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是譁仔!
金波子來自荷蘭鳳凰,荷蘭鳳凰來自馬鞍翅。這對於熟悉金波子的玩家來說,這是常識。
正因為這個變異路徑,導致金波子成為了少數難養的南美短鯛。
一提到金波子,很多觀賞魚新手第一個聯想到的詞彙是「卡哇伊」,第二個聯想到的詞彙馬上就是「暴斃王」。
具體表現有兩個——
第一,一生病就可以宣告死亡,有病難治;
第二,一下藥就死亡,抗藥性極弱。
這就導致一個悲劇的結果:當金波子生病了,我們是該下藥呢?還是不該下藥呢?
今天,譁仔就給大家揭開這個謎團。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金波子玩家,也適合南美短鯛愛好者。預計閱讀218秒。
為什麼一定要養金波子?
養金波子的理由很簡單:它長得太可愛了。
很少有魚友可以抵禦金波子的魅惑,包括譁仔在內。
常見的金波子其實是黃金鳳凰球,還有一種叫藍波子,也叫阿凡達,其實是寶藍鳳凰球。
從體色分類的角度看,金波子和迷你鸚鵡有點類似。
其實還有一個讓你養金波子的理由:它是小型熱帶魚領域的畢業考試監考官。
基本上說,如果你能把金波子玩得團團轉,你就可以在小型熱帶魚的江湖橫著走了。
在你解決了金波子暴斃的難題後,你就可以驕傲地向天大喊一句:老子天下第一!
養金波子的奧義
其實,要想把金波子養好,不算太難,你只需抓住一個核心詞彙即可,這個詞彙就是一個字——穩。
什麼是穩?
金波子喜歡的水有三個關鍵指標——
第一,弱酸性軟水;第二,26~28度的水溫;第三,零氨氮低亞鹽。
只要在這幾個指標上做到穩,你的金波子就不會病,不病也就不存在下不下藥的難題了。
而這一切要想實現,就需要你做到一件很燒腦的事情——低頻換水。
沒錯,你需要把換水的頻次調到極低,越低越好。
既要保持好水質,又要低頻換水,這難道不矛盾嗎?
譁仔認為,這並不矛盾,只要你按照懶人快樂養魚法的步驟來操作就行。
燒腦的懶人養魚法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1357養魚法」,也叫懶人養魚法,其實本文所說的懶人快樂養魚法與1357養魚法沒有任何關係。
所謂的懶人快樂養魚法,其實是一套基於科學的合理偷懶養魚法,其核心思路是為了穩定水質。
我們之所以要定時定量換水,主要是為了降低水體中的硝酸鹽數值。但是這個辦法如果操作不合理,就有可能造成水質在某些指標上的劇烈波動,比如水溫,比如酸鹼度。
而金波子就害怕這種波動。
為了減少這種波動,最合理的辦法就是減少換水頻次和單次換水量。
可是,硝酸鹽怎麼辦?
懶人快樂養魚法的解決辦法簡單粗暴,就倆字——爆藻。
相對於水草,藻類在吸收氮肥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成本最低。
不管是大魚缸還是小魚缸,選擇魚缸裡的一個角落,保留部分藻類,讓藻類來維持水質的穩定。
如果你願意,完全可以按照金魚的「青苔養魚法」來養金波子,除了觀賞面,其他四個玻璃面全部培養出青苔,讓金波子在大草原上「翱翔」,那個畫面,猶如仙女下凡,魚缸逼格馬上飆升好幾個臺階。
總之,既然金波子身上存在暴斃基因,得病即死亡,要想破除這個魔咒,對於觀賞魚新手來說,最佳的處理方案就是防止它得病。一個「穩」字,能解決很多養魚難題,尤其是對於水族圈裡眾多的「暴斃王」們而言。
利用懶人快樂養魚法養金波子,換水壓力大幅減少,金波子得病概率大幅減低,何樂而不為?
至於金波子得了病用什麼藥,這樣的問題最好別問我,因為這的確很難搞。還是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預防得病的問題上吧!
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你與成功養魚之間,或許只差一個譁仔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