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面是很多烘焙愛好者,藝術發揮的場所。也是十分考究技術的項目。光澤感越強,說明技術越練到了家。今天幫大家羅列了一些問題乾貨,希望對大家學習淋面技術有所幫助:
1、淋面為什麼不夠亮?
影響淋面光亮度的主要成分是糖以及正確的溫度,這也是前期要求加熱到103度的原因;淋面製作完成後保鮮膜貼面冷藏隔夜除了可以消泡,也會有助於使淋面更加光亮。
淋面的亮度一般能夠保持約8小時,配方不同會略有時長差異;進行淋面操作之後絕對不可以冷凍,否則水分會結晶析出導致表面產生霧蒙蒙的效果。
2、製作淋面時產生氣泡的原因是什麼?
氣泡一般是由操作錯誤產生的:
a、工具選擇錯誤,比如用打蛋器攪打會使淋面充滿氣泡的,是大忌;
b、均質機使用方法錯誤,要靠近底部,千萬不要看到表面有氣泡就把均質機拎到表面操作;
c、第1條提到的,保鮮膜隔夜貼面冷藏,會減少氣泡;
d、使用的時候可以先融化70%的淋面,剩下一部分再加進去,均質消泡即可;
小技巧:淋過之後還有氣泡的話,可以迅速用牙籤挑掉或者是用熱風槍吹一下,能有助於去除表面氣泡。
3、為什麼淋面淋出來厚薄不均勻?
淋面後表面不均勻可能是操作溫度太低了:先接觸蛋糕的淋面醬已經凝固了,後面的卻沒有;另外就是沒有融化、均質完全。
補充說明:厚薄不均也有可能是因為淋面在製作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建議增加自檢環節。
4、淋面均質的手法是什麼樣的?
均質機的使用方法:首先裝淋面的容器要深且窄,操作時傾斜量杯、均質機頭也是一定角度切進去,這樣做,只是防止均質機頭把空氣帶進去;操作的時候,保持均質機頭在淋面液體中下部,可以攪動但不要劇烈,最穩妥的方法就是深埋,然後不要攪動,耐心均質操作。
5、淋面最合適的溫度是多少?
淋面的溫度一般控制在30-35度,但這不代表淋面操作就一定是這個溫度。
慕斯蛋糕體溫度要求-18以下,但不要過低,最好就是這個溫度,大部分配方,都是根據這個溫度來研發的。
6、測試淋面狀態是否良好,應該怎麼判斷?
一般是拿勺子取一點淋面醬淋在勺子背部,覆蓋效果好(不會太過流動、色澤度/披覆狀態良好)則是最佳狀態;如果是稜角明顯的慕斯蛋糕,可以將抹刀垂直扎進淋面、提出來觀察淋面掛壁的情況。
7. 一般淋面冷藏可以放多久?
淋面沒使用的情況下5~7天;淋過之後就不行了,最好當天操作當天售賣,不然亮度不夠
8.淋面水油分離怎麼補救?
淋面水油分離是本質根源出問題,不能補救、只能重做
9. 豹紋散不開、成暈染狀?
豹紋散不開是因為豹紋部分的淋面溫度太低
10. 沒有均質機可以做淋面嗎?
沒有均質機不是不可以製作,但是氣泡的問題很難解決,建議還是買一臺
11. 有些淋面裡的糖漿指的是葡萄糖漿還玉米糖漿,能替代嗎?
糖漿指的是葡萄糖漿,不可代替
12. 冷藏過夜後,加熱到使用溫度還需要再均質嗎?
冷藏隔夜再融化使用,均不均質也是看淋面的情況;再均質一方面是防止融化不完全,另一方面是為了消泡
13. 第一遍淋完後的淋面收集起來能直接使用嗎?
有太多氣泡的話就不要直接使用,一般情況下都是回收、均質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