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宇宙是非常浩瀚盛大的,存在著數以萬計的星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們也在鍥而不捨的探索其他星球的存在。從1961年加加林開始首登太空之後,各個國家也都緊隨其後,我國更是發射了多枚火箭探索宇宙的奧秘。
隨著地球資源的不斷開採,自然界已經給了人類危險的信號。因此探索其他星球也是為了尋找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但是這個過程似乎不太順利,現有的科學技術下,雖然有多位太空人登上了太空,但是並沒有去到太遠的距離,甚至連太陽系的很多行星都沒有勘測,更不要說去整個宇宙了,遠距離的探索目前還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曾經科學家就探索到一顆與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克卜勒452b,它比地球甚至更適合人類生存。克卜勒離太陽的距離比地球要遠,所以它的光照是非常適宜的,可以說是四季如春。運行軌道也與地球非常相似,克卜勒公轉一周的時間是385天,地球是365天,如此相近的時差也適合人類的生活習慣。
另外克卜勒的體積是地球的1.5倍,適合更多的生物生存。因為還沒有生物佔領,所以它的各種資源也是十分豐富的,尤其是石油資源。我們都知道地球的資源幾乎被開採的差不多了,長此以往,肯定有完全消失的一天,這樣看來克卜勒星球一定是適合人類居住的第2個家。
就在科學家們紛紛驚喜的同時,他們又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原來克卜勒星球距地球1400光年的距離。而人類發射的探測器,至今還沒有離開過太陽系。這麼遠的距離又怎麼能將球上的人口移居到1400光年外的行星上居住呢?所以在浩瀚的宇宙中,即使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也是十分渺小的。
想要實現這樣的技術,甚至要等上百年上千年,即使到時候真的能夠實現,又怎麼能保證這顆星球還在乖乖的等著我們呢?如果它被其他的外星文明佔領,那麼人類又該將何去何從?所以說這個問題離我們還是非常遙遠的,與其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夢想上,倒不如抓緊現在保護我們的地球。如果地球的資源得到很好的保護,我們又何必費這麼多力氣去到其他地方呢?關於這種情況,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