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農村計時,不像我們現在用數字這麼簡單,過去的人用的是幹支計時法,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這十二個時辰依次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去年有一部挺火的電視劇叫《長安十二時辰》,說的就是發生在一天時間之內的故事。那麼這個問題中的酉時指是下午五點到七點鐘的時間段,而卯是早上五點到七點,了解了這一點,你就應該知道為什麼「不罵酉時妻,莫飲卯時酒」了。
下午五點到七點,這個時候正好是農村人下工回到家裡,要吃晚飯的時候了。一般情況下,男人回到家裡,妻子準備晚飯,五點開始忙,到了六點鐘,熱氣騰騰的晚飯端上桌。吃完飯,收拾完廚房後,就可以到臥室裡看看電視了。
但是,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因為某些原因責罵妻子的話,那你就慘了,晚飯是肯定沒有人做給你吃了。搞不好妻子一甩手,回娘家了,後面很長一段時間,你都得自己想辦法解決飯的問題。就算妻子不走,也可能以不做飯相威脅,夫妻兩人打冷戰,整個晚上不得安身。
所以就算你想責罵妻子,你也得找準時間節點,不要在晚飯這個當口。可以改在晚飯後,夫妻倆到外面散散步呀,和風細雨般的把你對妻子的意見說出來,那樣效果會好得多。
說到莫飲卯時酒,就更簡單了,早上五點到七點,正是該忙碌上工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喝酒,不僅影響一天的工作,而且還可能因為空腹喝酒而傷身。一般情況下,早上喝酒對身體的影響要遠遠大於晚上喝酒,卯時飲酒,一天的工作狀態也就沒有了。
「不罵酉時妻,莫飲卯時酒」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正所謂到什麼時候,就該做什麼事情。一天十二個時辰,哪個時辰應該做哪些事情,都是有講究的。亂了時辰,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實際上是打亂自己的生物鐘節奏,影響的是身體健康,最後影響的其實還是自己的工作。
這就好比農時,春種秋收是規律,你非要秋天播種,怎麼可能會有收成呢?中國人之所以設定每個時辰應該做的事情,其實就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把喝酒時間調整到下午五點到七點,是不是效果要更好呢?夫妻倆喝點小酒,說點情話,還能增進感情。而為什麼要把工作的時間放在上午九點到十二點,下午二點到五點呢?因為這段時間,人體是處於一種興奮狀態的,於工作來說,效率最高,最容易出成果。
而下午五點以後,人體器官機能慢慢弱下來,人體需要休息,恢復,以備第二天的工作。不得不說,幹支計時法很好的劃分了人體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時間段,這也應該叫做順應天時吧。我們還是應該按照祖先所設定的這種計時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各種時間,以確保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或者生活,都能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