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教育,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就認為孩子這樣不會開心,迫切希望能有既要學習又要快樂的教育形式就好了,其實大多數家長誤解了「快樂教育」的真正內涵,孩子真正的快樂應該來自於對世界的體驗和挑戰自我的成就感。
快樂教育也許是偽命題
大多數家長都認為西方的快樂教育是讓孩子基礎教育時輕鬆、高等教育時再抓緊,但真正美國精英家庭的孩子童年也不太輕鬆,因為社會很現實,教育的本質造成階級分化。
然而我們現在的快樂教育是什麼?小學初中都在主張給孩子減負、減少課時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玩兒。
學校給孩子空出的時間不是讓他們去給芭比娃娃換衣服、開玩具跑車轉來轉去,單純的只是玩兒而無所獲。
家長要引導孩子邊玩邊思考,把孩子的玩具,替換成一個優質的學具。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這才是孩子行成良好思維模式的關鍵。
北鬥AR學生地球儀,就能擔當起這樣的要求來。
這款地球儀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地球儀+學習APP。讓學習也具備了科技感,分分鐘勾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天文、地理、海洋、陸地、地質、地形、氣候、經濟、民族、人口、城市……在地理課堂中可以學到的知識點,這個app裡統統有。
給孩子培養學習的興趣永遠不早
這些全面、詳實的知識點不僅是初高中生地理課堂的好幫手,更是小學年齡段孩子的地理啟蒙老師。
我們教給孩子一些東西的時候,總會考慮這個對於他來說是不是太早了?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同樣事物的認知是不同的。
7、8歲的孩子能通過這些酷炫的AR演示記住各大星球,十幾歲的孩子學到的可能就是天體運行的規律,再大一點兒的孩子通過這個地球儀又能準確地對接地理課堂。
#創設情境更利於培養孩子主動學習#
在場景和氛圍中學習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比如這個常見天體,通過一個地球儀讓孩子自己親手去感受這些只存在書中和想像裡的音畫聲色、把自己代入到宇宙中去認識星球、感受天體、探究宇宙,孩子才會去積極主動地去理解他們不懂的知識。
創新交互效果更容易記住知識
信息化時代,老師會利用視頻、演示文稿等教學手段幫助孩子學習,可這仍然是讓孩子被動的、單一的接收方式。當孩子自己動手去觸摸、去感受的時候,他們會體會的更加深刻。這款北鬥AR學生地球儀就有變紙質講解為動態演示、變平面識記為沉浸體驗的效果。
給孩子講地球圈層的時候,他們會更加直觀的看到動態的地球內部結構,三維立體的感觸將會更加深入的根植於孩子的記憶當中。
這些知識不是我們強加給孩子的,而是遵循他們的心理規律,引導他們進行主動探索、形成自我意識的過程。孩子學習的快樂必然是來自於自我的興趣和克服困難以後帶來的成就感。
學習向來都要內外兼修
一款幫助孩子學習探究的學具,必須要內外兼修。除了在知識內容方面要出色,硬體條件也要過關。
這款AR地球儀是擁有19年專業地理製圖資質的北鬥地球儀公司製造,採用複合球面工藝、ABS樹脂材料,不僅有準確清晰的標準比例尺、圖例,還能720°萬向旋轉,無死角觀測。
還內置無線LED夜燈,球體上每條信息都能清晰顯示、湛藍璀璨。更重要的是它不僅節能,光源還十分柔和、更有利於孩子的用眼健康。
北鬥AR學生地球儀,是由專業的專家團隊研發、名校特級教師推薦的地理學習工具。真正實踐快樂教育。它不是僅僅給予孩子快樂,更重要的是培養興趣,通過這些知識線索,最終實現自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