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讀書的時候都被以各種形式催促過,如今的家長為了孩子上學,上好學更是全身心的在付出,但或許是因為社會的發展,電子產品的普及和便利等等原因,孩子的叛逆期也早早的就來了。
孩子時期不明白,好成績能換回的不僅僅是老師的表揚父母的笑臉,更不知道成績差也會反作用在以後的人生歲月裡。同樣選專業,別人選喜歡的,成績差只能看可以選擇的有哪些,同樣是選工作有人選想做的,而有人沒得選。家長苦口婆心說好好學習吧才能有更廣闊的路,孩子反倒:自己飛不起來卻讓我來飛諸如此類的反駁,像極了我們小時候剛剛學會走路,父母在身後說慢點,慢點,前邊有坑摔倒了會很疼,直到有一天「撲通」一聲我們才明白:喔,原來真的很疼。可是人生有些事情可以回頭,可以彌補,有些事情明白以後卻沒了時間和機會。
我們調查過一組數據,走上社會為人父母回首前半生走過的路哪個時期覺得最幸福,很多人說孩子時期,學生這個身份最幸福。少時不知愁滋味,晃過神來才明白相對於工作掙錢,相對於為人父母,那些解不開的數學題真的沒有那麼難,那些記不住的英文單詞為什麼不再多記幾遍。
天亮了父母準備好了營養豐富的早餐,你還遲遲不想起床,你覺得學習好苦好累好乏味,可是你不知道好好學習取得好成績你可能是苦上一輩子,反之很有可能就要苦上一輩子。有人一路努力上了自己想讀的中學大學,讀了自己想讀的專業。而有人因為幾分甚至一分之差不得不同意專業調劑,從設計專業到農業專業,從會計專業到化工專業。我們不是抬高或者貶低什麼而是想告訴孩子們因為一分之差你可能錯失了自己喜歡的,最想選擇的專業,你可能要在風華正茂的大學時代退而求其次,讀四年你當初不想讀的專業課,畢業以後又退而求其次的去找對口的專業或者放棄所讀的專業去重新選擇別的工作。我們不能武斷的說四年大學沒有太大用處,只是你可以想一下如果你是招聘人你更想選一個專業對口的畢業生呢,還是跨專業過來的呢?
網易雲熱評上曾出現這樣一個故事:高考時她考了588我考了586,2分之間卻隔著333人,我和她報了同一所大學,錄取分數卻定格在587,我沒被錄取,老師總說一分就可以壓倒一操場的人,而事實是:一分是兩座城市,一分是528公裡,一分是再見面只能說一句:好久不見。點開評論發現諸如此類的事情竟然還不少:我以為她是我的來日方長,但是突然之間她卻成為我的大夢一場……
或許你的父母確實沒有你想要的那麼優秀,但並不代表他們沒有資格去要求你,世上那一個父母不希望孩子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五點鐘的天還很黑,但父母的辛苦遠遠不止你的幾倍。老師也可以和顏悅色與你談笑風生,對你的成績不是那般嚴格和重視,但未來的你一定不會感激他曾經的「心慈手軟」。因為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他的法則:優勝劣汰。
無可奈何這個成語光是讓人看一看聽一聽都已覺得十分痛苦,你想做一名白衣天使,你想像你的老師一樣成為人類工程的建築師,你想走進窗明几淨高檔的寫字樓做一名白領,你想成為一名了不起的設計師,會計師,工程師,你要知道通往大概和遠方的路都是需要門票的,都是有條件有要求有門檻的。長大後你會知道這個世界真的有人做著你喜歡的工作,你喜歡的家具也正擺在別人家裡,商場的櫥窗裡你喜歡的衣服有人可以輕鬆的刷卡帶走。
孩子不要以為這些東西太世俗,這只是赤裸裸的現實,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努力一點再努力一點,優秀一點再優秀一點,你的選擇才能更多一點,你的未來才能更接近你期待的模樣。
你的人生你做主,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五點鐘的天真的很黑,但別忘記六百分的成績真的很耀眼,且不止是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