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選購望遠鏡,選擇望遠鏡有哪些技巧?隨著現代科技產品向民間團體的不斷深入,望遠鏡在市場上也是越來越受到普通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在面臨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望遠鏡產品是,一些望遠鏡業餘愛好者心中有時難以抉擇,不知道望遠鏡哪個牌子好?在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消費者怎麼辨別望遠鏡價格和望遠鏡品牌?對於這些問題,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選購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按環境選購一,如想到海上或海濱旅遊,請不要忘記購一架防水望遠鏡。二,如想外出旅遊觀光,可購一架體積小具備變倍功能的望遠鏡。三,如打算到那些可遠觀而不可近探之「的危險地帶獵奇,那就應該購一架高倍數的望遠鏡。四,如要進行狩獵或長時間在外旅行,則最好購一架變倍數望遠鏡,現說明一下它的使用方法。因為變倍數望遠鏡可從低倍數逐漸調到高倍數,所以在使用時應先用低倍數、大視野進行粗略搜索,然後再用高倍數、小視野進行仔細觀察。望遠鏡的性能術語
一.視野你通過望遠鏡觀測天空的時候可以看見的範圍就是視野,它是用圓弧的角度來表示的。視野越大你能看見的觀測範圍就越大,視野角度的計算公式是,所使用的目鏡的視野角度除以望遠鏡的放大倍率所得到的指。例如:如果你使用的目鏡視野是50度的,並且使用的望遠鏡加上目鏡的放大倍率是100x,那麼望遠鏡的視野是0.5度(50/100 = 0.5)。 生廠商通常會指定他們的目鏡的視場角,總的來說,視場角越大,看到的視野範圍也就越大,因次在觀測星空的時候看到的也就越多,另外,使用低倍率的天文望遠鏡比使用高倍率的看到的視野更加廣闊。
二. 口徑這是選擇天文望遠鏡時最重要的因素,望遠鏡的首要的功能就是收集光線,不論多大的放大倍率口徑越大成像越好。望遠鏡的口徑是指望遠鏡物鏡的玻璃直徑或者是主要的鏡片大小,用毫米或者是英寸來表示。口徑越大對於光線的收集的能力就越強,成像就越好。口徑越大呈現出的畫面細節也就越清晰,比如:在觀測一個M13的球狀星雲的時候,用4英寸的口徑的望遠鏡需要用150的電源,但是用8英寸的口徑的望遠鏡也用同樣的電源,但是星雲圖像比用4英寸的清晰16倍。即使是微弱光線下的星星也能看得清楚。考慮到使用者需要的是一個物美價廉並且便於攜帶的望遠鏡,儘可能選擇大口徑的望遠鏡。大口徑的望遠鏡拍下的照片,對比度更高,解析度更好,並且更加清晰。塞萊斯特望遠鏡有「5英寸口徑」「8英寸口徑」「14英寸口徑」。怎麼選購望遠鏡,選擇望遠鏡有哪些技巧?
三.解析度這是望遠鏡呈現圖像細節的能力,解析度越高細節呈現就越好,口徑越大,的望遠鏡,如果光學質量好那麼解析度就越高。
四.分辨能力這個涉及到「道斯限制」。區分出兩顆挨得很緊的雙子星,理論上望遠鏡的分辨能力是由4.56除以望遠鏡的口徑決定的。例如:一個口徑為8英寸的分辨能力就是0.6(4.56/8=0.6)直接影響望遠鏡的分辨能力的因素就是望遠鏡的口徑,因此口徑越大的望遠鏡,分辨能力越好。然而分辨能力也取決於大氣流的影響和人們觀察物體的敏銳程度。
五. 對比度理想的圖像最大對比度需要被觀測的物體的對比度較低,比如:月球和行星。牛頓式望遠鏡和折反射式望遠鏡由於平面鏡的二次反射,因此阻礙的一小部分從主鏡進入望遠鏡的光線。有一些關於業餘天文愛好者的相關文獻會指導你去認識牛頓式天文望遠鏡和折反射式天文望遠鏡由於二次反射而損失的光能會嚴重影響到望遠鏡的對比度,但是並沒有什麼關係。(只有損失超過25%透過主鏡光時才會嚴重影響到望遠鏡的對比度)。計算二次損失光線的公式是(pi)r2,需要指導主鏡和平面反射鏡的表面積,然後在計算出損失的光能的百分比。例如:一個主鏡的直徑是8",有一個直徑為2?"的平面反射鏡,二次阻礙的光能為11.8%:主鏡8" = (pi)r2 = (pi)42 = 50.27 二次阻礙2?" = (pi)r2 = (pi)1.375 = 5.94 百分比5.94/50.27=11.8% 看看周圍的環境(或者是鏡管裡的空氣)這對於通過望遠鏡看行星的時候對比度的影響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望遠鏡器材的問題對於望遠鏡的對比度影響是很大的:光學特性,光學元件的粗糙程度,中央略有增加的一些阻礙。注意增加中央的阻礙只是作為影響對比度的一個很小的因素。
六.集光能力這個是望遠鏡相比較與你的眼睛來說能夠收集光線多少的一個理論值,它與口徑的大小成正比,一個望遠鏡的集光能力的計算公式是:口徑(以毫米為單位)除以7mm,這樣所得到結果的平方。例如:一個口徑是8"的天文望遠鏡的集光能力是843((203.2/7)2 = 843)。
七.出瞳直徑出瞳直徑是望遠鏡不要目鏡的情況下出現的一個圓形光束,用mm(毫米)表示。計算出瞳直徑,例如:一個口徑為8英寸(203mm)的望遠鏡,使用一個焦距為20mm的目鏡放大102倍,,出瞳直徑為2mm(203/102 = 2mm)。或者你也可以用望遠鏡的焦比來除以目鏡的焦距就得到出瞳直徑。
八.焦比這是望遠鏡的焦距的比率,計算公式是,焦距除以望遠鏡的口徑(單位是mm)。例如:一個天文望遠鏡的焦距是2032mm並且它的口徑是8英寸(203.2mm),它的焦比就是10(2032/203.2=10)。很多人認為成像的質量和焦比有關,但是嚴格的來說它只是針對使用望遠鏡拍攝那些大個的物體比如說像月球或者是星雲。但是望遠鏡用來拍照或者是觀星,成像的清晰程度主要是看望遠鏡的口徑,口徑越大成像就越清晰,當你在看那些大個的物體的時候,在目鏡中呈現出清晰的圖像,僅僅是由於望遠鏡的口徑和放大的倍率足夠大,而不是根據望遠鏡的焦比來定的。大個的物體用低倍率的望遠鏡觀看的時候總是會很清晰,然而望遠鏡擁有小焦比(通常稱為「快」)來拍攝大的物體的時候需要清晰的圖像,因此需要很短的曝光時間,。總的來說,使用一個小焦比望遠鏡的主要優點就是可以用來觀看一些寬闊的視野。小焦比望遠鏡是f/3.5到f/6,中間的為f/7到f/11,大焦比為f/12或者更大的。
九.最近調焦距離就是在陸地上觀察物體或者拍照時的最短調焦距離。
十.焦距焦距是指在光學系統中從透鏡(或者主平面鏡)到望遠鏡焦點的距離(用毫米來表示)。總的來說,望遠鏡的焦距越長那麼它的吸收光線的能裡也就越大,圖像成像也越大,視野範圍也越小。例如,一個望遠鏡的焦距是2000mm,放大倍率是焦距1000mm的兩倍,視野範圍是它的一半,大多數的望遠鏡的焦距都是指定的,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焦距但是你知道焦比,你也可以通過一下公式計算出來:焦距=口徑(mm)x焦比,例如:一個8英寸(203.2mm)口徑的望遠鏡,焦比是f/10,則它的焦距就是203.2x10=2032mm。
十一. 光學設計像差這裡指出幾點關於天文望遠鏡的光學設計,記住,一個天文望遠鏡設計出來是用來收集光線並且成像的,在設計光學系統的時候,光學設計工程師必須權衡各種因素才能更好的設計出色的光學系統,最終到達滿意的效果。像差會導致圖像失真。任何出現像差的可能也許是因為光學設計,也許是因為結構設計和加工,或者兩者都有。設計出一套完美的光學系統是不可能的,各種不同的像差的出現歸咎於各種望遠鏡的獨特設計。下面我們將大致介紹一下望遠鏡的各類像差:色相相差 -- 通常會與折射式望遠鏡的物鏡有關。它是由於物鏡在收集光線的時候不能使各種不同的波長(顏色)的光匯集到一個正常的焦點。這樣會導致在所觀測的星星、月亮、行星周圍會出現淡淡的光環(通常是紫色的),這會降低所觀測的物體的對比度,這會隨著望遠鏡的口徑的增大而增大。復消色差的折射式望遠鏡能很好的降低色差並且價錢也很貴,這種望遠鏡中設計精密的消色差球差的玻璃能降低色差。球面相差 -- 光線穿過玻璃透鏡(或者是在平面鏡反射)的時候,在同一條軸上從光學中心到焦點不同的光線會產生不同的距離。這就是會使所看到的物體模糊不清,大多數的望遠鏡設計都是降低色差的。昏暗 -- 主要會出現於拋面反射鏡,主要影響成像物體偏離軸線,尤其是視野邊緣的物體,成像看上起就會呈現V形,對於焦比越小的望遠鏡,看到的昏暗程度越嚴重。散光 -- 調焦合適的情況下會出現圖像在垂直或者使水平的方向尚被拉長的情況,總的來說是玻璃的質量低劣有關或者是出現準直誤差。場曲 -- 所收集的光線不是集中在同一個面上,中央的視野可能會很清晰,因為是在焦點上面了,但是邊緣的圖像就不在焦點上。
十二.準直程度(Collimation )適當的調整一個望遠鏡的光學元件,準直程度對於望遠鏡達到光學的上的優良至關重要。準直度不高將會導致光學像差並且成像扭曲。不僅僅調整一個望遠鏡的光學元件,更重要的是對於望遠鏡的結構上的調整也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對於望遠鏡的鏡管和各種結構的準直程度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