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 以稅收政策激勵科技創新

2021-01-21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趙姍

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我國減稅降費成績單正式發布: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措施,稅務部門全力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為399萬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292億元。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十四五」開局之年,減稅降費應進一步以稅收政策激勵科技創新,也需要繼續從稅收和社保等方面發力,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安全感」,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

減稅降費為經濟恢復「保駕護航」

「2020年減稅降費措施取得的最顯著成效是,為『十三五』的稅收工作圓滿收官。一方面,稅務部門全年完成的組織稅收收入比財政預算安排的目標高出0.8個百分點,這集中反映了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的巨大成效;另一方面,2020年全年組織的稅收收入同比上年下降2.6%,表明2020年國家減稅降費效果是實實在在的,為經濟恢復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對本報記者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審計研究室助理研究員侯思捷對本報記者表示,2020年,應對疫情的減稅政策出臺及時,較為快速、高效,對於支撐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的關鍵行業和環節,支持防護救治、保障物資供應、鼓勵公益捐贈、支持復工復產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後續政策的延續執行,以及更多減稅降費政策惠及企業和居民,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也有助於拉動生產、促進消費和就業,激發市場和經濟活力,為經濟穩定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

「十四五」減稅降費應進一步以稅收政策激勵科技創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指出,持續推進減稅降費,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全國稅務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促進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助力高質量發展。

白彥鋒表示,2021年將迎來建黨一百周年,同時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因此,做好2021年的稅務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一是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宏觀調控「不急轉彎」,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完善現代稅收制度。二是稅務部門要加強對平臺經濟的稅收徵管,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為線上線下經濟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稅收營商環境。三是稅費優惠政策需要對高新技術企業和人才精準發力,助力解決制約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問題的解決。四是要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政策、做大做強免稅經濟,促進需求側管理,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侯思捷表示,在「十四五」的12個重點領域中,「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位列第一。因此,在「十四五」開局之時,減稅降費應進一步以稅收政策激勵科技創新。企業是創新的重要主體,而人才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因此,減稅降費應充分考慮企業的研發創新投入,特別要讓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企業等真實受益。同時,針對各類人才,應進一步完善技術成果轉化股權激勵、技術投資入股等相關稅收優惠和遞延政策,切實激勵研發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此外,在「十四五」的12個重點領域中,「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也至關重要。而居民收入穩定是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重要條件和前提之一。因此,減稅降費也需要繼續從稅收和社保等方面發力,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和「安全感」,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

「小微企業是市場主體的『主力軍』,為了繼續釋放市場活力,2020年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降低徵收率的政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2021年可繼續推行。」侯思捷說。

相關焦點

  • 每經專訪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譚珩:全國重點稅源企業...
    時光的腳步已邁入2021年,「十四五」的大幕正式開啟。在《每日經濟新聞》推出的「2021 站在復甦的地平線上」年度系列專訪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圍繞不少稅收熱點問題,對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譚珩進行了專訪。譚珩表示,2020年的減稅降費政策有力支持了市場主體紓困和發展,尤其是減輕了中小企業的負擔。
  • 每經專訪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譚珩:全國重點稅源企業稅費負擔持續...
    時光的腳步已邁入2021年,「十四五」的大幕正式開啟。在《每日經濟新聞》推出的「2021 站在復甦的地平線上」年度系列專訪中,《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圍繞不少稅收熱點問題,對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譚珩進行了專訪。譚珩表示,2020年的減稅降費政策有力支持了市場主體紓困和發展,尤其是減輕了中小企業的負擔。
  • 國務院一月內數次部署 減稅降費密集落地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記者孫韶華)《經濟參考報》5月27日刊發題為《國務院一月內數次部署 減稅降費密集落地》的報導。文章稱,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濟南主持召開部分地方減稅降費工作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各項政策。
  • 減稅降費促發展 感恩奮進新時代——全國政協委員餘留芬談減稅降費
    2020年1月7日,六盤水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羅永生一行來到貴州巖博酒業有限公司,對六盤水稅務系統2019年以來的減稅降費、收入質量提升、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向餘留芬委員進行匯報。雙方對當前的經濟稅收發展形勢、減稅降費政策及企業市場開拓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 2021,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提質增效 更可持續財政政策:保障重大戰略任務財政政策助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群眾獲得感實打實2020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助力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保障。——疫情防控財力保障到位,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
  • 福建南安減稅降費春風送暖
    本報訊 福建省南安市財政局今年以來健全機制,壓實責任,推動減稅降費工作進一步落實,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該局強化管理,建立相應運行機制,明確職責分工,保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強化溝通,做好工作銜接,建立工作小組微信群,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強化落實,處理好減稅降費與組織收入的矛盾關係,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政策執行到位。
  • 全國上半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23日在稅務總局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其中減稅10387億元。據悉,新增減稅主要包括增值稅改革減稅4369億元(其中調整增值稅稅率翹尾減稅1184億元,深化增值稅改革減稅3185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減稅1164億元,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減稅3077億元。他表示,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讓企業和人民過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短期看,減稅直接體現為政府減收,隨著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上半年稅收收入增速明顯回落。
  • 減稅降費助力科技企業研發底氣更足
    來源:經濟日報在第二十一屆高交會上,深圳龍崗區科技展團攜華科創智、雲海物聯等上百家高新技術企業亮相,集中展現了深圳「東進戰略」核心區高端創新資源匯集、科技創新產業興旺的發展實力。圖為在第二十一屆高交會上,深圳市觀度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360全息互動數碼球。
  • 全國人大代表郭曉燕:減稅降費送春風 銅川大地暖意濃
    「減稅降費政策給廣大納稅人和繳費人送來了大紅包,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紅利,稅務部門落實國務院減稅降費工作舉措給企業帶來了濃濃春意」。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工行銅川長虹路支行郭曉燕頻頻點讚減稅降費政策。為擴大減稅降費宣傳廣度和深度,2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郭曉燕走進國家稅務總局銅川市新區稅務局,「零距離」感受減稅降費工作。
  • 製造業等行業稅率由16%降至13% 算好減稅降費的大帳
    在減稅降費過程中,各地應當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簡單地以財政收入高低論英雄,而是用短期稅收的「減」換取長遠發展的「增」。4月1日,作為今年減稅降費「重頭戲」的深化增值稅改革正式落地,製造業等行業稅率由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和建築業等行業稅率由10%降至9%。一個月後,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政策也將開始實施。
  • 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潛能
    自2008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緊密配合,在促進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目標的有效實現的同時,也出現了同一宏觀經濟政策效率邊際遞減的問題。從短期看,伴隨著經濟下行周期,大規模的減稅降費,給財政收入帶來一定的壓力,如2019年減稅降費超過了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2020年減稅降費力度更大,這就需要有相應的對衝機制以應對可能的財政可持續性風險。
  • 農機零部件崛起背後的減稅降費力量
    《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明確將農機關鍵核心零部件納入了重點扶持發展的範圍,並提出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在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2018年底公布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傑出貢獻獎」獲獎名單中,濰坊谷合傳動技術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此外,公司還被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及各主機廠共同推薦為「中國農業機械零部件(車橋)龍頭企業」,獲「中國農機行業零部件優質獎」。
  • 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減稅降費 建議簡併增值稅、印花稅稅率
    從調研的情況看,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力度大、受益面廣、成效明顯。納稅人、繳費人普遍反映,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了稅費負擔。預算工委組織的問卷調查顯示,在753家調查對象中有超過92%的認為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好或者較好。
  • 業績預告「上熱搜」 減稅降費助力上市公司報喜
    摘要 【業績預告「上熱搜」 減稅降費助力上市公司報喜】近日,有部分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詢問,「2020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上市公司能否受益?」《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上市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發現,減稅降費確實推動了上市公司業績增長。
  • 2020年宏觀政策定調,總理強調保持就業大局穩定
    會上,李克強強調,要實施好宏觀政策,提振市場預期,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具體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三大政策做出了詳細要求。這說明,「就業優先政策」在今年仍將置於宏觀政策層面。2019年3月,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這是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
  • 十問2021,部長們這樣回答
    2021年宏觀政策要鞏固經濟恢復基礎、熨平經濟波動,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價格等經濟運行指標回歸合理區間。點擊圖片閱讀全文▽問核心技術攻關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科技是關鍵變量。「十四五」新開局,我們將怎樣發揮新型舉國體製作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 科技類型企業稅務籌劃方法匯總,地區性稅收優惠政策
    科技服務業是指運用現代科學知識、現代技術、分析研究方法、經驗、信息等要素,為社會提供智力服務的新興產業。隨著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各個行業,科技服務業的範圍不斷擴大,其對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促進作用日益增強。目前國外尚未提出科技服務業的概念,與我國科技服務業相對應的國外概念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
  • 緊抓「三度」發揮稅收職能 聚焦「六新」服務轉型發展
    為納稅人指導減稅降費新政策   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大同市稅務局(以下簡稱大同市稅務局)在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提出的總體要求和重大任務,深入貫徹省委「政策支持增力度  大同市稅務局緊抓減稅降費政策普惠性與結構性並舉、階段性與制度性兼有的特點,圍繞全市「六新」發展需要,優化稅收政策「供給」,推稅收動政策落實「細分化」,全力打通稅收政策與產業、企業、項目之間的「鏈條」。  「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 裡根政府減稅政策回顧及啟示
    川普政府的減稅法案短暫刺激了經濟,但是遠沒有達到他原本擴大就業、吸引製造業回歸、重新充實中產階級等結構性目標,看來僅靠減稅就能發展經濟的想法還是過於簡單。提到川普的減稅,人們往往會聯想到上世紀80年代裡根政府的減稅政策,這也是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減稅改革。
  • 鞏固勢頭創新機制 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為鞏固經濟恢復勢頭,增強發展韌性,我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進一步創新優化政策機制,紮實推進政策落地見效,確保「六穩」「六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也為疫後加快發展積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