陽光的出現,掃盡梅雨季裡懨懨的心情,夏天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這兩天,你聽到蟬鳴了嗎?
據說,夏天的蟬大約有三種,南朝梁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裡有詳細介紹:早蟬是小紫青色,其實就是《逍遙遊》裡「蟪蛄不知春秋」的蟪蛄(huìgū);隨後登場的黑而大,鳴聲也響的是蚱蟬;最後就是綠而小,立秋後的晚蟬,叫蛁蟟(diāo liáo)。此蛁蟟身有彩紋,最漂亮,也就是古人形容美女「螓首娥眉」的「螓」(qín)。
白居易寫過一首《六月三日夜聞蟬》,在蘇州一代,蟬鳴開始是在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蘇杭地理位置相近,若粗略算來,杭州目前的蟬聲應該也算早蟬吧。如果你家附近有大片綠植,不妨去找找看樹枝上有沒有這小傢伙的身影。
前兩天路邊、菜場裡,我還看到已經開始賣蟈蟈啦。裝著蟈蟈的小竹籠一個個摞在小販的自行車後面,不用小販開口叫賣,昆蟲的叫聲一下就吸引了一群人圍上前去。
這些小昆蟲吱吱叫著,襯著夏日無比熱鬧。當然,來湊「熱鬧」的還有這個季節從不缺席的高溫、雷雨、颱風。
市氣象臺說,今天起,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增強和梅雨帶的北抬,杭州將轉為多午後雷陣雨天氣,氣溫將明顯上升。
根據市氣象臺預測,今天,杭州陣雨轉多雲,24℃-32℃;周六,多雲轉雷陣雨,25℃-34℃;周日,多雲,25℃-34℃。
你看你看,「晴好+午後雷陣雨」的模式馬上來了。
其實昨天,梅雨帶北抬之後,浙南地區已經提前出現了這樣的天氣。在省氣象臺公布的「14時氣溫榜」上,前三名的台州、溫州和麗水實時溫度都已經超過30℃。寧波、溫州一帶還出現了雷陣雨等強對流天氣,舟山市氣象臺也於昨天下午4點左右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
杭州市氣象臺提醒,接下來我們也要提高警惕,通常雷陣雨天氣可以分為系統性雷陣雨和熱力性局部雷陣雨。前者在鋒面附近產生,後者由夏季午後熱力對流產生,不管哪種性質雷陣雨往往伴有雷電、大風、短時強降水等災害性天氣。
《浙江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明起實施
哪些天氣可以放假、哪些天氣算「誤工」都有規定
昨天下午,由浙江省氣象局牽頭,召開了《浙江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宣傳貫徹會(以下簡稱《條例》)。這一條例將於7月1日正式施行。
為什麼要出臺這個《條例》?
浙江省氣象局局長苗長明昨天解釋了原因:浙江是氣象災害多發頻發重發的省份之一,全省氣象及其次生災害佔自然災害的90%,每年損失佔GDP的1%-2%左右。尤其是梅汛期和臺汛期,颱風、暴雨洪澇災害較頻繁。新中國成立以來,直接影響浙江的颱風年均為3.3個,登陸颱風年均為0.6個,每年都給我省帶來嚴重的損失,像1994年17號颱風共造成1126人死亡,2013年23號「菲特」颱風共造成581億直接經濟損失。
那麼,出現極端天氣時,學生需不需要到校上課?單位在什麼情況下不得扣減員工工資福利?
《條例》裡也有規定,第二十九條指出:颱風、暴雨、暴雪、道路結冰、霾紅色預警信號生效期間,託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應當停課;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生產經營特點和防災減災需要,採取臨時停產、停工、停業或者調整工作時間等措施。
針對上班族,只要在紅色預警生效期間,單位應當從保護職工安全角度出發,明確推遲上班、提前下班、復工等規定,並告知職工。職工在氣象災害紅色預警信號生效期間誤工的,用人單位不得作遲到、缺勤處理,不得扣減工資福利等。
近年來,隨著自媒體和社交網絡的發展,每當有極端天氣現象發生時,就有一些氣象謠言在網絡上傳播。比如幾乎每年冬天都會流傳的「浙江省即將出現**年以來的極寒天氣」等等,往往這些信息來源不明,有些根本是有心人士用往年的「文件」「通知」進行改造。
針對這一情況,《條例》也規定:「向社會發布混淆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近似信號,或者傳播虛假和其他誤導公眾的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