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業餘的遊泳愛好者來說,泳衣的作用似乎沒那麼重要,無論是脫光了衣服裸遊,還是隨便穿個大褲衩,似乎都能享受到遊泳的樂趣。
但對於職業的遊泳選手來說,泳衣太重要了,一件好的泳衣甚至能改變比賽,打破紀錄。
「鯊魚皮泳衣」作為泳衣界BUG一般的存在,曾多次幫助選手創造新的紀錄,為此國際泳聯不得不禁止選手在比賽中使用,但即便鯊魚皮泳衣已經退出職業賽場,江湖上依然流傳著它的傳說。
相較於遊泳來說,泳衣出現的時間要晚的多,早期的泳衣受限於人們的思想觀念,以及材料的工藝問題,普遍製造的非常寬鬆。
一直到上個世紀30年代之後,隨著彈性纖維材料的出現,泳衣開始朝緊身輕便的方向發展,之後緊身泳衣開始流行起來,並被普羅大眾所接受。
在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推動之下,泳衣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不斷的朝著更緊,更輕,更小的方向發展。
但技術的發展,顯然跟不上人們的需求,泳衣只能在設計上做出一些文章,想要再進一步已經是不可能了。
不過仿生學的出現,為人類打開了另外一扇門,在這扇門的背後,人類找到了鯊魚皮泳衣。
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一個問題,相較於水生的動物來說,人類的皮膚並不善於遊泳,於是這些科學家開始觀察那些大型的水生動物,例如說鯊魚。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鯊魚的表麵皮膚,覆蓋著一層齒狀的微小結構,鯊魚在遊泳的時候,這些齒狀結構的附近會產生一個前沿旋渦,這個旋渦可以將鯊魚往前推,幫助它提高遊泳速度,減少水流的阻力。
很快,speedo公司就推出了第一代鯊魚皮泳衣,這種泳衣採用了多種纖維的材質,並且在一些部位進行了獨特的紋理設計,據實驗室的數據顯示,該泳衣和普通的泳衣相比,至少能減少3%的阻力。
這個數據相當的誇張,以一百米的自由式為例,運動員的成績大概能提高1秒左右。
之後鯊魚皮泳衣不斷的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但真正集大成的是「第四代鯊魚皮泳衣」。
第四代鯊魚皮泳衣採用了無縫縫合技術,它比前一代的鯊魚皮泳衣更輕,更薄,更緊身,它可以將一些小的氣泡,鎖在運動員的皮膚和泳衣之間,增加運動員的浮力。
如此逆天的技術,Speedo公司想不火都難,但正是因為鯊魚皮泳衣太BUG了,所以上帝不允許它繼續存在,第四代鯊魚皮泳衣推出沒多久,國際泳聯就把它禁了。
事實上當鯊魚皮泳衣第一次進入國際賽場的時候,國際泳聯並沒有覺得這玩意有什麼不對,可隨著雪梨奧運會的舉辦,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看法。
當時身穿第一代鯊魚皮泳衣的澳大利亞運動員索普,一舉打破了三項世界紀錄,其中最誇張的是四百米自由式,當普索抵達終點的時候,第二名還在十米以外。
在那屆奧運會上,有十四項遊泳紀錄被打破,其中十三項紀錄是身穿鯊魚皮泳衣的運動員取得。
四年後的雅典奧運會,鯊魚皮泳衣繼續統治賽場,有47位運動員身穿鯊魚皮泳衣獲得獎牌。
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是鯊魚皮泳衣的巔峰,僅菲爾普斯一人就獲得8枚金牌,很多人都認為,菲爾普斯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第四代鯊魚皮泳衣功不可沒。
可以說第四代鯊魚皮泳衣,是人類歷史上最牛掰的泳衣,在Speedo推出第四代鯊魚皮泳衣的一個月當中,就有14項新的世界紀錄產生,而在整個2009年,有43項紀錄被打破。
盛極必衰,在2009年的一次世錦賽當中,德國運動員比德爾曼在200米的自由式當中,擊敗了如日中天的菲爾普斯,並在之後的400米自由式當中,這位小將也一舉奪得冠軍。
比德爾曼身穿一件全新的鯊魚皮泳衣,只不過不是Speedo研發的產品,。而是另外一個品牌Arena的產品。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泳衣的技術,將取代運動員的努力,成為遊泳比賽的主導因素,在公眾輿論的壓力之下,國際泳聯出手了,禁止運動員再使用鯊魚皮泳衣。
失去了鯊魚皮泳衣之後,泳壇又恢復了平靜,大部分的紀錄都停留在2009年,如果未來鯊魚皮泳衣不重回賽場的話,這些紀錄恐怕很難再有人打破了。
鯊魚皮泳衣被禁的原因,不單單只是技術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影響了比賽的公平。
真正的鯊魚皮泳衣是買不到的,它需要量身定做,而且價格非常昂貴,單件的價格至少在七千人民幣以上。
一件鯊魚皮泳衣的使用壽命只有不到十次,考慮到運動員平時訓練的量,一般遊泳運動員根本消費不起。
這就好像同樣是上戰場,你拿著小米加步槍,別人開著坦克,根本就不能比,所以鯊魚皮泳衣被禁是遲早的事。
之後國際泳聯要求,所有運動員的泳衣必須統一進行生產,不允許贊助商為個別運動員私人訂製,即便是一些經過批准的競速泳衣,也必須在大賽開始的六個月之前公開銷售。
但規則是人訂的,只要是人訂的就有改變的可能性,搞不好在未來的某一天,鯊魚皮泳衣又會重新出現,總之鯊魚皮泳衣的傳說,怕是要永遠留在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