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就要來啦,
各位老師,
您這個寒假有哪些閱讀計劃嗎?
各位家長,
您給孩子列好假期閱讀書單了嗎?
近日,
韜奮基金會全民閱讀促進會成立大會暨
「中華優秀科普圖書榜」
2019年度榜單發布會在北京舉辦,
會上,
揭曉了2019年度十大科普優秀圖書。
一改科普類書籍的晦澀艱深,
這10本書,
可是有趣又乾貨滿滿。
當名畫遇見科學,
將碰撞出哪些燒腦的問題?
前人如何預測惡劣天氣?
紐約,
這座超級城市是如何運轉的?
讓我們一起
在這10本書中尋找答案吧!
成人原創
「科技改變中國」叢書
人民郵電出版社
「科技改變中國」叢書立足新中國成立70年來科技領域的歷史性變革,呼應時代主題,立足科技與文化的融合,精選大數據、移動通信、高鐵、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能源等代表當今科技革命趨勢的核心技術領域,以行業科普的形式、通俗易懂的寫法,真實展現我國科技發展成就,提升全民對科技領域的關注度和認知度,推動建立全民對科技文化的學習風尚,旨在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引領科學文化。
叢書一共6本,由「最美科技工作者」倪光南院士擔任總主編,來自核心技術領域的建設參與者和文化傳播者作為叢書主創,以嚴謹的態度、準確的數據、通俗的論述,向讀者展示我國在六大領域中的核心科技突破與成果,普及科技知識,勾勒出新中國的科技發展畫卷。
叢書以有溫度的文字講述科技工作者的故事,正本清源地普及科學知識,進行科普教育,喚起人民群眾對科技的興趣和喜愛;讓科技接地氣,貼近大眾,走進生活,深入人心,真正起到科普教育和科學文化引導的雙重作用。
《這裡是中國》
中信出版集團
《這裡是中國》是一部全視野典藏級中國地理科普著作。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發行,從策劃到出版,歷時3年。新銳地理科普團隊——星球研究所,被人民日報社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中國十大科普自媒體」,聯合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用專業且新穎的地理視角,按照中國地勢三級階梯順序,呈現出荒原到人間的變化,涵蓋詩詞、動植物、人文等豐富內容,以18個獨特話題解讀中國,成書前更是通過了10位中科院科學家嚴苛審閱和認可。
《這裡是中國》融合了中國地理、人文歷史、經濟文化發展等主題,不僅兼具嚴謹性、科普性、可讀性和社會價值,同時極具觀賞性、藝術性和收藏價值。用大量珍貴地理攝影,帶讀者領略錦繡中國,見識可能從未了解過的風土人情。知識、視野與文化的浸潤,盡存於一書。
《名畫在左 科學在右》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馬奈、凡·高、達·文西、卡拉瓦喬、畢卡索、委拉斯開茲……群星璀璨的藝術大師與科學有著怎樣的不解之緣?當名畫遇見科學,將碰撞出哪些燒腦的問題。為什麼印象派畫有運動感?凡·高的畫為什麼這樣「亮」?修拉的畫上為什麼塗了那麼多的彩色點?科學家如何認識抽象畫?光學器材如何助力西方寫實繪畫?彌足珍貴的中國古畫隱藏了什麼科技秘密?畫中人的內心世界怎樣猜……
林鳳生著的《名畫在左科學在右》精選100餘幅經典世界名畫,全彩高清印刷,雙封露脊裝幀,零距離欣賞大師真跡的同時,了解偉大藝術品背後的科學知識。以「科學」之眼看名畫,作品視角獨特,蘊含廣泛,既有美術欣賞者的藝術評析,亦有自然科學工作者的理性思索。提高藝術修養,開拓知識視野,就從這本書出發!
成人引進
《天氣預報:一部科學探險史》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世紀以前,天氣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暴雨、海嘯、雷電、冰雹、颶風……這些天氣動輒奪去數十萬生命,令人心生恐懼。直到天氣預報的出現,人類的損失才得以挽回一二。
那麼,這些惡劣天氣的成因為何?前人如何解讀這些現象,又是如何預測天氣的?現代的天氣預報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天氣預報:一部科學探險史》講述了十多位天氣先驅追蹤天氣的驚險故事,書中主角背景各異,有航海家、畫家、發明家、天文學家、工程師……他們頂著守舊思想和宗教信條的壓力,利用極為簡陋的技術條件觀測、記錄、假設、求證,一步步揭開大氣的秘密,並試圖窺探未來天氣。因此本書不止是一部科學探險史,更是一部科學先驅人物的傳記。
翔實的史料,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彼得·穆爾帶領我們深入每位先驅的生活環境和內心世界,揭示了那些驚人發現背後的執著信念與高尚情懷。
《紐約:一座超級城市是如何運轉的》
南海出版公司
城市的基礎設施隱藏在表面之下,像骨骼與血管一般不可或缺,支撐著文明生生不息地運轉。繁華的都市——紐約,擁有極為密集的基礎設施群。
這裡每二十八條地鐵線要運客四百五十萬人次,橋梁和隧道輸送數百萬車輛,長達八萬英裡、足以繞地球三圈的地下電纜系統滿足市區堪比歐洲小國的用電量,供水系統輸送數百萬噸淨水,垃圾系統將兩萬五千噸垃圾運出城外。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能夠安全高效地達成,都仰賴於強大的基礎設施。這座永不停歇的不夜城,是我們了解現代大城市運轉原理的樣本。
城市規劃專家凱特·阿歇爾運用精緻的圖畫、詳實的數據與簡潔易懂的語言,帶領我們探索紐約背後的奧秘。
少兒原創
《恐龍在中國》
科學普及出版社
《恐龍在中國》主畫冊選擇了在中國出土的有代表性的近百種恐龍,創造了書中這個完全虛構的世界。在這個屬於恐龍的世界裡,來自不同時代的恐龍和其他一些史前動植物共聚一堂。
我們努力還原和再現恐龍的生活狀態,力圖講述億萬年前在中國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發生的精彩故事。百餘幅跨頁大圖,細膩震撼的畫面,看清恐龍身上的所有細節。在有趣的擬人化情節中,了解恐龍出土地、命名年代、分類等科學信息。
畫冊中的恐龍在配套的故事叢書中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而故事叢書中的場景又在畫冊中得以體現,二者相輔相成,讓那些龐然大物的形象躍然紙上。
《藏在地圖裡的二十四節氣》
山東友誼出版社
《藏在地圖裡的二十四節氣》按時間順序編寫,共分春、夏、秋、冬四冊。是一套專為孩子創作的地圖與二十四節氣相結合的自然科普繪本。
此書特邀中國科學院權威專家主編,用地圖講述二十四節氣,讓孩子深刻體會二十四節氣在不同地區所呈現出的氣候差異以及農耕活動的不同,節氣知識更簡單易懂。
手繪農耕活動細節寫實,能幫助孩子深刻體會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的指導作用;地圖與二十四節氣的結合形式以及那些藏在節氣裡的傳統文化豐富而有趣,節氣由來、節氣裡的傳統節日、節氣傳說、節氣裡的古詩詞給小朋友帶來了閱讀的樂趣,既能激發孩子對自然地理的學習興趣,又是對傳統文化的啟蒙。
精心設計的小動畫,讓孩子隨手一翻就會發現植物生長的變化,科普小視頻、節氣手工、精彩大拉頁……趣味盎然。
《穿越時空看文明:全景手繪中國史》
石油工業出版社
本套書共4冊,分別以衣、食、住、行作為素材,發掘歷史的脈絡,嘗試在中國史的巨大框架下,從身邊的事物出發,通過嚴謹的考據,寫實有趣的繪畫,細膩生動的敘述語言,從還原真實場景的角度敘述中國歷史的發展與變遷,展示中華文明的前世今生。
每冊都有近 500 個有趣的典故和精心繪製的歷史還原圖,還有巧妙的細節藏在其中,能夠讓孩子輕鬆學習到歷史知識、人文故事以及一些有趣的冷知識。為孩子們展示了中華民族作為文明古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少兒引進
《DK不可思議的大剖面》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DK不可思議的大剖面》系列是史蒂芬 貝斯迪的經典之作。它以剖面圖的形式在8開的超大開本上向讀者展示了我們身邊的事物。書中的圖片全部手繪,風格獨特,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本套書共包含三冊,分別是《戰艦的秘密》、《城堡的秘密》和《人體的秘密》。《戰艦的秘密》講述了18世紀英國皇家戰艦「勝利」號的方方面面,如船隻構造、每日飲食、娛樂活動、工作內容等。《城堡的秘密》以現實存在的城堡為藍本,介紹了中世紀城堡裡的生活,其中包括城堡的結構、防禦和戰鬥、領主的生活、日常活動等。《人體的秘密》以探索小分隊在人體內探索的形式,介紹了人體中各個器官的作用。人體中的各個系統均已擬人化的方式出現,如激素團隊、血液團隊、免疫團隊、肌肉團隊等。
《DK不可思議的大剖面》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和充滿想像力的剖面圖為讀者介紹了關於戰艦、城堡和人體的科普知識。
《英國兒童科普探險階梯書——海洋》
化學工業出版社
《兒童科普探險階梯書》系列包含《歷史》《太空》《海洋》三冊,階梯式科普知識拓展,科學劃分,當科普知識遇到探險遊戲,由簡入難,保護孩子閱讀自信。
《海洋》以海洋深度為階梯,按大海由淺到深,向孩子展現豐富絢麗的海洋生物,驚嘆地球媽媽的造物神奇之處。
本書知識體量豐富,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觀察力。50個尋物大挑戰,串聯近100多個精彩知識點,找到它們就能掌握更多的科普知識線索。
除了用精彩的故事線索緊緊抓住孩子的閱讀興趣,本書更配有雙語科普小詞典,幫助孩子回顧精彩故事的同時,強化知識記憶,拓展英文詞彙。
這些科普圖書你讀過哪些?
2020,
讓我們繼續堅持閱讀!
作者 |中國教育報記者 梁傑
責任編輯 | 李心卓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