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黑海的戰略地位,北約對烏克蘭海軍的重建提供了巨大支持,考慮到烏克蘭的國力等因素,除了土耳其向烏克蘭出售多艘輕型護衛艦外,美國方面也向烏克蘭提供了多艘「島」級巡邏艇,以滿足烏克蘭海軍的需要,同時還對烏克蘭海軍人員進行了北約標準培訓,跟空軍和陸軍一樣,自從獨立後,烏克蘭海軍的實力也在不斷衰退,艦隊規模不斷縮小,人員素質持續降低,其中還有不少俄羅斯「鼴鼠」。
預計土耳其出售的輕型護衛艦還有很長時間才能交付,但「島」級巡邏艇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交付烏克蘭海軍,同時,相關的烏克蘭海軍人員也將前往美國受訓,由於美國方面對烏克蘭政策的變化,尤其是涉及到拜登之子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島」級巡邏艇要比計劃的交付時間拖延了太久。
烏克蘭海軍儘管正在迅速成長中,但相比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其實力還是太過弱小,更別提部署在克裡米亞的俄羅斯空軍,實際上,黑海周邊的俄羅斯海空軍根本就不是為了應對烏克蘭而部署,而是為了應對北約海空軍,北約軍艦和飛機儘管不斷靠近克裡米亞,但只有烏克蘭海空軍才有理由執行某些任務,目前,大多數國家依然承認克裡米亞屬於烏克蘭,而不是俄羅斯。
不知道何時交付的土耳其護衛艦和美國提供的「島」級巡邏艇,根本引不起俄羅斯海軍的重視,但即將投入量產的RK-360MT「海王星」反艦飛彈就不一樣了,儘管該飛彈實際上是俄羅斯KH-35「魚叉斯基」的升級版,重870公斤,可攜帶重150公斤的彈頭,射程可達280千米,飛行速度每小時約900千米,飛行高度3-10米,但仍然對黑海艦隊形成了足夠的威脅,「海王星」預計將首先量產岸基型號。
黑海艦隊看起來規模不小,但對反艦飛彈攔截能力最強的不過是兩艘11356型護衛艦,對0.1平方米雷達截面積的掠海目標發現距離也不過為15~17千米,「光榮」級巡洋艦「莫斯科」號看起來威武,但長期缺乏升級導致其實際上已落後,近年來服役的那些輕型護衛艦,儘管武裝得像刺蝟一樣,但防空能力很不怎麼樣,射程近300公裡、低空飛行的的「海王星」,是對黑海艦隊真正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