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即將畢業的同學對於論文查重實際上是相當懼怕的,因為每一次的查重結果都是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甚至有些同學在每一次修改之後卻發現論文的重複度在不斷的上升。對於這些問題的發生,實際上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在查重之前必須要理解系統的基本原理,然後再適當的修改論文降重。如果這些規則都不明白的話,那麼即便再怎麼熬夜人工論文改重都是無用功。
一般來說,目前市場中所見的查重系統和軟體在原理上都是相差無幾的。首先,查重系統會將全篇論文和資料庫進行對比。從結果來看的話,如果是大段飄紅的文字,那麼就表示這些文字存在抄襲情況,大段的飄黃則說明這些文字是引用文獻。在進行檢測的時候,查重系統會將論文以章節的形式來進行片段檢測。每一個章節都會有相應的相似度,最終綜合所有的相似度數據,從而產生重複率。
因此,了解了這樣一個原理之後,我們就可以按照重點來進行論文降重,把所有的重心放在紅字和黃字上。只要把這些文字全部修改完畢,那麼重複率就會大大降低。

實際上,重複率如果較高,那麼完全可以通過一些合適的方法來進行修改。在這裡為大家推薦兩個操作性較高的小技巧。第一,對待飄紅的文字,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這些段落單獨的列出來進行修改。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的同學都會將其段落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其實這樣的做法是毫無意義的,詞語的前後顛倒雖然能夠讓重複度得到降低,但是往往會讓整個段落的邏輯變得混亂不堪。因此,通過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描述方式將這些段落進行重新改寫。完整的打破之前的連續飄紅,這樣才能夠從本質上降低重複率。第二、利用好表格和圖片這兩個小工具。在知網查重系統中,表格一般都是不計算入重複率之內的。但如果表格中所包含的文字抄襲率過高,那麼也會出現飄紅。正確的做法是將表格轉化成圖片的形式,在檢測時就不會存在任何重複度的問題。
寫論文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對待較高的重複率其實也不用慌張,因為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修改和整理。但前提是一定要能夠理解論文查重的原理和改重的方法,這樣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