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物理]紅外線的成像原理

2020-11-22 搜狐網

  學生在做人教版高中《物理》(實驗修訂本)第二冊第169面的習題(3)時,與第160面的「如果用紅外攝影對人體成像,做出體表『熱圖』……」相聯繫,就會產生這樣的認識:

  (1)紅外攝影成物體的熱圖就是它的紅外像;

  (2)可見光不能使紅外線膠片感光,只有紅外線能使它感光;

  (3)紅外線膠片所記錄的是目標物體發出的紅外線;

  (4)普通相機也能使用紅外線膠片進行紅外攝影。

  事實上,這些理解都是錯誤的。引起錯誤認識的根源是教材未說明紅外攝影所成的紅外像與熱像儀所成的熱圖之間的區別,並且對紅外線膠片的介紹也不夠準確。下面就這兩個問題做一闡述,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一、紅外線的發現和分類

  1800年,英國物理學家赫歇爾研究單色光的溫度時發現:位於紅光外,用來對比的溫度計的溫度要比色光中溫度計的溫度高,於是稱發現一種看不見的「熱線」,稱為紅外線。

  紅外線位於電磁波譜中的可見光譜段的紅端以外,介於可見光與微波之間,波長為0.76~1000μm,不能引起人眼的視覺。在實際應用中,常將其分為三個波段:近紅外線,波長範圍為0.76~1.5μm;中紅外線,波長範圍為1.5~5.6μm;遠紅外線,波長範圍為5.6~1000μm。它們產生的機理不太一致。我們知道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熱運動,並產生熱輻射,故自然界中的物體都能輻射出不同頻率的紅外線,如相機、紅外線膠片自身等。在常溫下,物體輻射出的紅外線位於中、遠紅外線的光譜區,易引起物體分子的共振,有顯著的熱效應。因此,又稱中、遠紅外線為熱紅外。當物體溫度升高到使原子的外層電子發生躍遷時,將會輻射出近紅外線,如太陽、紅外燈等高溫物體的輻射中就含有大量的近紅外線。藉助不同波段的紅外線的不同物理性質,可製成不同功能的遙感器。

  二、不同波段的紅外線成像原理和特點

  紅外遙感是指藉助對紅外線敏感的探測器,不直接接觸物體,來記錄物體對紅外線的輻射、反射、散射等信息,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徵及其變化的科學技術。紅外遙感技術中能獲得圖像信息的儀器有:使用紅外線膠片的照相機,具有紅外攝影功能的數位相機,熱像儀等。雖然它們都利用紅外線工作,但成像原理和所成的圖像的物理意義有很大的區別。紅外攝影通常指利用紅外線膠片和數位相機進行的攝影;前者屬於光學攝影類,後者屬於光電攝影類。

  1.光學攝影類

  紅外膠片是一種能夠感應紅外線的膠片,有黑白紅外膠片和彩色紅外膠片兩類。其成像原理與普通膠片相似:曝光時,滷化銀髮生化學變化,記錄景物反射到膠片上電磁波的信息,通過顯影、定影等技術獲得景物圖像。普通膠片記錄的是波長為0.4~0.76μm範圍內的可見光;由於紅外膠片中加入了紅外增感染料,使得它能記錄波長在0.4~1.35μm間的可見光和近紅外線。為了獲得景物純粹的紅外像,需要在鏡頭前加裝一個紅外濾鏡,濾掉可見光,只通過近紅外線。那麼,這部分近紅外線是不是景物發出的呢?顯然,日常攝影中的人體、樹木等景物達不到能輻射近紅外線的溫度,它們的熱輻射也不能使膠片形成足夠清晰的像,所以應該是景物反射太陽輻射中的近紅外線。故近紅外線也稱為攝影紅外。

  紅外膠片成的像與普通膠片成的像有較大的差異。人體、草地對紅外線反射較強,它們的黑白紅外像就較白;河流、天空對紅外線反射較弱,成的黑白紅外像就較黑。由於彩色紅外膠片的感光光譜、成色劑和普通彩色膠片的不同,彩色紅外相片上的顏色也就不是景物真實顏色的反映,所以又稱它為假彩色紅外膠片。例如,健康綠色植物反射近紅外線,它的紅外像為紅色,清澈的河水的紅外像是深藍色。雖然在肉眼看來病態的植物和健康的植物都為綠色,文件塗改前後的墨跡也沒什麼區別,但它們對紅外線的反射強弱不同,成的紅外像就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它常用於刑偵、國土資源調查、環保等領域。

  紅外線較強的穿透能力和紅外膠片易受熱輻射影響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在用紅外膠片攝影時,對操作有較高的要求。紅外膠片對波長為0.76~0.9μm的近紅外線有最佳的感光性能,隨著能感應的波長增大,感光藥劑受溫度的影響越來越顯著,感光藥劑化學穩定性也隨之下降。例如,感光波長上限為1.1μm的紅外膠片能保存三個月,當感光波長上限達到1.35μm時,只能保存8天。所以無論是保存還是攜帶都需要冷藏,裝卸膠片都需要在暗室或者專用防紅外線的暗袋中進行。由於紅外膠片的曝光時間較長,出廠時沒有標感光度,需要根據經驗手動調整感光度,且自動相機的紅外計數器發出的紅外線能使其曝光;所以最好使用手動金屬機身的相機。紅外攝影調焦時須注意,有的相機物鏡上有紅外線聚焦指數,其標記為「R」;若沒有此標記,則要先對可見光調焦後,再將鏡頭前移可見光焦距的1/250左右。

  2.光電攝影類

  自然界中的一些物質在受到輻射後,會引起它的電化學性質變化。例如溫度升高後,電阻變小,產生電壓。利用它們的這種物理性質可製成光電探測器,遙感儀器的光學系統收集到的輻射能量通過探測器實現光電轉換。根據電磁波和探測器的作用機理不同,分為光子探測器和熱電探測器。

  光子探測器是利用光敏感材料的光電效應,把一定波長的電磁波信號轉化為電信號輸出。如一些具有紅外攝影功能的數位相機的光電耦合器(CCD)能響應的波譜為0.4~1.1μm,同樣在進行紅外攝影時要加裝紅外濾鏡,CCD所感應到的是景物反射太陽輻射中的或者是相機自帶的紅外燈發出的近紅外線。

  熱電探測器是利用目標輻射的熱效應對熱敏電阻的電學性質的影響而工作。例如熱紅外成像裝置,它是被動地接受目標的熱輻射,通過其中光學成像系統聚焦到探測元件上進行光電轉換,放大信號,數位化後,經多媒體圖像技術處理,在屏幕上以偽色顯示出目標的溫度場—熱紅外圖像(熱圖、熱像)。熱圖像色調的明暗決定於物體表面溫度及輻射率。它反映了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情況,但是不能代表目標的真實形狀。比如飛機升空後,在它原來停放的位置還能獲得飛機停放時的熱圖像。探測元件工作的波段常為3~5μm和8~14μm,為獲得足夠的靈敏度,需要對探測器冷卻。第二代熱電探測器增加了測溫功能的熱紅外成像裝置,又稱為熱像儀,它在醫療、消防、航空遙感、軍事等領域有廣泛用途。

  綜上所述,紅外攝影所成的紅外像利用了景物反射的近紅外線,體現了景物的幾何形狀;熱像儀對人體成的熱圖,是利用人體自身熱輻射獲得的表示人體表面溫度分布的圖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紅外膠片中的感光物質是滷化銀,可見光也能使它感光。

  

 

來源:高中物理

(責任編輯:汪春)

相關焦點

  • 紅外線測溫儀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介紹的是紅外線測溫儀原理,感興趣的盆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7556
  • 紅外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比紫光光波長更短的光叫紫外線,比紅光波長更長的光叫紅外線最廣義地來說,傳感器是一種能把物理量或化學量轉變成便於利用的電信號的器件,紅外傳感器就是其中的一種。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紅外線傳感器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下面結合幾個實例,簡單介紹一下紅外線傳感器的應用。
  • 紅外熱成像原理
    所以,熱紅外線(或稱熱輻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為廣泛的輻射。熱輻射除存在的普遍性之外,還有另外兩個重要的特性。  1.大氣、煙雲等吸收可見光和近紅外線,但是對3~5μm和8~14μm的熱紅外線卻是透明的。因此,這兩個波段被稱為熱紅外線的「大氣窗口」 。利用這兩個窗口,可以使人們在完全無光的夜晚,或是在煙雲密布的戰場,清晰地觀察到前方的情況。
  • 紅外線傳感器測距工作原理
    紅外線傳感器測距工作原理 紅外測距傳感器利用紅外信號遇到障礙物距離的不同反射的強度也不同的原理,進行障礙物遠近的檢測。  利用的是紅外線傳播時的不擴散原理 ,因為紅外線在穿越其它物質時折射率很小 ,所以長距離的測距儀都會考慮紅外線 ,而紅外線的傳播是需要時間的 ,當紅外線從測距儀發出碰到反射物被反射回來被接受到 ,再根據紅外線從發出到被接受到的時間及紅外線的傳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離, 紅外線的工作原理:利用高頻調製的紅外線在待測距離上往返產生的相位移推算出光束度越時間△t,從而根據D=C△t/2得到距離
  • 紅外線熱成像的原理是什麼?有誤差嗎?
    體溫計應該是近期我們使用得最多的東西之一,今天我們就來科普體溫計的類別並且他們是怎麼樣工作的,他們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紅外熱像儀現在紅外線熱像儀測溫應該是最火的一種方式了,首先就是它的效率之快,是另外兩種方式無法比較的,可以一口氣檢查儀器能照到的所有人,還有就是速度非常快,幾乎就是實時顯示。誤差大嗎?
  • 安防紅外熱成像技術溫度管控的工作原理核心!都泰短波熱像儀紅外線...
    工作原理 自然光由波長不同的光波組合而成,人眼可見範圍大致為390-780nm,比390nm短的電磁波和比780nm長的電磁波,人眼都無法感受。其中波長小於390nm的電磁波位於可見光光譜紫色以外,稱為紫外線;比780nm長的電磁波位於可見光光譜紅色以外,稱為紅外線,其波段從780nm到1mm。
  • 紅外線檢測的原理及缺點
    打開APP 紅外線檢測的原理及缺點 發表於 2019-03-31 10:09:40 無損檢測技術方法中的紅外線檢測(紅外輻射檢測)的實質是利用物體輻射紅外線的特點進行非接觸的紅外溫度記錄法。
  • 簡單的物理之:凸透鏡成像作圖
    凸透鏡成像作圖微課:本節微課涉及的例題:       1、 請在下圖中做出物體AB經凸透鏡成像的光路圖。       2、 圖中L為凸透鏡,MN為其主光軸,D為光心,若物體AB經凸透鏡成的實像為A『B』,試用作圖的方法確定凸透鏡的一個焦點F,並在圖中標出F的位置。
  • 熱成像儀原理
    導讀:熱成像儀即紅外熱像儀,是一種可形成紅外熱像圖的儀器,其工作原理是什麼呢?趕緊猛戳下文漲姿勢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9776.htm  熱成像儀,又名紅外熱像儀,是一種利用紅外線將被測目標紅外輻射能量以圖片形式展現出來的儀器,其利用的技術被稱為紅外熱成像技術,其形成的圖像通過不同的顏色來表示物體表面不同的溫度,具有精度高、性能好、操作方便等優點,現在土木、電氣、化工、動植物、科研、機械、軍事等各大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紅外線傳感器原理
    導讀:紅外線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紅外線傳感器就是利用紅外線的某些原理製成的,但是紅外線傳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學習一下紅外線傳感器原理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1250.htm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什麼是紅外線:在光譜中波長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稱為紅外線,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線,所有高於絕對零度(-273.15℃)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
  • 紅外成像的原理是什麼?
    光的本質是電磁波,根據波長的長短可將光分為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可以說紅外線和可見光的性質是一樣的。以可見光為例,人眼看到黃顏色是因為有光源所以看得到,其本質上是外界能量入射進物質內,引發原子核外電子向高能級躍遷,多餘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向外發射。
  • 紅外線應用與特點
    紅外線應用:  1.紅外線開關  紅外線開關有主動式和被動式。主動式紅外線開關由紅外發射管和接收管組成探頭,當接收管接收到發射管發出的紅外線時,燈關閉;人體通過擋住紅外線時,燈開啟。被動式紅外線開關是將人體作為紅外線源(人體溫度通常高於周圍環境溫度),紅外線輻射被檢測到時,開啟照明燈。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望遠鏡成像原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望遠鏡成像原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望遠鏡: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目鏡和物鏡)組成,它的結構特點是物鏡的焦距長而目鏡的焦距短。
  • 《物理提高》凸透鏡成像原理及與凹透鏡的區別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物體放在焦點之外,在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的實像,實像可分為縮小、等大以及放大三種,對於光有會聚的作用,是一種光學定律,能夠在光屏上呈現的像稱為實像
  • 萊州市中醫醫院引進醫用紅外線熱成像儀
    萊州市中醫醫院:醫用紅外線熱成像儀簡介萊州市中醫醫院:醫用紅外線熱成像儀簡介萊州市中醫醫院:醫用紅外線熱成像儀簡介  大眾網萊州6月12日訊 (通訊員 生雪梅 王璀琳 記者 徐雨梅) 「治未病」是指採取預防或治療手段,防止疾病發生
  • 紅外線傳感器分類
    >   紅外傳感器可以分為主動式紅外傳感器和被動式紅外傳感器兩類   (1)主動式紅外傳感器:   把一對紅外線發射與紅外線接收的裝置放在一起,組成一個紅外線的對射系統,這樣的系統被定義為主動式紅外傳感器。
  • 手機紅外線感應器是什麼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述的就是現如今手機上的眾多 傳感器 中的其中之一,紅外線感應器。   手機紅外感應器原理及應用  紅外傳感器又叫位移傳感器,紅外距離傳感器一般都在手機聽筒的兩側或者是在手機聽筒凹槽中,這樣便於它的工作。
  • 紅外線對射感應開關的原理 淺談紅外線對射感應
    紅外線對射感應開關的原理 淺談紅外線對射感應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9-17 09:20:44   本文主要是關於紅外線對射感應開關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紅外線對射感應開關的原理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 紅外熱成像儀的工作原理、構成、特點分析
    紅外熱成像儀的工作原理 所有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會發出紅外輻射。利用某種特殊的電子裝置將物體表面的溫度分布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圖像,並以不同顏色顯示物體表面溫度分布的技術稱之為紅外熱成像技術,這種電子裝置稱為紅外熱成像儀。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放大鏡成像原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放大鏡成像原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虛像。   ☆注意:要讓物體更大,應該讓放大鏡遠離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