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特維克引領超臨界鍋爐管材料新革命

2020-11-26 OFweek

  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已經成為我國能源和環境問題的重點,而利用新技術、新材料實現煤炭的清潔燃燒、提高熱效率,並減少汙染物排放就成為整個行業關注的重點。此前於江蘇鎮江落下帷幕的「高溫耐熱鋼新材料在超(超)臨界機組應用技術研討會」上,來自全國材料研發機構、設計院、大學、鍋爐製造廠和發電站的各界專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討應用於超(超)臨界機組的耐高溫金屬材料。而已經對山特維克的高性能奧氏體鋼管Sandvik SanicroTM25 進行了測試和研究的專家則特別分享了測試結果以及對其特性的專業分析,並一致認為 Sanicro 25 是應用於超(超)臨界高級火電鍋爐中過熱器和再熱器的理想材料,它將引領超(超)臨界鍋爐管材的新革命,有力推動中國工業鍋爐的全面升級和減排降耗。

  超(超)臨界燃煤機組不僅是我國,也是國際上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必然選擇,而其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就是開發耐高溫性能更好的耐熱鋼,以使其適於更高的溫度區間。Sanicro 25 是山特維克材料科技專為先進的超超臨界蒸汽鍋爐應用而設計、開發的耐熱性奧氏體不鏽鋼,旨在幫助工業鍋爐行業提升發電效率,並滿足各級環境保護標準。

  Sanicro 25 的獨特性能與其生產工藝、化學成分密不可分。因含有鎳和氮元素,Sanicro 25因此具有突出的結構穩定性和可加工的性能;它所含的鎢和鈷是作為固溶強化和添加,氮和碳進行間隙強化,同時添加的鈮和其他的元素則形成納米相(碳化物和碳氮化物),這些元素及添加賦予了其在高溫下具有較高的蠕變強度。由於鉻的含量很高,因此擁有卓越的抗蒸汽氧化性和抗爐面腐蝕(灰塵和氣體腐蝕)性能。因此在高溫下(材料溫度達到700℃)Sanicro 25表現出優異的蠕變強度,同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高溫腐蝕性和組織穩定性,可使超(超)臨界鍋爐實現最佳燃煤效率,因而被認為是先進燃煤鍋爐再熱器和過熱器的理想材料之選。

  來自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電站材料的技術部工程師在研討會上指出,我們對Sanicro 25 的蒸汽氧化和煙氣腐蝕進行了測試,在模擬的高硫煤煙氣/灰氣條件下,它具有優異的抗蒸汽氧化性能。上海鍋爐廠的專家代表也表示,經過我們的實際驗證,Sanicro 25 鋼管具有很好的韌性,高溫拉伸性能和焊接接頭性能也非常好,是理想的燃煤鍋爐過熱器、再熱器的重要高溫承壓部件,更是超超臨界機組應用的最佳選擇。

  山特維克材料科技大中華區管材總經理趙東華先生表示, Sanicro 25 在前期的測試與實驗過程中獲得了各位行業專家的好評,這是對山特維克創新成果的認可,更增加了我們服務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決心。中國是山特維克非常重要的戰略市場,山特維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技術和產品會助力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標,這也是我們選擇在中國推出Sanicro 25的主要原因。我相信,Sanicro 25可以幫助中國的工業鍋爐行業企業實現超超臨界潔淨燃煤鍋爐發電技術的提升、能效和排放的改進,進而推動中國鍋爐行業的升級換代。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山特維克與各專家學者就目前中國市場和今後發展環境做了深入探討。儘管市場接受並採用這一全新上市的產品仍有一個過程,但山特維克對於Sanicro 25在中國的應用前景仍然十分看好。「我們始終堅信,產品設計和生產的初衷離不開市場的需求,而我們更希望做到的是,為中國的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這也將充分體現我們山特維克的社會責任意識。」趙東華先生最後補充道。

相關焦點

  • 東方鍋爐研製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曦)  9月16日, 東方電氣集團公眾號發布消息稱,9月16日零時整,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鍋爐」)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使用。
  • 超臨界鍋爐主要特點
    超臨界鍋爐主要特點1. 取消汽包,能快速啟停。與自然循環鍋爐相比,直流鍋爐從冷態啟動到滿負荷運行,變負荷速度可提高一倍左右。2. 在超臨界壓力範圍內運行的直流鍋爐水冷壁管內工質溫度隨吸熱量而變,即管壁溫度隨吸熱量而變。因此,熱偏差對水冷壁管壁溫度的影響作用增大。
  • 600MW無煙煤超臨界鍋爐選型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W型火焰鍋爐燃用無煙煤時燃燒性能好,但爐膛出口NOx 濃度較高,同時受熱面高溫腐蝕問題也不容忽視;CFB鍋爐燃用無煙煤時燃燒穩定、爐膛出口NOx 濃度小,但燃盡性能有待提高。建議600 MW無煙煤超臨界鍋爐應優先選擇超臨界CFB鍋爐,並通過合理技術途徑提高其燃盡性能。無煙煤屬低揮發份、難以著火和燃盡的煤種,我國西南地區的無煙煤還具有高硫份的特點。
  • 東方電氣研製的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工程圓滿...
    關於項目  中煤平朔項目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平魯經濟技術開發區,緊鄰中煤平朔礦區木瓜界大型洗煤廠,該工程鍋爐採用東方鍋爐(600786)研製的目前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循環流化床機組鍋爐,參數達到660MW,汽輪機採用東方汽輪機的超臨界、一次中間再熱、直接空冷汽輪機,發電機採用東方電機的水氫氫冷卻
  • 哈電鍋爐開啟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新時代
    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國家能源局關於同意將陝西彬長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燃用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的復函》(國能函電力【2019】21號),陝西彬長66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發電項目正式列為國家電力示範項目。
  • 600MW超臨界鍋爐模型-湖南亞奧模型
    600MW超臨界鍋爐模型尺寸:5000*2000材質:亞克力、專用燈帶、控制系統、燈光系統、電機、金屬漆等技術參數:600MW超臨界鍋爐模型為超臨界參數變壓直流本生型鍋爐燃用晉南、晉東南地區貧煤、煙煤的混合煤種,鍋爐型號DG1900/25.4-Ⅱ1型鍋爐汽水流程給水由爐前右側進入省煤器,流經省煤器後,進入螺旋水冷壁、過度段、垂直水冷壁然後進入入汽水分離器進行汽水分離,從分離器分離出來的水進入貯水罐排往冷凝器,蒸汽則依次經頂棚管、後豎井/水平煙道包牆、低溫過熱器、屏式過熱器和高溫過熱器。
  • 東方鍋爐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張翠娜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9月18日,記者從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獲悉,近日,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江蘇國信集團平朔電廠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該項目成功投運。
  • 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彧希)9月16日,國信平朔電廠控制大廳內,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 雲南省特檢院聯合中國特檢院順利完成超臨界鍋爐檢驗
    受雲南能投子公司雲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的檢驗委託,雲南省特種設備安全檢測研究院與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組成聯合檢驗組,於2017年6月13日至2017年6月16日對該公司一臺超臨界鍋爐開展外部檢驗。檢驗前,聯合檢驗小組對該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檢驗條件進行綜合分析,依據《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及《鍋爐定期檢驗規則》,制定了切實、科學的檢驗方案。
  • 為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貢獻冰城力量丨國內首臺試驗鍋爐通過...
    為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技術貢獻冰城力量丨國內首臺試驗鍋爐通過水壓試驗 2020-10-05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內首臺5MWe超臨界CO2試驗鍋爐通過水壓試驗
    近日,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國內首臺5MWe超臨界CO2試驗鍋爐順利通過水壓試驗,達到要求壓力33MPa,為該系統運行發電奠定了基礎。
  • 國內首個自主研發超臨界燃煤鍋爐電站項目投產
    我國首個採用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的超臨界燃煤鍋爐的電站項目在河南南陽投產    2008年4月24日20時55分,隨著河南南陽天益發電有限責任公司2×6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工程4號機組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誌著我國第一臺採用自主智慧財產權設計、製造的6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鍋爐的發電項目順利投產
  •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項目鍋爐水壓試驗成功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項目鍋爐水壓試驗成功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23
  •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試驗項目鍋爐點火一次成功
    西北電建閻良超臨界二氧化碳發電試驗項目鍋爐點火一次成功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1-01-04
  • 染色加工之革命——超臨界流體技術
    染色加工之革命——超臨界流體技術 發表時間:2005/5/18
  • 東方電氣研製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投運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白馬項目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9月16日分,國信平朔電廠的控制大廳內,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通過平朔電廠所用的鍋爐是目前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循環流化床機組鍋爐,參數達到660MW。2013年,東方鍋爐自主研製的當時世界首臺最大容量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白馬電廠投運。經過7年的攻堅克難、不斷超越,參數更大、技術更先進、性能更優越的66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平朔電廠投運。
  • 世界首臺最大容量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川投運
    世界首臺最大容量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川投運 4月14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最大容量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在內江市白馬示範電站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成功投運。  該項目由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和科技支撐計劃的重要項目,總投資31.16億元,投產後將實現年發電量30億千瓦時,年銷售收入12億元。
  • 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概況、耐火材料應用和技術要求
    摘要:根據四川白馬電廠600MW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情況,結合循環流化床鍋爐循環系統中爐膛、回料器、外置床、灰控閥等重要設備工況特點,分析了各部位耐火材料作用行為和特性要求。運行6年的實踐證明:大型循環流化床CFB鍋爐設備合理選擇耐火材料,可有效解決金屬受熱面磨損造成爆管,克服金屬材料高溫變形、耐磨性能差、不耐高溫等問題,保證了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 新奧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固廢處理的一場革命
    利用超臨界水的特殊性質,可以高效處理各類含有機質的廢物,尤其適合處理各類高濃度難降解的、具有危廢性質的有機廢液。通過超臨界水氧化技術的處理,最終只產生水和二氧化碳等一些物質,不產生二次汙染,這對固廢處理行業來說是一場革命。危險廢物處置作為固廢處置領域的一個細分行業,無論是從技術的複雜性還是處理物質的特殊性來說,都是固廢處理領域的難點所在。
  • 清華研發世界首臺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順利通過168小時...
    清華研發世界首臺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順利通過168小時考核運行  清華新聞網4月15日電 (通訊員 呂俊復)清華大學研究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首臺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於4月14日上午8點順利通過168小時考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