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新手玩家,進入幣圈,往往是被幾個創富故事吸引。然而現實會告訴你,投資是門學問,沒有捷徑可走,看似有些神奇的幣圈也一樣。
那麼新手進入幣圈前,務必先意識到這四個問題:
合約風險真的比現貨高嗎?幣市中,要關注哪些指標?合約工具的基本使用規範是什麼?合約交易中,首先關注的指標應該是什麼?
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多數幣友還執著於現貨交易。雖然大多也都知道合約在下跌趨勢中也能賺錢的道理,但往往在深度了解前,天然地認為合約意味著高風險,意味著不如現貨穩妥。這是一個典型的認知誤區。
其實合約和現貨一樣是工具,合約未必比現貨風險高。
合約是類似於傳統金融市場的期貨,買漲、買跌都可以,而且帶有槓桿性質上,沒有延時性,實時交易的。尤其永續合約相比傳統金融市場的期貨,就是一種新的風險對衝和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在持有同等價值倉位的情況下,當開倉點位一致,同一個行情下,兩者的盈虧是趨於一致的,不過因為合約另外有槓桿加持,所以其所佔用的本金要少於現貨,所以相比較而言,合約的風險未必會高於現貨,並且合約的資金利用率、收益率明顯是可以好於現貨的,另外,即便在熊市,合約也能有所收益,可操作的空間其實也遠高於現貨。
當然有的人頻頻爆倉,還是挺嚇人的,所以無論工具再好,還是要遵循基本的使用規範。Thbit總結了以下合約交易的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1、降低風險係數
嚴格控制倉位和槓桿,高槓桿和重倉只選一種,重倉+高槓桿無疑是加速奔向失敗;
2、開單講邏輯
開單是機會邏輯驅動而不是情緒驅動。這個邏輯如何認識,需要投資者加強學習,多看指標,建立一個全維度的指標體系。總之對於新手玩家來說,」輕倉低槓桿,見好就收」從來不過時。
3、建立全維度的指標體系
開單要講邏輯,其實這個適用於任何一種投資市場。那麼在數字資產合約市場中,開單邏輯如何發掘呢?
不同於股票市場,數字貨幣市場流動性不足、價格起伏大,數字資產投資者想要遊刃有餘,需要搭建全維度的決策體系,除了一些基礎的技術指標外,也多觀察一些數據指標、網絡指標和市場情緒指標,參考權威交易報告。
確立了自己的指標體系後,還要平衡好自己的心態,敬畏市場,自我進化,堅持不斷學習。
首要關注維持保證金率。也許你沒有做合約,不過你也應該聽了很多次「爆倉」的說法,是的,做合約首要任務就是要防止爆倉。爆倉的關鍵指標是什麼呢?表面是強平價格或風險度到沒到臨界值,實際就是可用保證金(逐倉模式下即剩餘本金)是否能夠滿足維持保證金下限,拿什麼指標衡量這個界線呢?維持保證金率。
乍聽之下有些陌生,不過你可以理解為資不抵債就會爆倉。維持保證金率高,那麼平臺不允許你虧太多就強平,維持保證金率低,那麼平臺還算友好,允許你虧多點再看。所以新手玩家玩合約需要先選擇維持保證金率低的平臺,這意味著其合約設計更友好。
投資沒有捷徑,合約是門學問,任何高手都是從新手進化而來,Thbit會繼續陪伴大家闖蕩幣圈。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Thbit推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