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70周年 川北醫學院徵集校史資料

2021-01-08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春往秋來,歲月悠悠,1951年—2021年,70年滄海變遷,刻印下了一代代人的川北醫記憶,多少努力拼搏、咬牙堅持、喜極而泣成就了川北醫文化,多少川北醫人為學校的發展付出無悔的青春與汗水。

70年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敬業、博愛、求是、創新」的校訓猶在耳畔,一批批優秀人才走出川北醫,走向世界各地,在各行各業發揮著光和熱,成為川北醫永遠的驕傲。那些承載著夢想的入學通知書、壓在箱底的成績單、已經泛黃的書信和照片是川北醫人的獨家美好記憶,也是學校風雨歷程的珍貴見證。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校史是學校辦學傳統與校園文化的永恆依託,也是川北醫精神薪火相傳的不竭動力。為更好地挖掘、搜集寶貴的校史資料,讓川北醫記憶更有溫度、有情懷,現面向廣大海內外校友、離退休教職工及家屬,以及全校師生員工和社會各界人士徵集反映學校發展歷程、辦學成果的「老物件」。

一、徵集內容

(一)文本類

主要包括但不局限於:

1.學校改革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措施、活動以及人物的文字資料,特別是在黨建工作、人才培養、師資建設、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對外交流、校園文化等方面的措施以及成果的總結性資料;

2.記錄參加國內外各類重要活動的資料;

3.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獻資料(如重要報告、批覆、任命書、會議紀要等);

4.各個歷史時期新聞媒體對學校重大事件的報導;

5.學校出版過的各類刊物、印刷品的創刊號;

6.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印刷品樣本、書籍,例如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術著作和其他類型專著。

(二)實物類

主要包括但不局限於:

1.學校不同歷史時期使用的校徽、紀念章、袖標、袖章等的實物和照片;

2.校友和師生員工在校期間使用過的有紀念意義的證件(如早期的學生證、借書證、閱覽證、畢業文憑、飯票等)的實物和照片;

3.歷屆學生錄取通知書,畢業生的派遣證、自薦書、畢業合影照片、同學錄、紀念冊、師生間贈言題錄、書信等的實物和照片;

4.獲省(部)級以上表彰的先進集體及個人的證書、獎章、獎狀、獎盃、獎旗、獎牌等;

5.教材教具,包括教案(手稿)、教材、試卷、教具模型、儀器設備,尤其是早期的自編教材、課本、教學大綱、課程表等。

(三)照片類

主要包括但不局限於:

1.反映學校歷史淵源及沿革的老照片;

2.歷任校領導的照片、歷任校領導班子的合影照片;

3.反映早期校容、校貌及學校不同時期風貌的老照片;

4.中央、省(部)領導視察學校以及接見學校領導、師生員工、校友的照片;

5.國內外知名人士參觀學校以及與校內各單位開展交流活動的照片;

6.受國家、省(部)級表彰的先進個人照片;

7.代表不同時期的特色工作和重點工作的老照片;

8.反映師生員工工作、學習、文體生活的,有代表性和特徵感的舊照片,如學習和社會實踐場景、校友畢業照等;

9.各時期校園文化建設與文體活動方面的老照片;

10.校園建築舊照;

11.不屬於以上類別,但確有展示價值的照片。

(四)影像類

主要包括但不局限於:

1.學校重大活動的音視頻資料;

2.知名學者、教學名師的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活動的影像資料;

3.學校各系部拍攝的教學、比賽等視頻資料;

4.建校以來師生獲重大獎項的優秀音視頻作品。

(五)其他類

1.知名校友自傳、事跡介紹或相關資料、實物、照片、音像、書刊等;

2.校友個人創作的作品,如:繪畫、書法、篆刻、雕塑、曲譜、模型、工藝、文藝作品等;

3.其他有校史史料價值和陳列價值的資料和實物。

二、徵集原則

所徵集的各類資料應尊重歷史事實、線索清楚、考證翔實、準確無誤,能反映各個時期的辦學歷史和成就,體現學校的優良傳統和精神,展示學校的良好形象和社會影響力,激發廣大師生的自豪感、榮譽感和工作、學習的熱情,提升學校的文化自信。

三、徵集方式

1. 無償捐贈。對符合徵集範圍的實物、資料,學校將登記造冊,展出時註明捐贈者姓名,校史中註明資料出處,並向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

2. 代管代展。對特別珍貴的實物、資料,本人需自己保存原件的,經雙方籤訂協議,學校可代管代展並拍照保存。原件展出時,將標明物品出處。

3. 複製仿製。對比較珍貴的實物、資料,本人需自己保存原件但同意進行複製仿製的,學校在複製仿製後展陳複製仿製件。

4.文字呈現。對本人或他人在校期間工作、學習、生活狀況撰寫回憶文章的,文稿可以送或寄至川北醫學院黨委宣傳部,也可將文稿電子版發送至川北醫學院郵箱:xcbxy70@126.com。

5. 登門徵集。年事已高的老領導、老同志、老校友,對撰寫回憶文章或有關史料若書寫不便的,學校可以派人登門作訪談記錄整理。

6. 無償徵調。對校內各部門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過程中所形成的校史資料,由學校統一無償徵調。

7. 經雙方友好協商的其他方式。

四、權益維護

1. 凡無償捐贈具有較高價值校史資料者,學校將頒發收藏證書,捐贈者可優先、無償使用所捐贈的校史資料。

2. 凡捐贈者享有著作權的校史資料,學校將依法予以保護。捐贈者有特殊要求的,學校將本著對國家、對社會、對個人有利的原則予以尊重。

3. 凡寄存學校的校史資料,產權歸寄存者所有,學校將按寄存時達成的協議,在規定範圍內使用。

4. 對於特別珍貴的資料、實物,本人有保存意願的,學校在複製、翻拍後,將原件安全歸還本人。

五、徵集時間

2021年1月6日至2021年9月15日。

六、聯繫方式

川北醫學院圖書檔案館聯繫人:曹青聯繫電話:0817—2242617;135475561312. 2.川北醫學院校慶辦公室、校友總會

聯繫人:張鶴

聯繫電話:0817—2139889;135409449403

3.川北醫學院離退休工作處

聯繫人:雷鳴

聯繫電話:0817—2242802;13990826425

4.川北醫學院黨委宣傳部

聯繫人:周蕾

聯繫電話:0817—3352077;15999190284

川北醫學院校慶辦公室

2020年12月18日

相關焦點

  • 西南政法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7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中央及各省市有關部門、兄弟高校、解放軍、人民團體、社會知名人士以及海內外西南政法大學校友會和校友還通過賀信、視頻等方式表達了對西政70周年生日的美好祝福。奔跑,是西政人永恆的主題;奮鬥,是西政人永遠的底色。「奔跑吧,西政」是校慶70周年主題活動之一。
  • 山東大學的百年校史
    好奇之餘,我也串接一下,查了一下有關資料,當然這些資料大部分都能在山東大學官網上找到,其餘另從其他刊物補充,供大家繼續商榷,不當之處,請各位繼續補充。官網、校史、人物資料等的記載其實,再梳理一下官網、對外出版的山東大學校史資料以及相關人物傳記等資料,就會對山東大學的具體發展和衍變的過程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二十四日(公曆11月4日),袁世凱上奏光緒皇帝,奏請先在省城設立大學堂。
  • 建校70周年的光明長圳學校將擴建!有效緩解周邊學位緊張局面
    近年來,長圳學校牢固樹立「生本」育人理念,遵循編好一部學校發展史、開好兩個年會、聚焦三個發展、搭建四大平臺、打造五大特色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以建校70周年為新起點,新一代創業者奮楫揚帆,點燃教育創業激情,克服疫情等多重壓力,交出一份圓滿答卷,譜寫了學校發展的新篇章。
  • 紀念大工屈伯川老院長誕辰110周年,這份珍貴資料首次公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連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2019年,也是共和國老一輩教育家、我校創校元老之一,大連大學工學院院長、大連工學院首任院長屈伯川誕辰110周年。70年來,大工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或停留在時間裡,或散落在文字裡,而屈老的故事,卻珍藏在每一名大工人的記憶中,流傳至今。
  • 川北醫學院四川二本各專業錄取情況,三個專業超一本線,最高579
    川北醫學院在四川的二本已經錄取結束了,今年川北醫學二本理科調檔線是522分,文科二本調檔線是500分。今年川北醫學院理科本一批調檔線是570分。從文科來看,普遍調檔線都是500分,只有助產學和英語會高一些。文科今年的最高分是551分,超調檔線50分左右,超四川文科一本線24分。這個分數也是能夠上該校的文科一本專業的。今年川北醫學院文科一本調檔線是532分。
  • 知危圖強擔使命 揚鞭奮蹄譜新篇——西南政法大學舉行建校70周年...
    >   9月20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在校內師生們熱烈期盼的目光中、在來自全球各地校友們的歡呼聲中,在來自五湖四海「西政摯友」的道賀聲中拉開帷幕。  中央及各省市有關部門、兄弟高校、解放軍、人民團體、社會知名人士以及海內外西南政法大學校友會和校友還通過賀信、視頻等方式表達了對學校70周年生日的美好祝福。
  • 四川高校——川北醫學院
    #四川高校#川北醫學院前身是1951年創辦的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1965年升格為專科,1985年升格為本科,定名為川北醫學院。
  • 成都市實驗小學迎來建校100周年
    百年建校史,實驗小學始終葆有創新活力,從民國時期自主編撰教材,到成立全國第一個家長學校、第一所小學網校,「實驗研究」的使命始終伴隨著這所百年小學校。位於成都市中心明皇城後載門舊址,現後子門街人民中路一段22號,百年實小一直走在「實驗研究」的教學前沿。
  • 成渝城市圈高校,來自四川南充的川北醫學院
    川北醫學院位於四川省南充,為首批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建設高校,源自1951年創辦的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1951年,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建立,此後,學校先後採用「川北衛生學校、四川省南充衛生學校、四川省南充護士學校、四川省南充醫士學校」等名,至1965年升格改建為南充醫學專科學校。改革開放後,學校的發展獲得地方的重視,於1985年順利升格為本科高校——川北醫學院(就發展時間來說,同時期的高校大都升格為大學亦或是被合併至綜合性高校)。
  • 川北醫學院為何至今沒有升級為大學,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川北醫學院的學校前身是1951年創辦的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1985年升格為本科,定名為川北醫學院。  從川北醫學院的發展史可以看出,學校早在1985年就成為了本科性質的學院。但如今30多年過去了,仍然未能升級。特別是幾年前,同時期建立的瀘州醫學院已經成功升級為了西南醫科大學,對川北醫學院更是有很大的觸動。
  • 位於南充的川北醫學院怎麼樣?在西南醫科類大學中排名如何?
    川北醫學院校園秋色,圖片源自官網。2,川北醫學院是四川省比較有名的一所醫科大學,也是南充名校。川北醫學院的前身是1951年創辦的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1985年更名為川北醫學院,是一所以醫學為主的多學科省屬高等醫學院校。
  • 位於南充的川北醫學院,在醫學類大學中地位和影響力如何?
    川北醫學院前身為1951年創辦的西南區川北醫士學校,1965年升為專科,1985年升格為本科,並定名為川北醫學院,2006年獲碩士學位授權,2016獲批四川新增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是一所以醫為主,醫文管法工多學們發展的省屬高等院校。
  • 西南醫科大學與川北醫學院,兩所學校誰的實力更強?
    西南醫科大學與川北醫學院,是四川地級市中的兩所醫科類高校。也經常被網友拿來比較,如今在搜尋引擎中輸入學校的關鍵詞,經常可以看到兩所學校誰更好的提問。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這個話題。西南醫科大學和川北醫學院分別位於瀘州市和南充市,兩所學校的起源都很相似,同成立於1951年,一個為川南醫士學校,一個為川北醫士學校。西南醫科大學於1978年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瀘州醫學院,198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1年開始聯合培養博士。川北醫學院於1985年升格為本科,定名為川北醫學院。
  • 川北醫學院在川招生3076人,分專業錄取分析,理科口腔醫學分數高
    2020年川北醫學院在四川一共投放招生計劃3076人,其中臨床醫學深貧對口單招專科16人、理工類2159人(幫扶專項20人、地方專項85人、國家專項27人、本科提前批免費定向醫學生81人、本科一批1221人、本科二批725人)、文史類901人(地方專項5人、國家專項3人、本科一批124人、本科二批
  • 教育部發文規範高校命名,以此為準繩,川北醫學院將會如何更名
    18:30 來源: 車口碑 舉報   教育部發文規範高校命名,以此為準繩,川北醫學院將會如何更名
  • 強強聯手,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籤署...
    馬曉潔 孫丹 封面新聞記者蘇定偉7月16日上午,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在杭州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謝建平,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於恩彥、常務副院長陳明、副院長程向東與邵國良等參加籤約儀式。此次籤約標誌著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迎來歷史性重大發展機遇,作為核心單位成員正式加入國家腫瘤區域性醫療中心,聚力打造國內領先的腫瘤公共研究平臺、臨床實踐平臺和科研轉化平臺。
  • 川北醫學院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眼健康篩查活動
    四川新聞網南充3月22日訊(張倬聞 文/圖)為進一步落實國家關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工作要求和部署,讓廣大青少年深刻意識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養成愛眼護眼的好習慣,使家長們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眼部健康狀況,起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3月20日下午,川北醫學院眼視光學系師生黨員志願服務隊走進師大附小開展
  • 華僑大學召開「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
    華僑大學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11月1日上午在陳嘉庚紀念堂觀眾廳召開。周聯清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祝賀華僑大學建校60周年,表示省委省政府將大力支持華僑大學的改革發展,努力把華僑大學建設得更好。他希望華僑大學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以僑立校,力爭為僑服務;要弘揚優良傳統,深化改革創新;要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地方發展。
  • 川北醫學院眼視光學系赴文井鎮開展社會實踐服務活動
    緬懷紅色歲月 做新時代青年醫生——川北醫學院眼視光學系赴文井鎮開展社會實踐服務活動為讓青年大學生深入基層、走向群眾、將社會實踐活動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聯繫起來,近日,川北醫學院眼視光學系愛心醫療服務隊無懼似火驕陽,他們來到文井鎮走街串巷,普知識、做調查、行義診
  • 浙江大學紀念建校120周年
    2017年5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在紫金港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各級領導、海內外嘉賓、30餘所海外著名大學校長、80餘所國內高校負責人、廣大師生校友歡聚一堂,共襄盛舉。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車俊,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出席紀念大會並講話。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主持紀念大會,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做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