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晨報熱線《與鯊共舞竟撞到鯊牙》一文,報導了來自法國的潛水愛好者在長風公園海洋世界參加「與鯊共舞」潛水項目時,被鯊牙咬傷右耳後部的事情。 意外發生後,長風公園海洋世界方面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是遊客在沒有得到教練員示意的情況下,違規上浮才撞到鯊魚受傷的。昨天,受傷者張先生主動聯繫晨報,並表示當時他和另外2個一起在水中「與鯊共舞」的同伴都是得到了教練的示意,才開始上浮的,而且,他的同伴也表示,當時是鯊魚主動攻擊,將他咬傷。究竟張先生是否是在得到教練示意之後才上浮的,目前尚在調查之中。
傷者自述 「與鯊共舞」存在2個問題
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擁有PADi(國際潛水資質證書),已經有了2年的潛水經驗,不但能在各種人工的海洋環境中潛水,還曾經到海洋中潛入30米深的海底,與野生鯊魚「共舞」,因此有很豐富的潛水經驗和與鯊魚親密接觸的經驗。前天下午3點30分,在填寫了免責書後,張先生和兩個同伴一起下水,當時只有2個教練陪同,而不是「一對一」式的陪同。根據國際潛水協會的有關規定,潛水時一定要有潛水教練「一對一」進行指導,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萬一在水下發生意外,兩個人在水下可以互相救援。
「一下水我就感覺有問題。」張先生回憶說。按照常識,有遊客在水中,教練是不能給鯊魚餵魚吃的,也不能刺激鯊魚,因為這樣做會激發鯊魚的野性。經過長年人工餵養,鯊魚的野性平時不容易顯露出來,但是一旦有外部刺激,就會突然爆發。所以,有遊客在水中的時候給鯊魚餵食是非常危險的,對遊客也是不負責任的。但是,在3個遊客在水中潛水的情況下,教練卻一邊陪同他們,一邊用手來餵食鯊魚,並且不斷接觸鯊魚的皮膚。一般來說,與鯊魚相處的原則是「人不犯鯊,鯊不犯人」,但是接觸鯊魚皮膚會被鯊魚視為挑釁,容易使其發動攻擊。正因為這樣,這兩種做法都會激起鯊魚的野性來。
15點50分,約定的20分鐘「共舞」結束,所以教練打出上浮的手勢,示意張先生和2個同伴出去。因張先生在水中的位置最靠近出口,所以首先準備上浮。憑藉與鯊魚相處的經驗,張先生先是四處環顧,看到並沒有鯊魚,這才開始向上遊動,但沒想到一條巨大的沙虎鯊突然從張先生身後的石頭後面衝出,和張先生撞到一起。也得到教練上浮示意的另外2人也看到,是這條沙虎鯊衝向張先生,張口咬到了他右耳後部。
昨天晚上,記者來到了張先生家。張先生的頭上可以清晰地留著兩排向中間合攏的牙印,一排在頭部正中,一排在右耳後側。「當時我只覺得腦袋被什麼東西咬了一下,就像被石頭撞了一下,十分疼痛。」回憶起來,張先生仍然心有餘悸。接著,他還向記者出示了前天從他頭頂取下的那枚鯊魚的牙齒。記者用手一摸,感覺這枚牙齒十分堅硬,並且鋒利異常,就像一把小小的匕首。
長風公園海洋世界 「鯊魚咬人」是自衛行為
昨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長風公園海洋世界。在張先生潛水前填寫的免責書上,記者看到他確實擁有PA鄄Di。公關部曹經理表示,意外發生後,公園領導非常重視,表示願意承擔張先生的治療、誤工、營養等所有費用,合情合理地解決張先生的問題。
曹經理表示,在張先生等人潛水時確實是由2個教練陪同,而不是「一對一」,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張先生擁有PADi,完全可以自由潛水。意外發生後,公園方面總結教訓,立即規定,每個遊客下水後都必須有教練「一對一」陪伴。對於在水中餵鯊魚容易刺激鯊魚野性的問題,曹經理表示,雖然這方面沒有具體的規定,也還沒有科學依據,但長風公園海洋世界接受這個建議,從現在開始,在有潛水活動的時候,停止包括餵食、參觀等所有其他項目,讓潛水活動變成「純潛水」。
對於張先生提出是鯊魚主動攻擊咬傷他的問題,曹經理說,張先生確實是被咬傷了,但並非鯊魚主動攻擊所致。據潛水教練回憶,張先生上浮的同時,這條沙虎鯊遊到其上面,張先生頭部與鯊魚的嘴部相撞,使得鯊魚本能地反咬一口。曹經理打比方說,這就如同有人不小心踩到了趴在地上、沒有攻擊人意圖的小狗,而狗卻本能地咬人一口一樣,同是出於一種非條件反射的自衛行為,出現這個情況純屬意外。
動物學專家 「餵鯊魚時容易挑起野性
動物學專家、高級工程師袁耀華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對於鯊魚與潛水者在水中"共舞",應該採取什麼樣的保護措施,應該有那些安全設施,是否可以餵食等問題,還沒有具體的規定。但從對鯊魚的研究和鯊魚的本性上考慮,有遊客在水中潛水的時候,對其餵食和進行皮膚刺激確實不妥當。另外,鯊魚吃魚時魚的血液進入水中,手或工具對鯊魚皮膚的刺激,以及吃魚後激發的食慾,都會改變鯊魚的性情,刺激鯊魚的進攻欲望,這樣做會給遊客和教練帶來危險。(晨報記者許洱多 實習生張曙陽攝影報導)
來源:新聞晨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