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為紫葳科凌霄屬統稱,因附木而上,節節攀登,扶搖直上,頗有「凌雲九霄之志」而得名。其老乾扭曲盤旋,蒼勁古樸,枝上有氣生根;奇數羽狀複葉;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花筒腫大,花冠漏鬥狀鐘形,花色橙黃至橙紅;蒴果細長如豆莢,果實多種子,種子帶膜質翅。花期5-8月。
凌霄有雄蕊四枚,為典型的二強雄蕊。花柱1枚,柱頭薄片狀具兩裂片,敏感,受到外力觸碰或花粉觸碰後會產生閉合反應。如果柱頭在可授期內沒受到任何觸碰,張開的柱頭就會始終保持張開狀態直到花謝。雌雄異熟,花朵開放時,花葯己散粉,柱頭兩裂片在花朵開放一段時間後張開。
在園藝栽培中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原生種一般不常見,常見的為同屬的厚萼凌霄(Campsis radicans)及雜種凌霄(Campsis × tagliabuana)。厚萼凌霄也叫美國凌霄,現已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與凌霄的主要區別是:厚萼凌霄花萼厚肉質、橙紅色,花筒較長,花冠比凌霄小。凌霄花萼薄、綠色、有稜,花筒較短,花冠比厚萼凌霄大。雜種凌霄則花萼似厚萼凌霄,花冠似凌霄,花筒長介於兩者之間。
凌霄
厚萼凌霄
雜種凌霄
凌霄枝葉繁茂,花朵嬌豔,花期長,柔美的花枝從高處懸掛,隨風搖曳,給人以瀟灑動人的感覺,古人曾用「引蔓開花欲透雲」的詩句來描繪她。凌霄喜光,耐陰,耐寒,對土壌要求不嚴,且具很強的攀緣能力,適應性強,適宜做棚架、花牆、花門、花廊,亦可攀緣於假山、小屋、石壁、牆壁、柵欄、枯樹、觀賞石等處。
凌霄是中國四大傳統藤花(紫藤、忍冬、凌霄、葡萄)之一,有著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雖有柔弱之姿,但卻有執著向上的精神,被歷代很多文人所稱頌,如宋代賈昌朝的「披雲似有凌雲志,向日寧無捧日心」;清人李漁所言:「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等。
《如懿傳》中乾隆皇帝也力挺凌霄,認為其不僅志向遠大,還特別容易成活,在哪都能頑強生長。但在一段時期內,因其攀附向上的植物學特性而所受評價貶多褒少。如白居易和陸遊就以詩來警戒世人別學凌霄柔弱依附的德行。又如舒婷的那首《致橡樹》裡「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開在構樹枝頂的凌霄
作垂直應用的凌霄
其實凌霄作為藤本植物,藉助氣生根攀附生長是它的天性,生性強健,盛開於炎炎的夏日中,花色紅豔,枝葉繁茂,如遊龍直上,乃藤本花卉中的佼佼者,是優良的垂直綠化種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