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報網訊:HIV病毒是一種傳染性逆轉錄病毒,可感染人體免疫細胞,引起體內免疫細胞水平下降。中國的抗HIV病毒藥物市場從2013年的7.9億元人民幣增加到2018年的20.2億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0.7%。預計至2023年,中國的抗HIV病毒藥物市場將達49.6億元人民幣,2019年至2023年預計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6%。
數據來源:中國疾控中心統計、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家高度重視、政策保障充分有力
國家高度重視愛滋病防治工作,近年來出臺多項政策2019年3月,國家醫保局起草了《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旨在健全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醫療保障制度,在選取醫保藥品時,突出臨床價值、提升保障效果,適當擴大目錄範圍,更好滿足參保人員的臨床用藥需求。醫保範圍的擴大及對具有臨床價值藥品的側重,將進一步推進優質新藥的研發及推廣,臨床效果確切的治療性用藥、滿足臨床實際需求的創新產品將獲得市場發展機遇。預期國家醫保目錄將繼續擴大其抗HIV病毒藥物的覆蓋範圍,以使患者更容易獲取最新藥物及治療方案,進一步促進抗HIV病毒藥物市場的發展。
患者人數及接受治療比例持續擴大、用藥需求不斷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中國HIV病毒攜帶人數約125萬人,2013年至2018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9.1%。截至2018年末,我國僅有68%的愛滋病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80%知情的患者得到抗病毒治療,91%獲得治療的患者體內的病毒量能夠受到抑制。對比全球「90-90-90」目標來看,我國仍有差距。隨著國內愛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推進,受HIV檢測普及及抗病毒藥物可及性增加的驅動,患者認知率和治療率也將相應提高,治療患者規模及長期用藥需求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免費藥品上市已久且作用機制相對老舊,仍有較大未被滿足的差異化用藥需求
根據中國抗HIV病毒藥物分類情況,目前政府免費藥物主要為逆轉錄酶抑制劑及蛋白酶抑制劑,主要實行定點生產、統一集中採購,納入國家藥品儲備,統一分配調撥,通過全國疾病預防控制網絡逐級分發,相關藥物主要為仿製國外上市已久、作用機制相對老舊的品種。政府免費藥物在藥物使用便利性、藥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往往難以滿足愛滋病患者日益增長的差異化需求。患者將有更大意願,通過醫保或自費方式,購買抗HIV病毒新藥,滿足差異化用藥需求。未來,伴隨國內持續湧現的新型抗HIV病毒藥物,將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療效和差異化的治療方案,抗HIV病毒藥物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醫保及自費藥物市場快速提升,未來市場空間大
抗HIV病毒藥物從以往由國家集中採購免費治療正在向政府免費治療+醫保支付+自費市場相結合的購藥方式轉變,該購藥方式轉變將是滿足不同患者群體要求、提升臨床用藥可及性和先進性的重要趨勢。隨著患者基數增加、診斷率和治療率提高、醫保支付能力提升及自費人群的逐漸增加,將共同推動我國抗HIV用藥市場規模,特別是醫保及自費藥物市場規模的快速提升。
患者支付能力提升,新型藥物需求持續增加
在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和居民衛生保健意識的增強驅動醫療支付能力不斷提升,對新型藥物需求持續增加。近年來,我國HIV病毒傳播呈現出經性途徑傳播為主的流行特徵,通過性途徑傳播的患者主要以青壯年及成年為主。該類HIV攜帶者的受教育程度、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對於更為安全有效藥物的消費意願及支付能力更強,更注重通過使用新型藥物提升生活質量、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也有更強烈的差異化用藥需求。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抗HIV病毒藥物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