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研究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表明,在武漢出現新冠疫情之前,新冠病毒可能就已在全球多地出現。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科學家們11月30日發布的一份政府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出現在美國,這比中國正式發現新冠病毒提前數周,也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要早一個月。
報導稱,美國疾控中心科學家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在美國紅十字會從全美9個州的居民那裡收集的7389個獻血樣本中,有106個發現了感染新冠病毒的證據。
這些血液樣本由紅十字會在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間收集,送至美疾控中心檢測,以查看是否有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在分析時,科學家們從12月13日至12月16日間,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採集的39個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報導指出,這一研究結果也顯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中國境外出現的時間要早於先前的已知時間。例如,研究人員在對2019年12月27日法國住院患者的樣本進行回顧性分析時,也發現了這種病毒。研究反映出新冠病毒不僅可能比以前已知的更早在美國出現,而且研究人員也發現了證據,證明該病毒在美國的傳播比檢測結果表明的要廣泛得多。
11月27日,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默特爾比奇,人們在商店門口排隊等待購物。圖自新華社
另據義大利《共和報》11月28日報導,德國頂級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凱庫勒表示,目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毒並非來自中國武漢,而是來自義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凱庫勒11月26日在接受德國ZDF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具有多種變異毒株,而目前在世界上傳播的99.5%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均可以追溯到義大利北部地區的一種病原體特定突變。
這種病毒毒株被稱為「G」突變體,它在義大利北部發展出了更具傳染性的特點,在產生基因突變後,其傳染性要比在中國武漢早期發現的病毒變異體更強。
義大利《晚郵報》11月15日報導稱,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義大利2019年9月採集的居民血液樣本中已測出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2019年夏天。
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再次強調,現在國際上不斷有關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間、地點等報導,表明病毒是在全球範圍內多點、多地暴發,應堅持由科學家在全球範圍開展國際科學研究與合作。
資料來源:海外網、環球網、外交部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