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 點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朋友圈!
新朋友 點圖上方 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一鍵關注!
路過一片碎石地,或者一處煤堆,你可曾有過被其中點點金光吸引的時候?不少人被這些閃耀著黃金光芒的小顆粒戲耍過,連著名的英國探險家約翰•史密斯船長也不能免俗。在17世紀初,約翰•史密斯船長送了一整船含有這種金色顆粒的巖石到倫敦,作為探索維吉尼亞奇克哈默尼河的戰利品,但倫敦方給出的檢測結果卻讓人失望——這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愚人金」而已。
約翰•史密斯船長與他當年繪製的維吉尼亞地圖。
愚人金是什麼?它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硫化物礦物,正式的名稱為黃鐵礦,英文名為pyrite。正如它的名稱,愚人金的化學成分是二硫化亞鐵,與黃金一點兒關係也沒有,但是它金黃的顏色,以及像黃金一樣的閃亮金屬光澤,使得一般人稍不小心就會被它所蒙蔽。
為了防止被同樣看過本文的朋友愚弄,這裡還要傳授一下區分黃鐵礦與自然金的方法:黃鐵礦硬度很高,莫氏硬度可達6 - 6½,所以一般的小刀都傷不了它分毫,而自然金的硬度只有2½ - 3,可以用小刀切開;黃鐵礦性脆,一錘下去會碎成粉末,而自然金卻有很好的延展性,一錘之後會變成一張金餅;此外,自然金在不帶釉面的白瓷板上劃出來的條痕是依然是金色,而黃鐵礦劃出來的條痕是綠黑色,這也是區分二者的重要方法之一。
雖然與黃金相比,黃鐵礦的價值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它並非總是一文不值。黃鐵礦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造紙業大量使用的二氧化硫與化工普遍使用的硫酸基本上都是由黃鐵礦生產,而且,其中伴生有微量的金、銀等貴金屬,也可以綜合利用。在鈰鐵合金打火石發明之前,黃鐵礦經常被用作火石,與燧石一樣。而玩過礦石收音機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黃鐵礦也是可供選擇的檢波器材料之一。(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像我一樣,年輕的時候在各大中藥店奔波,只為尋找一塊像樣的自然銅——其實就是黃鐵礦?)此外,黃鐵礦的美麗也沒有被人們所淡忘,從維多利亞時期開始,就開始生產所謂的白鐵礦首飾(白鐵礦屬誤用),即將黃鐵礦切出很多反光的小面,鑲嵌於銀質或者鍍銀的廉價首飾之上。
一件維多利亞時期的白鐵礦/珍珠胸針,金色反光顆粒由黃鐵礦製成。
當然,自然控們應該會更喜歡黃鐵礦晶體加工過時的樣子。黃鐵礦屬等軸晶系,在熱液礦脈中經常能夠形成完美的晶體,例如標準的立方體、八面體、五角十二面體、四角三八面體、或者它們的聚形、雙晶;而在沉積巖中,他們可以形成各種形狀的結核,圓形的、餅形的,不一而足;黃鐵礦還經常參與化石的形成,這樣形成的礦物-化石雙料標本的美麗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秘魯的八面體黃鐵礦,西班牙的立方體黃鐵礦,產自葡萄牙的鐵十字律雙晶(由兩組五角十二面體組成)黃鐵礦以及產自英格蘭的黃鐵礦化菊石。
還是莎士比亞老師說得好,「不是所有閃光的東西,都是金子。」同樣,寶貴的東西,也未必要真值錢。
素材來源: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