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4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義大利詩人菲利波·託馬索·馬裡內蒂在1909年發表《未來主義者宣言》一文,未來主義由此而生。他在這份宣言中表達了對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熱喜愛。汽車、飛機、工業化的城鎮等等在未來主義者的眼中充滿魅力,因為這些象徵著人類依靠技術的進步徵服了自然。
一百年後的今天,新媒體藝術依然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和人類無限的想像力在全世界閃耀。
真鍋大度 (DAITO MANABE) 是一個公認的集作曲家,VJ,程式設計師和設計師於一身的全能藝術家。
出生於1976年,熱愛並擅長數學,甚至曾經用數學經驗製作音樂。他畢業於東京理科大學的科學及科技學院數學系和國際媒體藝術及科學院校的動態感官編程課程,於2006年創立Rhizomatiks ——一間跨界別設計公司,處理媒體上的廣泛領域,由網頁到互動設計。
許多人認識他是從裡約奧約會閉幕式的《東京八分鐘》開始。短短8分鐘的演出,有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COS成馬裡奧,從綠色的水管裡鑽出;在椎名林檎配樂下投影出俯瞰的東京;二次元人物輪番登場;AR技術經驗亮相等等。而更為重要的是,它傳遞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城市氣質——東京所具有的科技感與未來感。
打造這一切的正是真鍋大度與他的團隊。
東京一直擁有著「城市劇場」的歷史: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一群矢志藝術的青年,在城市裡進行了種種「實驗」。「全共鬥」和小劇場運動裡的年輕人,用相機,用身體,創造出城市裡激進與前衛的洪流,共同構成東京理想主義激昂的風景。
而作為新一代的日本藝術家,真鍋大度將東京的劇場底色演繹的淋漓盡致。
真鍋大度是日本女子組合Perfume御用的幕後人員,為其打造複雜的投影作品和動作捕捉裝置,其中混合了大量的複雜視覺效果來配合音樂和聲音演出。「像Perfume樂隊要求我的設計理念主要的挑戰就是,如何把技術轉化成藝術語言並同時將舞蹈家樹子那些編舞動作融入令人矚目的表演當眾」。在第68屆紅白歌會上,Perfume與真鍋大度在東京的天際線共同演繹燈光大秀。
2008年,他與本井石橋共同創立了黑客空間實驗室(anchorb s lab)。他曾參與多個不同類別的項目以發揮其編程技能,並主持多個國際教育及推廣工作坊,空間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以及歐洲Fabrica創意教育空間。
真鍋大度以自身的臉部作為裝置製作了《Electric Stimulus to Face-test》,在世界範圍內的30多個城市發表。2014年,蘋果公司為Mac誕生30周年製作了網站,他也入選該網站評出的11名重要影響力人物之一。
YT專訪藝術家真鍋大度我以前就比較擅長數學,學生時也有過DJ 和程式設計的經驗;後來,因為我對跟音樂或音效有關的事都很有興趣,之前接了很多把影像轉換成聲音、或是聲音處理成影像的工作,然後就這樣一步一步發展成現在的事業。
YT:有對你影響很大的藝術家嗎?真鍋大度:喜歡的藝術家很多,很難選出最喜歡的一位,比如James Turrell等。但這些人都影響我很多,其中我認為巖井俊雄是這個領域藝術家裡的先驅者。
裡約奧運閉幕式的企劃真的很辛苦,但相對的成果讓我非常感動。但是我真的也沒有很自信,沒有經過現場彩排就正式上場的緊張感一直伴隨著我,頭腦中一直不斷模擬著各種狀況……這些我都還記憶猶新。
YT:你不怕出錯嗎?為什麼能夠如此信任你的技術?真鍋大度:新媒體藝術一直不斷地有新東西,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創作。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用錯方法,但從這些技術研究中所累積的錯誤中,我們一定會有所收穫。
要完成一個作品不可能只是在桌上就討論出結果,要實際去看動態的效果是否適合再來討論,我就曾經半夜跑到公園去實驗看看。那是在還沒有現在的團隊跟規模之前,我們根本沒有預算去租借大型工作室,所以去了神社前的空地實驗。雖然實作很重要,但我們做任何東西時都會銘記不可以脫離「概念」跟「主題」。
YT:你理想中的媒介應該是什麼?真鍋大度:超時空傳送機。但目前還無法實現用3D技術或遠端傳送之類的科技相互搭配使用,只要有新技術出現我都想儘快嘗試。
YT:創意來於何處?真鍋大度:這時代的科技愈來愈發達,要有創意並不難,在這激烈的市場裡,找出比別人更特別的創意、迎向更特別的挑戰來脫穎而出,這才是真正的困難所在。
如果涉及到藝術,你需要考慮它如何成為一種表達形式,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你不一定需要做一些很難的事情。可能以理工科的角度來看待,會發現這都是普通的技術,但是帶給人的感受是美好的。
關鍵詞 >> 真鍋大度,藝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