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來的土石塊上的「化石蛋」
挖出來的恐龍蛋化石
當日中午12時許,
記者在現場看到,
恐龍蛋化石發現地
施工現場已被紅色護欄圍護。
被保護的現場
挖出恐龍蛋化石施工現場
據了解,
在萍鄉發現恐龍蛋化石已不是第一次,
中科院的專家曾多次來到萍鄉,
對這些恐龍蛋化石進行考察。
2019年5月11日,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4名學生在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橫板管理處一處廢土堆中發現6枚恐龍蛋化石。
2010年4月15日,在萍鄉市開發區橫板管理處內施工時發現一枚還帶著「蛋殼」的恐龍蛋化石。據悉,這次發現恐龍蛋化石3窩,共計11枚。
2008年9月,萍鄉文物工作者從建築餘土中發現數塊恐龍骨架化石。
2002年,萍鄉市白源鎮長溪村,在一塊從山上跌落的大石塊中發現了鑲嵌在內的8枚恐龍蛋化石,這組化石距今至少6500萬年。
不僅僅是萍鄉,
贛州、宜春等地也曾多次發現
恐龍蛋、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腳印,
透過這些古生物留下的痕跡,
似乎看到了白堊紀時代,
連成一片的恐龍生活圈就在江西。
上高縣發現的12枚恐龍蛋化石
目前,江西至少有幾十個地方都發現了恐龍蛋化石,以贛南數量最多。而從已有的恐龍蛋化石特徵分析,蛋形有長圓形、扁圓形、卵圓形等形態;蛋殼表面紋理有粗、細等微細特徵區別,蛋殼有厚、薄之分,可以劃分出20餘種特徵不同的蛋化石。也就是說,江西在白堊紀晚期恐龍的種群至少有20餘種。其中主要有中國贛南龍、贛州江西龍、江西南康龍、廣昌甘竹恐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