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雪人被稱作「夜帝」(Yeti),意思是居住在巖石上的動物。
在喜馬拉雅山區,雪人被描繪成一種身材高大、半人半猿的傳奇動物。
關於雪人的傳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6年,它們高1.5米到4.6米不等,頭顱尖聳,紅髮披頂,周身長滿灰黃色的毛,步履快捷。
有關雪人的傳說逐漸被神秘動物學家承認,吸引著無數探險家來到喜馬拉雅地區,找尋這個給人類帶來無限幻想空間的神秘動物。
傳說無數,卻從未有人目睹其真面目。
古猿的後裔?棕熊與北極熊的雜交?
亦或是被編造出來的生物?
喜馬拉雅的神秘,因雪人又多了一分。
「我們徵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
當埃德蒙·希拉蕊在1953年5月29日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時,人類終於第一次徵服了世界第一高峰,這橫亙在亞洲大陸上的喜馬拉雅山脈,也在人們的不斷探索之下,漸漸地開始褪下它神秘的面紗。
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直插雲霄的喜馬拉雅山脈與山頂上的終年積雪帶給他們的卻是一種無法言說的虔信與崇拜。
幹城章嘉峰、魚尾峰這樣高聳的山脈被當地的人們視為神的居所,而被當作聖山來頂禮膜拜。
而神秘的雪山禁區也留下了無數浪漫而又奇幻的傳說——比如說雪怪Yeti,或稱為喜馬拉雅雪人。
維基百科對雪人的定義為:傳說生物。
雪人(英語:Yeti/Meti/Abominable Snowman;藏語:གཡའ་དྲེད་,威利:g.ya' dred;尼泊爾語:यति),一種傳說在珠穆朗瑪峰活動的動物,雪人是一種介於人與猿之間的神秘動物,至今尚未有確切的雪人標本提供研究。
1889年一位英國陸軍中校LA·沃德爾在錫金東北部發現雪人足跡,並寫成專書出版。
1925年希臘攝影家託姆巴基在尼泊爾的塞姆冰河上目睹雪人,這是最早的西方人目擊事件,而雪人一詞開始使用。
1951年11月英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員艾瑞克·西普頓(Eric Shipton)在高裡三喀山脈拍下第一張雪人清晰的腳印的照片,這是雪地上留下來的腳印,長有45公分,寬32公分,有五根指頭,三小兩大,腳後跟平坦,拇指很大向外張開,
1986年3月,英國人安索尼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地遇見雪人,身高約180公分,全身長著黑毛。安索尼用相機拍攝下來。
尼泊爾昆瓊一座寺院中據稱是雪人頭皮毛髮。
圖/Wikimedia Commons
1960年韓德卿將一塊雪人頭皮帶回英國,經鑑定所謂的雪人頭皮是用羚羊皮偽造的,但也有專家認為只是類似羚羊皮的結構,仍有猿的成分。但義大利著名登山家萊因霍爾德·梅斯納在2000年宣稱雪人只是棕熊的誤傳。
2013年,英國牛津大學人類遺傳學專家布賴恩·賽克斯教授聲稱,DNA樣本檢測顯示,這種神秘生物可能是北極熊和棕熊雜交出的一個亞種。
牆內牆外的資料大概就是這些,許多不可考的傳說,或者明知是一些惡作劇的內容,多說無益。
十幾年前,「西藏熱」剛開始的時候。有個貼子特流行,那就是《西藏十大神秘事件》,在XX學,XX措裡,一個看起來略顯滄桑的背包客達人,說起這些,總能引起女文青一臉崇拜的目光。
1.野人之迷
2.紅雪之迷
3.巫師之迷
4.虹化之迷
5.珠峰旗雲
6.象雄之迷
7.說唱藝人
8.古格之迷
9.伏藏之迷
10.香巴拉之迷
排第一的,野人之迷,出處墨脫,也屬於喜馬拉雅範疇。
對於雪人的傳說,在喜馬拉雅的南邊這一面,傳說更多,更豐富。科學將證實或證偽許多曾經的謠言和傳說,這個世界表面似乎也在慢慢失去她的神秘而浪漫面紗。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經說過:「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