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科技在不斷發展中,而且還誕生了許多新的作業系統,比如深度Linux的Deepin系統發展的速度是相當迅猛。但是,也引發了一些人的疑問:基於Linux研發的深度Deepin系統,算不算是真的國產作業系統?
面對這個疑問,很多人都會糊裡糊塗地說「不是」!
理由就是:Deepin系統是基於Linux內核研發的,而很多人都覺得Linux內核是「外國的」,那麼類似於Deepin等的作業系統,就「不算」國產。
那麼,這個看似很有道理的理由成立嗎?
實際上,面對這個疑問,我們還需要了解更多,比如以下幾點知識,下面就和小電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點:什麼是作業系統內核?
關於作業系統內核,小電直接引用網上的度娘解釋:
我們可以看出內核是作業系統中最核心基本的部分,負責管理電腦系統的進程、內存、設備驅動,管理文件系統和網絡系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內核並不是計算機系統中必要的組成部分!
因為在早期電腦發展時期,程序是可以直接地被調入計算機中執行,也就是說不需要所謂的作業系統支持。只是後面一些相關的輔助輔助性程序,比如程序加載器等,被不斷設計出來之後,才逐漸有了作業系統內核的概念。也就是說作業系統的產生與發展,其實是排在程序之後的。
不過現在,基本所有的電腦和智能設備都需要「作業系統」,因為現在基本所有的程序的運行都需要作業系統。因此,作業系統的重要性也是直線上升。
第二點:為什麼不自己研發內核,反而選擇Linux?
上面簡單說了一下作業系統內核的概念,而小電上面提到的Linux,就是其中一種內核,也是目前最適合國內的內核!
因為Linux遵循開源協議,是屬於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也就是說我們使用的時候,是不會受到任何限制的。
這時候,也許有許多朋友疑惑,開源系統也就意味著匯集了來自全世界的上千萬行代碼,會不會不安全?其實,正是因為Linux代碼的公開透明,所以我們才可以更好地審計代碼,排查問題,從而保證自主可控的安全。
相反,如果是獨立自主研發的,反而需要考慮更多,因為它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需要經受更多的「考驗」才能使用。
其實,自己研發內核不難,就像是Linux的創始人寫出第一版 linux 作業系統內核的時候,也就是個21歲的大學生。而現在你去大學裡面找個相關專業的學生,他也可以寫出來。
但是,如何讓一個內核具有通用性,才是難點!因為作業系統運行,一定要有硬體支持(包括但不限於各種硬體的驅動程序)。
而Linux無私地放棄了內核原始碼的所有權,無論是誰都可以獲取並改動原始碼,製作成全新的發行版,所以Linux 才會得到全世界的軟硬體廠商、全世界眾多支持開源社區的程式設計師們的支持,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到了今天。
而現在的Linux內核,幾乎可以在所有的硬體設備上運行,這是基於廣大硬體廠商的支持下才具有的「通用性」!
假設你研發了一款新的內核,你自己想想,需要花多大的代價去集成到足夠的硬體驅動?尤其是已經存在一款成熟的Linux的情況下……不要說門了,連個窗縫都沒有……
所以,在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發展「純國產」的作業系統的情況下,現在國產作業系統的「自主可控」道路會更加好一點。
而對於一些朋友覺得國產作業系統只是「換殼」的想法,小電很疑惑為什麼現在沒有成千上百個作業系統,畢竟聽這語氣,就好像換壁紙一樣簡單~
第三點:基於Linux研發的作業系統,到底算不算國產?
從上面的知識點,我們將Linux 內核視為一套「規範化的標準」,會比較好理解一點.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Linux定義了基本的文件系統結構,規範了軟體運行環境,硬體及硬體驅動的組織和運行的方式等等。
舉個例子,全世界的小轎車基本結構都是差不多的,我們不能因為現代汽車的始祖奔馳轎車,擁有一隻方向盤四隻車輪,而其他小轎車比如奇瑞也是一樣,就說「不是國產轎車」吧。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應該因為Deepin使用Linux內核,遵循了所有 Linux 作業系統基本的共同標準,就說它「不是國產作業系統」。
而且,Linux 的內核和系統是互相獨立的,linux 內核≠linux 發行版。
所以,毫無疑問,基於Linux 內核而生的深度Deepin 就是「國產作業系統」!
Ps:Linux 發行版是指各廠商或者社區組織利用 Linux 內核,自行組織軟體架構,製作可用的作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