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上一次見下大雨是什麼時候,你還記得嗎?自9月7日起,杭州就進入晴多雨少的階段。
今天也不例外,浙江仍然不見雨,各地繼續過著九月以來「缺水」的日子,除了浙北與沿海地區,其它地區最小相對溼度保持低於30%的「乾燥日」水平。
9月27日,西湖景區一片朦朧。拍友 裡爾 攝
國慶假期天氣如何
這樣的天氣狀態還將維持多久?杭州市氣象臺的回答很扎心:杭州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氣溫偏高,雨水偏少」的狀態,而且,直到10月初都不會有明顯改觀。
雖然天氣乾燥,但沒有高溫、沒有明顯冷空氣、沒有明顯降雨,沒有颱風,沒有心思上班,最近的天氣也算是難得的歲月靜好。
不過,這並不代表國慶假期也能平靜度過。
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假期並不簡單,颱風、冷空氣都安排上了。
目前,西北太平洋上有一個熱帶雲團活動,未來幾天內有可能發展成為颱風。
杭州市氣象臺說,這個颱風大概率將會在海上北上,並在10月初影響日本。所以有計劃前往日本的朋友需要密切關注有關的出行信息,以免耽誤行程。
而一股較強的冷空氣也在醞釀中。
中央氣象臺預計,9月28起,一股較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影響新疆及長江以北地區。受其影響,9月28-30日,新疆北部將出現小到中雨,高海拔地區有雨夾雪或雪,氣溫將下降6~8℃,局地10~12℃;10月2-4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及四川盆地將有小雨,部分地區有中雨,氣溫將下降4~8℃,局地10~12℃。
所以,國慶假期大家若是準備去北方,記得一定要帶上相應的保暖衣物。
目前來看,未來三至五天,浙江大部仍以晴到多雲或多雲天氣為主,其中今天夜裡沿海地區局部偶有小雨,氣溫總體較為平穩,浙西南地區部分最高可達32-34℃。
言外之意,國慶假期前半段,浙江天氣還是不錯的。
10月1日至3日,杭州也是晴好天氣,氣溫那叫一個穩,最低氣溫17-18℃,最高氣溫27-28℃,幾乎就是兩條「平行線」。
懶人看這裡
杭州未來七日天氣
27日(周五):多雲,18~28℃,東風3-4級
28日(周六):晴,18~29℃,東北風3-4級
29日(周日):晴轉多雲,18~28℃,東北風4-5
30日(周一):晴,18~28℃,東風3-4級
1日(周二):多雲轉晴,18~27℃,北風3-4級
2日(周三):陰轉晴,18~28℃,東北風3-4級
3日(周四):多雲轉晴,17~28℃,東風4-5級
補水水,補水,補水,重要的事情,依舊嘮叨三遍。
早晚溫差大+午後炎熱+空氣乾燥,在防暑降溫的同時兼顧一下保暖,靈活添衣,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新聞多看點
聯合國新出報告 氣候變暖警鐘再鳴
其實,短期內,天氣犯些小脾氣與小傲嬌,我們尚可應對自如,然而長期的氣候變化卻已經給人類拉響警鐘。近期,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稱:由於迄今為止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C 。
氣候變暖,縱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毫無察覺,它也已經在地球上造成了一系列的後果。其一,便是全球冰川正加速消融,海平面加速上升。報告中透露,科學家們確定,自1970年以來,全球海洋不斷升溫,一刻也沒有停歇。
從1993年以來,海洋變暖的速度整整翻了一倍。這導致了海水體積加速膨脹,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海平面上升。報告表示,目前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是每年3.6毫米,比上個世紀快了兩倍多,假如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強勁增長,那麼到2100年,海面的上升幅度可能將超過1米。這比之前的預期多了10釐米;在最糟糕情景下,到2300年,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超過5米。
這將導致一些嚴重自然災害變本加厲,比如我們浙江人比較熟悉的熱帶氣旋颱風數量增加。報告寫道:任何額外的升溫,都將使許多地區曾經「百年一遇」的極端氣候事件。在本世紀中葉增加為「一年一遇」,許多地勢低洼的沿海城市和小島嶼都面臨風險。由此看來,保護地球生態,遏制氣候變暖,已迫在眉睫。
事實上,全球人民都是命運共同體,每一寸大氣都在流動中互相影響相互依存,環境保護永遠都是全人類的命題。即便看似天壤之別、風馬牛不相及的「撒哈拉沙漠」與「亞馬孫雨林」,也有著意想不到的重要聯繫。
(來源:浙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