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植物的生長速度取決於光照強度,即植物表面吸收光輻射能的量,並非取決於光源數量。很多人問,溫室內部照明有什麼意義,如何做,該選用何種光源呢?
我們可以看看以下每個地區標準光照下年平均日照時間。
(1)寧夏北部、甘肅北部、新疆南部、青海西部、西藏西部的光照時間5.08-6.3小時。
(2)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寧夏南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西藏東南部、新疆南部的光照時間4.45-5.08小時。
(3)山東、河南、河北 東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遼寧、雲南、陝西北部、 甘肅東南部、廣東南 部、福建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臺 灣西南部 的光照時間3.8-4.45小時。
(4)湖南、湖北、廣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廣東北部、陝西南部、江蘇南部、安徽南部、黑龍江、臺灣東北部的光照時間是3.1-3.8 小時。
(5)四川、貴州的光照時間是2.5-3.1小時。
再來看看農業大棚蔬菜各種作物所需的光照時長:(僅供參考)
眾所周知,植物生長必不可少的五大支柱分別是:溫度、水分、營養、空氣和光照。
溫度:溫度是影響植物生長比較直觀的因素,對植物的光合作用都非常大,如果溫度過高,植物承受不住會枯萎;如果溫度過低,植物會停止各項代謝,最終被凍傷凍死。
水分:水是植物體內的搬運工,植物體內的任何物質都需要水分來運輸,如果運輸工不夠,植物肯定是不能正常生長的,如果運輸工過多,跟堵車一樣,植物也會承受不住。
營養:包括了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各種礦物質、以及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所要消耗的各類物資,也是必不可少的。
空氣:空氣環境也是導致植物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再就是空氣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及比例,這也是植物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影響非常大的因素。
結合上面所說的各種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了,就差一臺發動機——光。光的質量、光的強度、光照時間共同決定了植物的生長周期。
近年大量出現的光伏溫室也對作物造成較大的遮光影響。農作物長期的弱光生長會導致植株營養體不健壯、落花落果嚴重、果實發育緩慢、含糖量降低、產量下降、品質變劣等問題。因此,利用人工光源進行補光,幫助設施作物快速、安全生長,提高產量、品質和效益是一項必要措施。
通常拿西紅柿來說,會在植物秧苗長出兩片子葉後開始光照,持續光照12天可以減少6-8天的秧苗預備期。但超過24小時的光照會使植物生長紊亂。最合適的光照時間是每天8小時。在多雲和光照強度低的日子裡,人工照明是必須的。至少在晚上給予作物每天8小時的光照,而且每天光照的時間要固定。但是缺少夜間休息時間也會導致植物生長紊亂而減產。
對西紅柿來說,最有效的光照時間是從黃昏到午夜,16:00-24:00或者從午夜到清晨 24:00-8:00. 如此光照8小時休息8小時。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對整個生長期內的植物提供光照,即從秧苗到定植期。在最後時期我們應該減少光照到每天6小時或者甚至停止2-3天,如果因為光照條件差,到定植期需要的時間長,通常光照要持續一個月。
目前,市場上的植物生長燈多為螢光燈、鈉燈和LED燈,但此類人工光源在設施農業的使用中受到了高能耗、高成本、使用環境等因素的制約,不適合大面積推廣應用。雷射植物生長燈的發明成為節能高效補光栽培技術創新發展的強勁引擎,打破了光伏溫室對種植作物品種選擇的限制,突破了制約光伏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以光伏發電千分之一的電量實現一地兩用、高效增收。具有精準、高效、低耗、節本、針對性強、使用方便等優點。
1臺雷射植物生長燈可覆蓋1畝地,有效面積大;耗電量極小,1檯燈及配套裝置的功率是12W,一季度僅需12度電;而且雷射補光效率高,能使作物大幅增產、提早上市、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因此,雷射植物生長燈是一種高效節能的補光方式,創造性地化解了光伏和農業爭光的矛盾,能在光伏農業種植中廣泛應用,為光伏溫室實現優質、安全、高產、高效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雷射植物生長補光燈優勢
1、提前7-30天上市;
2、增產30%以上;
3、抗病蟲害,減少農殘;
4、提高農作物品質口感;
5、可預防因連續陰、雨或霧霾天造成農作物病蟲害以及絕收,給大棚種植戶增加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