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顯示器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TN屏的響應速度快,但色彩表現欠佳;VA面板的色彩質量不錯,但面板的響應速度較慢,畫面拖影十分嚴重;而IPS面板的綜合素質則更強一些,在日常使用時會有更好的體驗。
而Nano-IPS是在IPS面板的基礎上進行迭代而來的新技術,本期的極速鯊課堂和大家聊聊NanoIPS面板,來看看它相比於普通的IPS面板擁有哪些優勢。
01 技術解析
Nano-IPS面板是LG在2017年底推出的一種新型面板,這種面板利用一種名為「增強色彩表現」的技術,來讓顯示器擁有更好的色彩表現。如果一塊標準的IPS面板擁有100%sRGB色彩空間,那麼,使用同樣背光的NanoIPS顯示器則能達到135%sRGB左右的色域容積,這意味著顯示器能有更好的色彩輸出表現,畫面顯示將更加純淨逼真。
通過簡單的性能優化遠不能達到如此之大的升級效果,所以這項名為「增強色彩表現」的技術是從硬體層面進行的升級改良,相比於普通的IPS面板,NnaoIPS面板的製作過程更加複雜。
具體來說,是在顯示器的液晶分子與背光源之間,增加一層直徑<2nm的DE納米顆粒,用來吸收背光層中某些波長的光。如吸收不必要的黃色和橙色,進而顯示更準確的紅色。
另外,Nano IPS面板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原生響應速度較快,屬於IPS裡的第一梯隊,甚至可以與響應速度最快的TN屏相媲美。所以,在IPS面板中選電競屏時,可以優先選擇Nnao IPS面板的顯示器。
總結:NnaoIPS顯示器無論是色域色準、亮度均勻度還是亮光表現都比較優秀,並且面板的響應時間與TN面板接近,綜合表現很不錯的。看來買一臺顯示器,既要玩遊戲又要修圖的時代已經到來。
02 實機測試
看了這麼多技術解析,市面上搭載NanoIPS面板的顯示器表現如何?來自飛利浦猛騰系列的275M1RZ電競顯示器就搭載了NanoIPS面板,這裡我們使用Spyder XElite校色儀對275M1RZ進行測試,發現這款顯示器的sRGB色域容積為143.5%,AdobeRGB色域容積為99.6%,DCI-P3色域容積為101.2%(受環境光線影響,與官方數據存在差異,僅供參考),表現十分出色。
色準方面,這款搭載了NanoIPS面板的顯示器測試48種顏色的平均△E值為0.66,最小值為0.05,最大值為2.18。這樣的表現幾乎可以與專業級別的顯示器相媲美。讓人不得不驚嘆,NanoIPS面板的色彩質量果然強悍。
另外,我們還打開UFOTset測試網站,對這款使用NanoIPS面板的飛利浦275M1RZ電競顯示器進行拖影測試。在ChaseSquares模式中,speed選擇最高的3840。把相機快門速度調至1/1000,對屏幕進行拍攝。照片中色塊數量越多,說明拖影越嚴重,響應速度也就越慢。
可以看到,照片中的色塊數比較少,說明畫面拖影的情況並不明顯。考慮到大家對這個測試並不了解,為了讓大家有一個參考,我們也選擇了一臺TN面板的電競顯示器進行相同測試,與之對比。
可以發現,二者呈現的色塊數量並無明顯差距。足以見得,NanoIPS面板的響應速度相當快。在遊戲和觀影時,NnaoIPS面板都可帶來穩定、不模糊的畫面呈現,帶來高質量的娛樂體驗。
03 實際體驗
通過對面板的各項測試,我們可以發現NanoIPS面板在色彩和響應時間上面確實更有優勢。那麼在實際使用時,體驗如何呢?
作為一名宅男,最愛的當然是遊戲了。飛利浦275M1RZ電競顯示器擁有165Hz的高刷新率,讓遊戲運行絲滑流暢。1ms(GTG)的屏幕響應時間也讓遊戲畫面得到了清晰的呈現,不會因為畫面拖影而出現影響操作的情況,讓我們打開時下火爆的FPS遊戲《CS:GO》來體驗一下Nano IPS顯示器吧。
更加廣泛的色域覆蓋讓遊戲畫面更為豔麗,即使進行緊張刺激的遊戲對抗時,也能明顯感受到畫面的升級。更別說《巫師3》、《刺客信條·奧德賽》這些遊戲場景宏大壯觀、節奏也較為悠閒的3A遊戲大作了。而較低的響應時間則讓敵人身影更加清晰,在激烈的對抗中更易於瞄準。
NanoIPS面板所具備的色彩精度,讓飛利浦275M1RZ可用於修圖、視頻剪輯等對色彩質量要求較高的工作。27英寸的大屏幕和2K的解析度能讓屏幕呈現的內容更加細膩、震撼,觀感提升的同時也讓使用效率提升不少。
這款顯示器背面還鑲嵌了32顆1600萬色的燈珠,可實現飛利浦獨家的流光溢彩技術。開啟後可根據屏幕內容來改變燈珠顏色,色彩從屏幕延伸到現實世界中,感覺十分的夢幻。
寫在最後:通過對NanoIPS面板的技術解析、實際測試以及使用體驗,筆者覺得這種畫面色域覆蓋廣、響應速度快的面板。其優勢在於它的全能性,是選擇困難症患者的福音。當你既想要流暢電競體驗又想要高質量畫面顯示的時候,購買一款NanoIPS面板的顯示器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ZOL客戶端下載】看最新科技資訊,APP市場搜索「中關村在線」,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753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