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日夜不停地圍繞地球運動,幾乎大約27天就可以繞地球轉一圈。而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也在太陽的帶領下,跟著太陽做螺旋式前進的運動。以前的教科書為了讓大家直觀地了解太陽系,把太陽系說成了一個平面的形狀,認為八大行星都是繞著太陽運動的,最新的科研探測結果出來了,原來大家的認知都錯了,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並不是圍繞太陽在運動,而是在太陽的帶領下,跟著太陽螺旋式向前奔跑的。
對於太陽系中的各個行星而言,即使是算上所有的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太陽集中了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以至於太陽和各行星的共同質心甚至在太陽內部,太陽對其的繞轉可以忽略不計,這時候我們說「地球繞著太陽轉」。地月之間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銀河系中各恆星(和星際介質)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的情況並不相同,因為銀河系中心並沒有一個佔據了整個星系絕大部分質量的天體(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大約是4×106太陽質量,而整個銀河系質量是1012倍太陽質量左右)。因此整個銀河系的絕大部分恆星和氣體,都是在圍繞它們的共同質心旋轉,這個質心剛好在銀河系中心,所以我們說「太陽繞著銀河系中心轉」。
但是,太陽圍著銀河系轉,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轉了,銀河系有旋臂,夜晚天空中看到的天河實際上就是銀河旋臂的一部分。太陽進入旋臂後轉速減慢。最早天文學家用密度波解釋銀河的旋臂,隨著旋轉為什麼不會纏在一起,是用一段翻修的公路,好多車堵在那兒,實際車到那一段路差車速必然減低,好多車擁堵在那,但不是同幾輛車在那堵,前面的車開走了,後面的車又進來了,這就是太陽圍銀河系轉的情形。
銀河旋臂也不是真有旋臂,而是眾多星系「擠」在那造成的假象,就太陽圍銀河系轉來說,銀河中心到底是什麼能量吸引那麼多星球圍著轉,目前,還沒有定論,也可能像一個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