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推薦:教師招聘面試《教學設計》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
一、教學目標(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1.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知道RNA的結構特點及功能掌握轉錄的條件及原理。
2.通過利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轉錄和翻譯的概念、原理和過程,提升對比分析歸納的能力。結合觀察分析轉錄的Flash動畫及動態組圖,發展觀察識圖能力,提高分析歸納和推理判斷的能力。
3.認同用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和認識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RNA的結構特點和遺傳信息轉錄的過程;遺傳信息翻譯的過程。
難點:遺傳信息轉錄的過程。
三、教學過程(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一)導入新課
通過多媒體展示真核細胞亞顯微結構圖,提問:DNA主要存在細胞的那個位置?蛋白質的合成又是在細胞中的什麼場所呢?(DNA存在於細胞核而蛋白質則在細胞質中合成。),進一步提問:DNA是通過什麼方式來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呢?(需要通過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的過程來完成。),教師總結過渡到新課教學的環節。
(二)新課展開
1.RNA的結構特點
學生進行閱讀課文材料知道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DNA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而蛋白質的合成是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上進行的。
提問:DNA攜帶的遺傳信息是怎樣傳遞到細胞質中去的呢?當遺傳信息到達細胞質後,細胞又是怎樣解讀的呢?
教師指導學生推斷可能的兩種途徑(直接或間接。),然後討論哪種途徑是可行的。好比具有不同語言的兩個國家間的交往一樣,必須時常委派一些能懂這兩國語言的使者才能進行友好往來,從而使學生知道細胞核中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也必須通過中間媒介傳遞到細胞質中,才能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教師對學生的設想給予充分的肯定,教師講解:大量的科學實驗表明,信息的傳遞不是由DNA直接傳遞給蛋白質的,而是在細胞核中先把DNA的遺傳信息傳遞給RNA,然後RNA進入細胞質中,在蛋白質合成中起模板作用。我們把這種RNA形象地叫做信使RNA,簡寫為mRNA。隨後用ppt展示mRNA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接著提問:RNA的基本單位是什麼?結構特點是什麼?
(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RNA由核糖核苷酸經磷酯鍵縮合而成長鏈狀分子。一個核糖核苷酸分子由磷酸,核糖和鹼基構成。)
繼續提問:RNA的種類有哪些?作用是什麼?
學生閱讀材料後進行講解內容找出RNA的種類及作用:a.信使RNA(mRNA):將遺傳信息從細胞核傳遞到細胞質中。b.轉運RNA(tRNA):轉運胺基酸,識別密碼子。c.核糖體RNA(rRNA):是核糖體的組成成分。
2.DNA到RNA的轉錄(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
講述:DNA相當於總司令。在戰爭中,如果總司令總是深入前沿陣地直接指揮,就會影響他指揮全局。DNA被核膜限制在細胞核內,必須先把遺傳信息傳給mRNA,這一過程就稱之為轉錄。
提問並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為什麼mRNA適於作DNA的信使呢?DNA的遺傳信息是怎樣傳給mRNA的?轉錄的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帶著這一疑問觀看一遍完整的轉錄過程的Flash動畫,教師精講點撥。
學生參考導學案上的問題串,即轉錄的場所、原料、產物、模板、配對的原則分別是什麼?再次認真觀察每個過程的變化點。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並完成下聯表格內容。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完成表格後,教師提問的形式讓通過以下幾個問題進行提出按串聯整個過程並板書內容;
(1)轉錄的場所是哪裡?(細胞核)
(2)轉錄所需要的條件有哪些?(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3)鹼基互補配對的原則是什麼?(A—U、T—A、G—C、C—G)
(4)轉錄後的產物有什麼?(mRNA單鏈)
從而學生進一步了解轉錄的過程並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轉錄的過程,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糾正指導,最終師生共同總結出完成詳細的轉錄過程:
①DNA雙螺旋解開,DNA雙鏈的鹼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條鏈提供準確模板;
②游離的核苷酸隨機地與DNA鏈的鹼基碰撞,當核苷酸的鹼基與DNA的鹼基互補時,兩者以氫鍵結合;
③新結合的核苷酸連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從DNA鏈上釋放,而後,DNA雙鏈恢復。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轉錄的概念: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
(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讓學生結合板書學生進行本節課知識的歸納,引導學生自主繪製知識概念圖。
作業:讓學生課下列表比較DNA複製和轉錄的異同點。
四、板書設計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