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件小屁事引發的大衝突: 一個屁掀起古埃及政變

2020-12-04 騰訊網

1. 兩個屁引發的德國警方醜聞

2016年,柏林警方在一個派對上拘留了一名男子,並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但這名男子並沒有提供自己的名字,反而將一股獨特體香送給了警方:對著一位女警放了兩個響屁。鑑於他對執法者的不尊重,警方立即對其罰款900歐元。在他拒交罰款並與警方對簿公堂之後,法官10分鐘內駁回了罰款。此事隨後引發了公眾對於警方浪費公共支出的強烈抗議。

2. 一個屁引發的古埃及政變

公元前570年左右,埃及法老王Apries遇到了一個麻煩:入侵者屠殺了他手下的一些士兵,由此導致士氣很低落。因此,Apries派出他最好的將軍Amasis去平息部隊的不滿。不過,部隊卻團結起來擁護Amasis,並宣布立他為王。

當法老王Apries派出一名信使去找Amasis搭話時,Amasis放了一個屁並對信使說:「你可以把這條信息帶回去給國王!」聽到此事之後,法老王Apries很不明智地決定懲罰這名信使。這一決定使得法老王Apries更加不得人心,並讓Amasis得以趁機發動反叛並成功推翻了自己的前老闆。

3. 綿羊屁引發的運輸機緊急停留

2015年,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一架貨運飛機被迫在峇里島緊急停留,據稱是因為2000多隻綿羊在貨艙內放了太多屁,並由此觸發了火警。據《航空先驅報》報導:「煙霧警報確認是綿羊的排放氣體與其糞便所導致的結果」。儘管有了這份初步報導,但新加坡航空公司拒絕承認中途停留的原因與屁有關。

4. 不停放屁引發的空中幹架

2018年,在從杜拜飛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上,當一名老人拒絕停止放屁後,荷蘭泛航航空公司的一架飛機不得不在維也納進行計劃外停留。這名男子的惡臭引發了周圍許多乘客的恐慌,以至於爆發了一場鬥毆,促使警方將四名乘客從飛機上帶走。

5. 在加拿大議會引發爭辯的「屁」字

2016年11月,加拿大議會開始自發地爭論議員們在議會廳使用「屁」這個詞是否合適。到最後,關於「非議會語言」的規則被大聲朗讀。

6.為總統背鍋的特勤局

特勤局不僅會為總統擋子彈,而且也會為最高統帥的噗噗聲負責:美國第38任總統傑拉爾德·福特不但經常放屁,而且還會責怪特勤局特工:「我的老天,是你放的嗎?能不能優雅點」。

本文譯自 Mentalfloss,由譯者 HTT110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相關焦點

  • 一個「屁」引發的悲劇:放屁是人之常情,無屁的人可能身體更危險
    古人把「放屁」叫做「撒屁」,文雅點的稱為「洩氣」、「出虛恭」。那麼他們是怎麼看待「洩氣」這件事的呢?一個「屁」引發的悲劇趙南星《笑贊》:「邵篪上殿洩氣,降為知州。邵鬍鬚上卷,時人稱為『洩氣獅子』。」宋遷回答:「我肚子痛所以忍不住放個屁怎麼了?人都會放屁,何況是我。」然後痛罵阿奴,阿奴氣急敗壞之下抄起了木枕竟把宋遷給打死了。因為一個屁,竟讓邵篪被貶,甚至讓宋遷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人到底為什麼會放屁呢?
  • 哈哈哈……那點「屁事」帶來的尷尬,可能不僅僅是尷尬
    臭屁不響,響屁不臭想放一個既有衝擊力,又讓腸胃舒服的屁還真是一門「硬功夫」不過,言歸正傳「屁事」帶來的尷尬,可能不僅僅是尷尬…… 此外,惡性腫瘤晚期,因癌腫組織糜爛,蛋白質腐敗,由於細菌的作用,放出的屁也會很臭。 屁多,不僅是大寫的尷尬,還真得多個心眼。偶爾控制不住自己,放了幾個威力大的連環屁不用擔心,但每天放上20幾個屁,那你的屁是真的有點多了,這時候還真得多留個心眼。
  • 屁大的事也是事,有的動物一輩子憋不出一個屁,有的動物靠屁生存
    ,最簡單的粗略判斷方法就是病人有沒有放屁,那對於這些病人來說,屁大點事可是非常重要的事。當然不是,有一種動物一輩子也不會放一個屁,同樣有一些動物放屁簡直決定了它們的生死,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奇怪的動物,和它們的屁事吧。如果要說出這個一輩子都不會放屁的動物,你可能會大吃一驚,因為這種動物超過一半的死亡原因都是由於排洩造成的,這種動物就是樹懶。
  • 憋屁對人體有沒有危害?憋回去的屁到底去哪了?
    那麼問題來了,憋住不放的屁最後去哪了?人不是氣球,不可能被屁越撐越大!正常情況下,在人的消化道裡有大約150-200毫升左右的氣體,這些氣體有兩個來源,一個是隨著進食或飲水吞咽入消化道的空氣;另一個是食物中的某些成分被腸道菌群發酵產生的氣體。氣體排出的途徑,要麼向上由口中衝出,就是打嗝,要麼向下由肛門排出而稱之為屁。
  • 屁多屁少,都是身體在報警!千萬別錯過這些「屁事」背後的大問題
    「屁」從何而來?回到這個問題:人為什麼會放屁?人體內部並非一個密閉的空間,尤其是在吃飯喝水的時候,空氣會進入體內。重點來了,這些氣體要是順著腸道跑到下面去,那就是屁了。放屁之所以會響,主要是受人體產生氣體的量以及氣體排出速度決定的,如果產氣量大,氣體的速度快便不好控制,就容易發出很大的動靜。據調查顯示,正常人每天平均放14個屁。
  • 屁多、屁臭、和很少放屁,哪種是不正常的?屁多屁少和什麼有關?
    形容一件很不值一提的事情,我們會把它說成「屁大點的事情」。在大眾心中,放屁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實際上,屁事關係健康,屁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通過放屁,能夠窺探身體的健康狀況。屁的來源有二,一是吃飯、說話時吸入口腔中的氣體。這些氣體會經過消化系統,最後以屁的形式排出去。
  • 寶寶屁多、屁臭、放屁蹦屎?兒科醫生:如果有這幾種屁,月嫂要警惕了!
    飛燕老師今天來聊聊,寶寶的那點「屁事」~ 1.寶寶為什麼總放屁? 寶寶放屁多,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但為啥會這樣呢,很多家長表示好奇...
  • 關於戀屁癖|戀屁的最高境界是聞屁識人
    」有些人對聞屁這件事特別的痴迷,他們不僅喜歡聞自己的屁,還喜歡聞別人的屁...屁能讓他們心跳加速,面紅耳赤,甚至產生性衝動,醫學上稱作 「戀屁癖」(eproctophilia)。對於戀屁者而言,放屁帶來的快樂是別的東西無法比擬的。
  • 古埃及4大逆天文物,一件疑似穿越,一件有「詛咒」之謎
    當然了,在諸多的古埃及文物中,最逆天的還是這4件。《死亡之書》這一部古籍是古埃及流傳下來為數不多的古籍之一,古籍發現於尼羅河畔的一座古墓中,是古埃及的一種陪葬物品。這本古籍中記載的內容,世界無數考古家經過長久的解讀才完全弄懂其中的含義。
  • 硬憋回去的屁去了哪裡?關於「放屁」的這些趣事你知道多少?
    對於放屁這件事,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對它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比如說我們在飯店吃飯的時候或者某個聚會上,此時突然遇上腸道排氣,我想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尷尬的事情了,相反,如果是對於腸道手術的醫生來說,病人能否正常排氣非常重要,腸部動過手術後會影響它的蠕動,怎麼判斷腸蠕動恢復正常呢,最簡單的粗略判斷方法就是病人有沒有放屁,那對於這些病人來說,屁大點事可是非常重要的事
  • 一個屁的推力有多大?
    首先來給大家科普下,屁的組成:59%,氮氣21%,氫氣9%,二氧化碳7%,甲烷4%,氧氣1%,硫化氫和其他研究表明,一個普通人平均每天放屁14次。如果你連續6年又9個月這樣放屁,釋放的氣體能量相當於一顆原子彈的能量。
  • 綜述:土總理說政變已致161人死亡 國際社會關注土耳其政變
    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16日表示,15日晚發動的未遂軍事政變已造成161人死亡;俄羅斯、巴基斯坦、希臘、索馬利亞、約旦以及歐盟、北約等國家和國際組織對土耳其政變表示關注;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說,8名參與政變軍人已逃至希臘尋求政治避難。
  • 羞羞的問題:憋住不放的屁到底去哪兒了?
    2、憋住不放的屁都被你吸收了屁如果是在不便放出的場合短暫性地憋住,就暫時留在大腸內,以後再排出體外。屁為廢氣,屬於排洩物,屁的具體成分因人種和食物來源不同而會有區別,但是99%的成分都是無味的物質,如氮氣、氫氣、氧 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另外的1%則是有惡臭味的物質。
  • 家裡有個臭屁娃,嬰兒的屁是向寶媽傳遞3種信號,寶媽要讀懂含義
    反覆確認家裡就娘兒倆時,才確信就是小臭寶幹的,真是被打敗了。 孩子怎麼會有這麼臭的屁?自己吐槽同時,還不忘滿臉幸福的回憶著,滿滿的都是愛的「味道」啊! 閨蜜的遭遇相信很多寶媽都遇到過,不敢相信這又響又臭的屁,是這麼點兒小娃娃放出來的,其實,這是寶媽們不了解孩子放屁的原因。
  • 小女孩戶部巷街頭大便引發衝突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陳倩)5日中午,一位兩三歲的小女孩在武昌民主路戶部巷一超市門前大便,環衛工予以制止,和其母發生衝突。
  • 古埃及文物展在瀋陽啟幕 230餘件珍貴文物展出
    「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7月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 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7月6日電 (韓宏)由遼寧省博物館、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尼羅河的饋贈——古埃及文物特展」,7月6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辦,獅身人面像、亡靈書、塞克荷邁特女神像等難得一見的230餘件古埃及珍貴文物展出,揭開了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紗。
  • 古埃及木乃伊等229件展品,11月來到臺北故宮博物院
    古埃及,充滿神秘色彩的古文明國度。木乃伊,更是數千年來大家從未停止關注的議題。《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從臺北故宮博物院獲悉,即將於11月中旬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揭幕的「大英博物館藏埃及木乃伊:探索古代生活」特展,將完整呈現遠古時期的6具木乃伊、棺槨、陪葬品及石碑等共229件展品。
  • 院內變革引大衝突
    克日,華夏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探究院超90人離職,而這些離職職員全部來自於探究院下屬的核能寧靜手藝探究所,事件1出,引發社會寬泛關心。,每到元旦,各個部分都花好多精神去準備這件事件,根源無暇科研。該探究員暗示,"我認為非常頭疼,非常累。"他重申,近幾年核所離職比例從來很高,離職原因多為受不了所內的文化氛圍。5月院內變革引大衝突5月開始首倡的院內變革是另1部分人離職的原因。
  • 何故為敵:差異性必然引發族群衝突嗎?
    他認為,很少有歷史學家會把引發宗教戰爭的首要因素歸於對神學問題的學術性爭論,同樣人們也不應該把族群衝突(戰爭)的原因簡單歸於族群性的差異。李峻石的論述建基於學界在族群研究領域從「客觀論」向「主觀論」的理論轉向。早期民族志學者曾一度確信,那些被他們所直接觀察到的語言、服飾、儀式和生計方式是客觀存在且一成不變的,因此這也就成了劃分不同族群的主要依據。
  • 一場「政變」,徹底扭轉了「鋼鐵俠」馬斯克的人生
    地面、通信、星際、人體……然而,較少有人知的是埃隆·馬斯克也是在線支付領域內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但不同於其他領域的成功,其在在線支付領域算是「一敗塗地」,甚至因為「政變」而被免除了CEO的位置。但另一方面,如果沒有這一場「政變」,也許就不會有現在的特斯拉、SpaceX,更不會有那句經典的「我要在火星上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