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木土文粹一鍵關注
用優美的文字講述人生,用悅目的圖片洗滌靈魂
本文轉自公眾號:華人星光(ID:hrxg2020)
作者:華人星光
剛剛傳來重磅消息,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
構建的一套光量子計算系統,
取得重要突破,
成果已經登上國際頂尖科刊《科學》,
求解速度,
達到目前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的,
一百萬億倍!
這意味著,
中國科學家第一次實現 「量子霸權」!
而實現量子霸權的團隊領頭人,
正是中國的量子之父潘建偉、
和他被稱為「量子鬼才」的學生陸朝陽!
潘建偉
陸朝陽
美國研究人員提出了量子通信理論,
歐盟、日本也都開始集中力量研究,
唯有我國,
因人才匱乏,追趕得十分辛苦。
直到潘建偉橫空出世。
1996年,
潘建偉來到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
攻讀博士,
泰鬥級導師安東•塞林格問他:
「年輕人,你的目標是什麼?」
他不假思索:
「我想要在中國,
建一個世界領先的量子物理實驗室。」
這一句,
不光飽含一位年輕的科技學者,
對量子科技的熱愛,
更意味著一個中國青年,
為祖國的科技事業開疆拓土的決心!
還和「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一起,
被《自然》雜誌選為:
「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接著,
他參與的「量子態隱形傳輸」項目,
獲得重大突破,
這一實驗被學術界公認為,
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
學界為此轟動一時。
這一年,他才27歲,
量子江湖,
從此有了他風起雲湧的傳奇!
一點點將海德堡大學的實驗室,
搬回中國科大,
「搬家清單」足足列了120頁,
大到雷射器,小到12毫米的鏡片,
全部搬回了國內!
當時一家德國媒體採訪潘建偉,
問他:「為什麼回去?」
他回答說:
「我們熱愛科學,但我們更愛祖國。」
2006年,
全世界只有三家科研小組,
實現了「誘騙態」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歐洲慕尼黑維也納大學聯合小組,
還有後來居上的中國潘建偉小組!
量子通信走向應用的大門,
被他們推開了!
2008年,
潘建偉科研團隊成功組建了,
世界上第一個
3節點鏈狀光量子電話網;
2009年,
潘建偉團隊建成了,
世界上第一個,
全通型量子通信網絡原型。
量子領域,我們本是最落後的,
可是最終,
我們跑贏了日本、
跑贏了歐洲、
跑贏了美國!
2005年,
潘建偉榮獲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
這一獎項以19世紀
最偉大的光學家菲涅爾名字命名,
潘建偉,
是這一獎項的第一位中國科學家,
曾被稱為「離諾貝爾最近的中國人」。
陸朝陽16歲那年,
聽了一場潘建偉的報告,
頓時被神秘詭譎的量子世界所吸引,
他決定以此作為發展方向。
沒想到的是,
這個決定讓未來的中國量子領域,
又多了一個屬於「陸朝陽」的傳說!
18歲,
陸朝陽順利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
畢業後直接被保送到國家實驗室,
而他的導師正是潘建偉。
作為潘教授的大弟子,
陸朝陽被寄予厚望,
給他的科研任務也極為重要艱難,
他要負責重建光學實驗平臺,
並且升級到具備操縱六光子糾纏的能力。
要知道,六光子糾纏的操縱,
數十年來在國際上還沒人實現過!
名師出高徒,
陸朝陽交出的答卷驚豔了全世界:
他不僅成功製備了六光子糾纏態,
還在國際上,
第一次實驗了對六光子糾纏的操縱,
直接刷新了多光子糾纏,
和光學量子計算領域的兩項世界紀錄。
這一年,他只有24歲!
在國際上為中國的量子領域,
奪得一席之地。
世界驚呼:
陸朝陽的出現,意味著中國,
或誕生了最年輕的未來量子精英!
在這之後,陸朝陽,
成為在量子世界裡打怪升級的超級玩家。
這位驚才豔豔的少年,
一路在國際「過關斬將」,
為中國贏得一次次科研尊榮!
是他,
四次刷新光子糾纏的世界紀錄;
也是他,在世界上,
第一次實現單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
還是他,
全球第一次開創量子點脈衝共振螢光技術!
西方世界沸騰了,
稱他是「操縱光子的巫師」,
還有的國際大拿,
幽默地說他是「量子鬼才」。
28歲那年,陸朝陽,
成為中國科技大學最年輕的正教授。
而他經過12年的努力,
終於控制住了10個光子!
也由此,
世界上第一臺光量子計算機原型機,
誕生在中國,誕生在陸朝陽的實驗室。
努力了幾十年,
都無法操控8個光子的科學家們,
看著年僅35歲的陸朝陽玩轉10個光子,
也只得搖頭嘆息:
「鬼才!他簡直就是個魔術師!」
2016年,在潘建偉和陸朝陽的帶領下,
我國發射了,
世界上第一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
外媒稱:「沉寂千年的中國,
誓回文明創新之巔。」
師徒二人,強強出手,
攪動世界光學風雲!
而今,潘建偉和陸朝陽,
又一起驚豔了世界。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團隊,
構建的一套光量子計算系統,
取得重要突破,
成果登上國際頂尖科刊《科學》,
求解速度,
達到目前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的,
一百萬億倍!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
理論部主任西拉克表示:
「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突破」;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計算機科學教授斯科特·亞倫森說:
「我有點驚訝,因為這項實驗非常困難。」
《科學》雜誌權威審稿人評價,
」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
假如戰爭爆發,
普通衛星一旦被挾持,竊密,
國家的信息安全網將毀於一旦。
但量子衛星,量子技術,
卻可以徹底杜絕間諜竊聽和破解!
所以進入2020年,
歐美紛紛在量子領域開始發力,
美國之後,
俄羅斯宣布成立國家量子實驗室;
歐洲14個機構聯合開發了,
歐洲第一臺雲量子計算機!
法國宣布啟動量子生態系統的創建,
而我們中國,
在潘建偉和陸朝陽的努力下,
今時今日實現了量子霸權!
從前,因為有潘建偉,
我們的量子學艱難起步;
今天,因為有陸朝陽,
在量子領域,
全世界已經沒有人能小瞧中國人!
陸朝陽和潘建偉做實驗
身臨碧海,心棲蒼梧,
腳踏大地,仰望星空,
中華民族,
正因有潘建偉這樣的科研領路人,
有陸朝陽這樣年輕優秀的接棒者,
才能從遍地荒蕪中奔向星辰大海!
今天,
讓我們一起向潘院士,陸教授,
致以深深的敬意!
未來的中國,
必將用科技星星之火,
點燃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的偉大時代!
----全文完,如果覺得不錯,那就隨手點個「在看」和「點讚」吧。
覺得文章不錯,歡迎新朋友關注「木土文粹」查看更多精彩好文。長按下圖,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