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特生物首席科學家李春啟:潛心研究,發現科學世界隱藏的彩蛋

2020-12-03 千龍網

來源標題:環特生物首席科學家李春啟:潛心研究,發現科學世界隱藏的彩蛋

杭州環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李春啟博士是國際知名斑馬魚應用研究及藥物研發科學家、毒理學專家,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數十年致力於斑馬魚生物技術的研究和商業開發,掌握多項專有的斑馬魚新藥篩選及環境毒理和安全性評價實驗技術,具有豐富的實際運營操作和國際市場運作經驗。近期,李春啟博士圍繞「潛心研究,發現科學世界隱藏的彩蛋」主題內容,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2010年,他歸國創立了國內首家斑馬魚生物評價服務及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 環特生物,首次將斑馬魚生物評價技術引入國內,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斑馬魚技術應用的發展進程。10年間,他攜手環特生物開發出150餘種斑馬魚實驗模型方法,創新性地應用到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食品等大健康領域。公司並於2019年底斬獲發明界的「奧斯卡」 -- 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最高獎的金獎。

李春啟博士受邀進行演講

李春啟博士知識淵博,能言善談,從一位科學家的角度引經據典,舉案示例,深入追溯了他與斑馬魚技術的發展歷史,並且回顧了多年服務於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麻省理工學院和歐美生物醫藥公司的故事。

醫者仁心 出國深造

在人類的疾病研究中,模式動物功不可沒,建立人類重大疾病的動物模型,對於分析疾病的發病機制、開發新型藥物等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斑馬魚模型正是其一。對於本是消化科醫生的李春啟而言,尋找科學的邊界,實現醫療的突破,需要一直待在前沿領域,持續不斷地吸收新的概念、新的技術,出國深造成為他人生規劃中的必選項。

遙望1978年,改革開放大步踏進,吹響了中國學生走向世界的號角,留學潮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次年,李春啟闖過高考獨木橋,年輕的血液中也萌生了「走出國門見識大千世界」的美好憧憬。完成博士學業後,李春啟順利從醫,「出國夢」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慢慢擱置。

1996年,李春啟行醫多年,見過了太多生離死別,悲憫之餘他意識到「醫學無止境,要用科學性武裝醫療技術水平,讓患者少受一些煎熬」。這時,傳來了世界衛生組織面向全球招收科研精英的消息。

暗室難掩風華,淺灘難困臥龍。1997年,李春啟如願以償地通過了萬裡挑一的選拔,動身前往法國裡昂,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工作。至此,他從臨床醫學正式轉向精彩絕倫的科研領域,彼時他還不知道,斑馬魚會成為他研究生涯中最得力的助手。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正如其名,跨學科地匯集了全球流行病學、實驗室科學和生物統計學等領域的精英人才,研究癌症的致病原因、預防措施,以減輕疾病帶給世界人民的痛苦和負擔。李春啟回憶道,他在此期間主要負責肺癌、胃癌兩大疾病的防治項目。「當時肺癌、胃癌都是困擾中國的第一大疾病,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難題。我帶著國內的疾病樣本,與全球頂級專家顧問、60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綜合全球數據,討論、實驗癌症如何檢測、病變與防治。」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苦心研究多時,李春啟等人的肺癌防治研究成果發表於《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胃癌炎症研究成果發表於《消化疾病科學》(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新年的鐘聲響起,人類的歷史步入了21世紀。200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科院院士,黃麴黴素致肝癌的發現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傑拉爾德·N·沃根(Gerald N. Wogan,Ph.D.),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顧問訪問法國,與李春啟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並盛情邀請他到麻省理工共同研究課題。在這位教授的引導下,李春啟第一次領略到斑馬魚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獨特風採。

顛覆研究 創新應用

斑馬魚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上世紀30年代,英國科學家發現了它對水質環境的敏感性,將其從熱帶淡水「引渡」到科學聖殿。經過大半個世紀科學家們的前僕後繼,斑馬魚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標誌性產業應用研究、第一家技術應用公司相繼在美國誕生。

李春啟輾轉來到美國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癌症研究中心一邊繼續消化科的本職研究方向,一邊在斑馬魚研究與應用領域聲名鵲起、大放異彩。

無塵無菌的實驗室中,一雙大手正在調焦顯微鏡,斑馬魚胚胎內的器官形態纖毫畢現,血液流動的路徑清晰可見,點點螢光遊弋閃爍,如流動的數據漫布在玻璃器皿上,在數學模型的推演下,呈現出一個恢弘複雜、令人驚嘆的世界。「科學的現實遠比科幻小說更為精彩,科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就是探索、認識這片未知的領域,解開一個個謎團,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李春啟看著眼前這妙趣橫生的景象,如是說道。

斑馬魚生物檢測圖

李春啟認為,科學研究如果只是複製前人的道路就毫無意義,每天都在創意、創新中度過,做完全顛覆性的事情才充滿挑戰。隨著斑馬魚應用需求的提升,原有的研究方式已經跟不上節奏了,李春啟及其團隊把目光聚焦到了微孔板。微孔板本來只是用於細胞的體外研究、定量性藥物研發,從來沒有人想過,有一天,以微孔板為載體的高通量檢測會滲透到生物學分析的方方面面。但是經過李春啟等人的反覆試驗,成功實現了斑馬魚生物模型的高通量分析,並且能夠做到吸收光、螢光、化學光等多功能檢測,滿足了藥物研發、生命科學和其他研究領域的檢測需求,這對整個學界而言都是具有科學性、技術性、創新性的一大突破。

李春啟的斑馬魚研發項目具有高度的產業化潛力,獲得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和中國政府的大力資助,獲得超過300萬美元和超過1000萬人民幣的研發基金支持。期間,他也在全球第一家斑馬魚技術公司任職首席科學家,與美國的大部分製藥公司及歐美各類型公司達成深度合作。

憑藉在斑馬魚領域的領先技術和先進經驗,李春啟將斑馬魚技術引入國內,並帶領環特生物於10年間為全球300餘家檢測機構、政府部門、科研院校、行業龍頭企業提供品質、品牌諮詢及檢測服務,篩選評價6000餘個化合物,發現100餘個化學、生物、天然、中藥候選藥物,10餘個已在中外進入人體臨床試驗,極大地推動了國內斑馬魚技術的產業應用進程。

斑馬魚胚胎圖

探索為樂 智慧結晶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數十年過去,李春啟依舊穩若泰山,奮戰在實驗室一線,不斷學習新理論、創造新知識、研究新問題、試驗新方法,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人類智慧的金字塔寶庫熠熠生輝。

評價一位科學家的學術水平,不僅關乎論文數量,還關乎論文質量。據不完全統計,李春啟的論文成果約150篇,與斑馬魚相關的達90餘篇,包括發表在世界四大著名雜誌《美國科學院學報》(PNAS)、《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細胞》(Cell),以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血液》(Blood)、《今日藥物發現》(Drug Discovery Today)、《化學毒理學研究》(ChemicalResearchinToxicology)等許多學術性、專業性或者工業性、應用型的雜誌期刊,累計影響因子>100。他也曾出版論著一部,參編論著五部,申報的國內外專利將近40項,已授權的國際國內發明達20多項,在國內外專業會議作主題報告超過70餘次。曾多次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中國衛生部及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的獎項。

2012年,威利出版社(Willey)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系統闡述斑馬魚模型評價藥物安全性技術方法的專著 -- 《斑馬魚:藥物安全性和毒性評估方法》(Zebrafish Methods for Assessing Drug Safety and Toxicity),堪稱斑馬魚領域的「聖經」,李春啟也撰寫了其中產業應用的章節。

累累碩果不僅出自實驗室的潛心鑽研,也源於李春啟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保持理性的思考。他曾在迷人的羅納河畔,眺望著粼粼波光,腦海中勾勒出斑馬魚的前世今生;在明亮古典的咖啡廳中,與一眾科學家爭論某個模型數值的精確性;在麻省理工的茵茵草坪,帶著實習生散步,傳授一個科研者的理想與責任;在西湖的柳浪煙波中,暢談產業創新應用的幾大維度;在無數個星光與靈感閃現的夜晚,伏案疾書,把科學的價值還原於世。

從臨床醫學到科學研究,從世界衛生組織到麻省理工學院,從斑馬魚學術研究到產業創新應用,從任職全球首家斑馬魚公司首席科學家,到創立國內首家斑馬魚生物技術公司環特生物,智者的每一分光陰都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突破未來、造福社會。李春啟表示,科研是一件奇妙、純粹的事,總會在不經意間發現這個世界隱藏的彩蛋,令人興致盎然。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我們的科學技術得以轉化為產業應用,切切實實地解決了人們的需求問題。

杭州環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李春啟博士是國際知名斑馬魚應用研究及藥物研發科學家、毒理學專家,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數十年致力於斑馬魚生物技術的研究和商業開發,掌握多項專有的斑馬魚新藥篩選及環境毒理和安全性評價實驗技術,具有豐富的實際運營操作和國際市場運作經驗。近期,李春啟博士圍繞「潛心研究,發現科學世界隱藏的彩蛋」主題內容,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觀點。

2010年,他歸國創立了國內首家斑馬魚生物評價服務及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 -- 環特生物,首次將斑馬魚生物評價技術引入國內,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斑馬魚技術應用的發展進程。10年間,他攜手環特生物開發出150餘種斑馬魚實驗模型方法,創新性地應用到保健食品、化妝品、藥品、食品等大健康領域。公司並於2019年底斬獲發明界的「奧斯卡」 -- 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最高獎的金獎。

李春啟博士受邀進行演講

李春啟博士知識淵博,能言善談,從一位科學家的角度引經據典,舉案示例,深入追溯了他與斑馬魚技術的發展歷史,並且回顧了多年服務於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麻省理工學院和歐美生物醫藥公司的故事。

醫者仁心 出國深造

在人類的疾病研究中,模式動物功不可沒,建立人類重大疾病的動物模型,對於分析疾病的發病機制、開發新型藥物等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斑馬魚模型正是其一。對於本是消化科醫生的李春啟而言,尋找科學的邊界,實現醫療的突破,需要一直待在前沿領域,持續不斷地吸收新的概念、新的技術,出國深造成為他人生規劃中的必選項。

遙望1978年,改革開放大步踏進,吹響了中國學生走向世界的號角,留學潮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次年,李春啟闖過高考獨木橋,年輕的血液中也萌生了「走出國門見識大千世界」的美好憧憬。完成博士學業後,李春啟順利從醫,「出國夢」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慢慢擱置。

1996年,李春啟行醫多年,見過了太多生離死別,悲憫之餘他意識到「醫學無止境,要用科學性武裝醫療技術水平,讓患者少受一些煎熬」。這時,傳來了世界衛生組織面向全球招收科研精英的消息。

暗室難掩風華,淺灘難困臥龍。1997年,李春啟如願以償地通過了萬裡挑一的選拔,動身前往法國裡昂,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工作。至此,他從臨床醫學正式轉向精彩絕倫的科研領域,彼時他還不知道,斑馬魚會成為他研究生涯中最得力的助手。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正如其名,跨學科地匯集了全球流行病學、實驗室科學和生物統計學等領域的精英人才,研究癌症的致病原因、預防措施,以減輕疾病帶給世界人民的痛苦和負擔。李春啟回憶道,他在此期間主要負責肺癌、胃癌兩大疾病的防治項目。「當時肺癌、胃癌都是困擾中國的第一大疾病,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難題。我帶著國內的疾病樣本,與全球頂級專家顧問、60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綜合全球數據,討論、實驗癌症如何檢測、病變與防治。」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苦心研究多時,李春啟等人的肺癌防治研究成果發表於《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胃癌炎症研究成果發表於《消化疾病科學》(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新年的鐘聲響起,人類的歷史步入了21世紀。2000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科院院士,黃麴黴素致肝癌的發現者,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傑拉爾德·N·沃根(Gerald N. Wogan,Ph.D.),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的顧問訪問法國,與李春啟一見如故,相談甚歡,並盛情邀請他到麻省理工共同研究課題。在這位教授的引導下,李春啟第一次領略到斑馬魚技術在醫療領域的獨特風採。

顛覆研究 創新應用

斑馬魚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上世紀30年代,英國科學家發現了它對水質環境的敏感性,將其從熱帶淡水「引渡」到科學聖殿。經過大半個世紀科學家們的前僕後繼,斑馬魚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標誌性產業應用研究、第一家技術應用公司相繼在美國誕生。

李春啟輾轉來到美國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癌症研究中心一邊繼續消化科的本職研究方向,一邊在斑馬魚研究與應用領域聲名鵲起、大放異彩。

無塵無菌的實驗室中,一雙大手正在調焦顯微鏡,斑馬魚胚胎內的器官形態纖毫畢現,血液流動的路徑清晰可見,點點螢光遊弋閃爍,如流動的數據漫布在玻璃器皿上,在數學模型的推演下,呈現出一個恢弘複雜、令人驚嘆的世界。「科學的現實遠比科幻小說更為精彩,科學研究的基本任務就是探索、認識這片未知的領域,解開一個個謎團,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李春啟看著眼前這妙趣橫生的景象,如是說道。

斑馬魚生物檢測圖

李春啟認為,科學研究如果只是複製前人的道路就毫無意義,每天都在創意、創新中度過,做完全顛覆性的事情才充滿挑戰。隨著斑馬魚應用需求的提升,原有的研究方式已經跟不上節奏了,李春啟及其團隊把目光聚焦到了微孔板。微孔板本來只是用於細胞的體外研究、定量性藥物研發,從來沒有人想過,有一天,以微孔板為載體的高通量檢測會滲透到生物學分析的方方面面。但是經過李春啟等人的反覆試驗,成功實現了斑馬魚生物模型的高通量分析,並且能夠做到吸收光、螢光、化學光等多功能檢測,滿足了藥物研發、生命科學和其他研究領域的檢測需求,這對整個學界而言都是具有科學性、技術性、創新性的一大突破。

李春啟的斑馬魚研發項目具有高度的產業化潛力,獲得了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和中國政府的大力資助,獲得超過300萬美元和超過1000萬人民幣的研發基金支持。期間,他也在全球第一家斑馬魚技術公司任職首席科學家,與美國的大部分製藥公司及歐美各類型公司達成深度合作。

憑藉在斑馬魚領域的領先技術和先進經驗,李春啟將斑馬魚技術引入國內,並帶領環特生物於10年間為全球300餘家檢測機構、政府部門、科研院校、行業龍頭企業提供品質、品牌諮詢及檢測服務,篩選評價6000餘個化合物,發現100餘個化學、生物、天然、中藥候選藥物,10餘個已在中外進入人體臨床試驗,極大地推動了國內斑馬魚技術的產業應用進程。

斑馬魚胚胎圖

探索為樂 智慧結晶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數十年過去,李春啟依舊穩若泰山,奮戰在實驗室一線,不斷學習新理論、創造新知識、研究新問題、試驗新方法,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人類智慧的金字塔寶庫熠熠生輝。

評價一位科學家的學術水平,不僅關乎論文數量,還關乎論文質量。據不完全統計,李春啟的論文成果約150篇,與斑馬魚相關的達90餘篇,包括發表在世界四大著名雜誌《美國科學院學報》(PNAS)、《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細胞》(Cell),以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血液》(Blood)、《今日藥物發現》(Drug Discovery Today)、《化學毒理學研究》(ChemicalResearchinToxicology)等許多學術性、專業性或者工業性、應用型的雜誌期刊,累計影響因子>100。他也曾出版論著一部,參編論著五部,申報的國內外專利將近40項,已授權的國際國內發明達20多項,在國內外專業會議作主題報告超過70餘次。曾多次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中國衛生部及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的獎項。

2012年,威利出版社(Willey)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系統闡述斑馬魚模型評價藥物安全性技術方法的專著 -- 《斑馬魚:藥物安全性和毒性評估方法》(Zebrafish Methods for Assessing Drug Safety and Toxicity),堪稱斑馬魚領域的「聖經」,李春啟也撰寫了其中產業應用的章節。

累累碩果不僅出自實驗室的潛心鑽研,也源於李春啟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保持理性的思考。他曾在迷人的羅納河畔,眺望著粼粼波光,腦海中勾勒出斑馬魚的前世今生;在明亮古典的咖啡廳中,與一眾科學家爭論某個模型數值的精確性;在麻省理工的茵茵草坪,帶著實習生散步,傳授一個科研者的理想與責任;在西湖的柳浪煙波中,暢談產業創新應用的幾大維度;在無數個星光與靈感閃現的夜晚,伏案疾書,把科學的價值還原於世。

從臨床醫學到科學研究,從世界衛生組織到麻省理工學院,從斑馬魚學術研究到產業創新應用,從任職全球首家斑馬魚公司首席科學家,到創立國內首家斑馬魚生物技術公司環特生物,智者的每一分光陰都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突破未來、造福社會。李春啟表示,科研是一件奇妙、純粹的事,總會在不經意間發現這個世界隱藏的彩蛋,令人興致盎然。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我們的科學技術得以轉化為產業應用,切切實實地解決了人們的需求問題。

相關焦點

  • 環特生物又雙叒叕出科研碩果,彰顯「教科書級」的研發實力
    其中,2篇涉及神經毒性研究及發育毒性與致畸性,2篇涉及食品領域,對斑馬魚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這4篇優秀的論文均出自杭州環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李春啟帶領的科研團隊。十年夯實基礎,十年潛心研究,十年盛載榮譽。
  • 《魔獸世界》8.1隱藏彩蛋位置在哪裡 隱藏彩蛋位置大全
    導 讀 魔獸世界8.1版本上線已有20多天,除了一些新玩法外,這次新版本還有隱藏彩蛋,想必大家都是十分好奇
  • 我的世界7個隱藏彩蛋你知道嗎?恐怖音效有張苦力怕的臉
    在我的世界中,有很多新的東西和新的彩蛋沒有被玩家發現,這都我的世界官方故意隱藏的。但是就在2020年,還有哪些彩蛋沒有被發現呢?跟著我一起來探索吧!疣豬獸長時間在主世界會有敵意疣豬獸在1.16版本,新增的這種生物。他是除了殺手兔以外唯一一個可以繁殖的敵對生物。當他呆在主世界超過一定時間之後就會變成殭屍尤豬獸,這時候他的敵意就非常高了。不僅對玩家有第一對盔甲架,人形的物品都會有敵意。所以過一段時間之後就要離尤豬獸遠一點,否則會很危險。
  • 被科學家發現隱藏在馬裡亞納海溝的7種罕見生物
    位於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海洋裡最深的海溝,其深度距離海平面大約有11034米左右,這個深度已經超過了陸地的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因此,馬裡亞納海溝也成為了科學家最喜歡探究的地點,畢竟在這樣神秘的深海下面,蘊藏著到底有哪些生物,這的確需要人類的破解,而在近些年,科學家也的確成功地發現了許多極其罕見的生物,也證明了這裡是有生物可以存活的,那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
  • 微信「隱藏彩蛋」,你發現了沒?
    相信大家平常使用微信無非就是聊聊天、打打電話什麼的,也有部分小小的彩蛋功能被大家忽略。 但是也有部分的彩蛋內容大家應該也已經挖掘出來了,可能就是別人發給你的,或者是無意間發現的。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的內容裡包含了你可能見過或者從未謀面的隱藏小彩蛋,趕緊Get起來!
  • 潛心海灣、近海、極地和深海生態研究!中科院海洋所孫松當選國際...
    孫松潛心海灣、近海、極地和深海生態研究,引領了海洋生態學科的研究發展。頂層設計、組織實施並建立起我國從近海到西太平洋的海洋綜合立體觀測研究網,率先實施科學考察船航次共享、推動海洋觀測數據共享。他以膠州灣為研究對象,歷經30年長期觀測和潛心研究,系統揭示了全球變化下海灣生態系統的演變過程、環境驅動因子和維持海灣生態系統健康發展的關鍵措施,撰寫了《海灣生態系統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以膠州灣為例》專著;其撰寫的《生物海洋學》在國內首次系統闡述了生物海洋學的概念、內涵、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豐富了海洋領域學科體系建設。
  • 承啟生物助力中國科學家發現「隱藏的蛋白質組」-美通社PR-Newswire
    深圳2019年8月21日 /美通社/ -- 2019年7月24日,承啟生物支持的中國科學家團隊在生物科學界權威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發表論文,通過自主研發的翻譯組測序技術,發現了對癌症等重大病變有重要影響的「隱藏的蛋白質組」(Hidden
  • 第五人格:世界海洋日海報隱藏彩蛋科普
    第五人格:世界海洋日海報隱藏彩蛋科普在第五人格遊戲中網易曾經推出過一款特別具有非凡意義的遊戲海報
  • 《傳說之下》彩蛋隱藏要素有哪些 彩蛋隱藏要素分享
    導 讀 《傳說之下》中含有很多彩蛋和隱藏要素,可能大家還沒有全部找齊,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下邊就給大家帶來
  • 《和平精英》隱藏在防空洞中的研究室在哪 彗星撞地球彩蛋介紹
    彗星撞地球彩蛋分享,此次很多玩家都不清楚一些隱藏的位置,其中也是要去了解到的,下面就來介紹下防空洞研究室的位置分享。 國民戰術競技手遊《和平精英》正在全力打造全球玩家的競技冒險世界。在整個全新的競技戰場上,除了緊張刺激的對抗之外,還散落著無數的彩蛋秘密。
  • 科學探索:神秘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圖
    科學探索:神秘深海「黑煙囪」隱藏未知生物/圖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深潛器拍攝到奇異的「海星」遊動在深海熱液噴口處  喬恩·科普利認為實驗室分析結果可發現新的深海物種,從身體形態上判斷,我們已經發現了幾個新品種,比如一種新的海葵,罕見的蠕蟲類生物,還有一些甲殼類動物。
  • 最強蝸牛彩蛋大全:開局隱藏彩蛋攻略[多圖]
    最強蝸牛開局隱藏彩蛋在哪裡?官方在遊戲中加入了很多彩蛋,在開局的時候就會出現非常多的彩蛋,小編這次給大家綜合了所有的隱藏彩蛋,大家根據下面提供的彩蛋攻略,能快速發現彩蛋的位置,找到開局的隱藏彩蛋。最強蝸牛開局隱藏彩蛋大全我們地圖從左往右一一道來,首先在最左邊大鐵門的前面會有一個石頭,玩家需要將這個石頭手動點擊1000次,即可獲得一個橙色貴重品-《金手指》(1000次沒有連點器的我差點把手指嗯抽筋了)並且在地圖上方地上經常會有一個果子,點擊後就會獲得食物,食物可用於探索補給
  • 科學家潛心研究金星,內部令人不安!
    科學家潛心研究金星,內部令人不安!在整個歷史上,誕生無數偉大的科學家,在眾多的科學家中,尼古拉特斯拉為整個科學界做出卓越的貢獻,然而他在歷史上的爭議從未間歇過,很多人都認為特斯拉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強。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個真正的天才,很多人只認為他就是一個普通的電氣工程師,對他似乎有些追捧過頭了,無論人們怎麼評價他,他為整個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是無法抹去的。
  • 《海王》隱藏的小彩蛋 你看懂多少個了
    《海王》隱藏的小彩蛋 你看懂多少個了時間:2018-12-10 13:5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截止北京時間10點,《海王》上映4天票房已達6.64億,這樣的勢頭是奔著20億的節奏去了。
  • 《我的世界》6個隱藏最深的彩蛋這些恐怕只有設計師才全部知道
    《我的世界》是一款擁有超高自由度的沙盒遊戲,玩家可以在龐大的方塊世界中任意探索與創造。這款遊戲與大多數遊戲一樣都擁有一套完整的成就系統,而幾乎沒有人知道,在這套成就系統中竟然隱藏了數個不為人知的彩蛋。這些彩蛋除了設計師恐怕沒有人能全部知道,堪稱《我的世界》中最不為人知的秘密。
  • 黑衣人全球追緝有彩蛋嗎 黑衣人結尾隱藏彩蛋內容解析
    黑衣人全球追緝有彩蛋嗎 黑衣人結尾隱藏彩蛋內容解析  黑衣人全球追緝電影熱映中,電影中隱藏了一些彩蛋,很多人還不知道,黑衣人全球追緝彩蛋有哪些?一起來看看黑衣人全球追緝彩蛋解析。<<<<熱門影片了解下:何以為家電影真實得讓人不忍直視  黑衣人彩蛋解析  黑衣人全球追緝電影在6月14日首映,不少人看了首映,電影的彩蛋不多,而且結尾沒有彩蛋,大家就別等了。黑衣人全球追緝電影中有三個彩蛋,實際上電影之外還有彩蛋。
  • 我的世界都有哪些彩蛋 命名牌不為人知的冷知識
    《我的世界》是一款擁有超高自由度的沙盒遊戲,同時遊戲中也有著大量的彩蛋等待玩家們發現,而擁有最多彩蛋的物品是命名牌。那麼這個能給生物強行改名字的物品到底還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命名牌的隱藏秘密解析,一起來看看吧! 獲得方式
  • 西藏青稞領域首席科學家尼瑪扎西逝世
    「世界青稞之父,西藏青稞領域首席科學家,西藏農科的領軍人,深感痛惜、一路走好!」此文一經刊發,許多網友留言悼念和緬懷。尼瑪扎西出生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扎囊縣,1986年7月參加工作。1989年開始,他一直潛心青稞的良種研究和推廣。
  • 【專業解讀】生物技術專業:尋找上帝隱藏的彩蛋,解鎖進化的秘密
    生活的魅力在於實踐,生命的奧秘在於探索,物種千奇百怪,研究它!現狀不夠完美,改變它!世界太多Bug,修復它!歡迎走進南方醫科大學生物技術的領域,尋找上帝隱藏的彩蛋,解鎖進化的秘密。前言 提起生物技術,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是科幻電影《生化危機》裡「兇猛」的「生化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