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界關於宇宙起源的主流說法,是奇點大爆炸理論,宇宙的前身是一個高溫緻密的奇點,那時候還沒有時間和空間。奇點膨脹到極限時發生了爆炸,由此產生了時間和空間,還有宇宙萬物。爆炸發生後的30秒內,宇宙的尺度經歷了多次「暴漲」,改變了宇宙內部物質不均勻的分布。
其實宇宙中的物質分布一直是不均勻的,就像地球上的人類,都生活在人類的聚集地中,南極洲和格陵蘭島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宇宙也一樣,有銀河系這樣的天體聚集地,銀河系又是室女座超星系團的一份子,可觀測宇宙中,這樣的超星系團有幾百萬個。有天體聚集的地方,就有天體稀少的地方。
不久前,一個科學團隊宣稱他們發現了宇宙牆,橫跨35億光年,把人類給隔絕在了另一邊,我們看不到外面是什麼情況。這個宇宙牆的本質不是一堵隔絕了空間的牆,而是一大塊物質分布稀疏的區域。
物質分布稀疏,還不發光,尺度還大,但是說它是宇宙牆是不對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看見的牆,作用是隔絕了一部分空間,同時作為承重牆存在。宇宙牆理論上來說會隔絕一部分空間,但是他們發現的不是真正的宇宙牆,而是「空洞」。科學家將宇宙中物質分布稀疏的區域,定義為宇宙空洞。
早在1978年,科學家從觀測到了室女座裡面有個直徑約1億光年的空洞區域。波江座內的空洞區域直徑達到了10億光年,是比較大的空洞了。
假如宇宙牆存在,那它會是找到平行宇宙的關鍵。平行宇宙理論出現的時間也不短了,科學家一直苦惱於怎麼找到它。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時候,科學家發現了蛛絲馬跡,某些區域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幾乎消失不見了,常見的輻射信號也很少,會不會被隔絕了?隔絕它的可能就是宇宙牆。
平行宇宙又稱多元宇宙,科學家相信它存在,是受了量子力學的啟發。量子力學研究的是微觀世界,它由量子構成。量子的狀態並不是固定的,它擁有不同的狀態,那宇宙也有可能不止一個。多個宇宙組成了一個系統,時間體系和空間體系可能是錯開的。
微觀層面有些奇怪的物理現象,可能就是平行宇宙導致的,我們無法找到它,它卻影響著我們的世界。
和沒有蹤跡的宇宙牆比起來,星系牆卻是真實存在的,它的別稱是星系長城,是一種由星系構成的特殊結構。武仙-北冕座長城是可觀測宇宙中最大的星系牆,從頭到尾的長度達到了100億光年。我們常說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科學家在計算它的時候,其實是以武仙-北冕座長城為參照物。
宇宙在誕生初期,經過了短暫時間的暴漲,以解決物質分布不均勻的情況。星系牆的存在違背了暴漲定律,因為它本身就代表了物質分布不均勻。每一個星系牆都吸引了眾多物質,以至於在它的周圍,物質分布都是不均勻的。
科學家建立了宇宙演化模型,之後又發現了武仙-北冕座長城,帶來了新的問題。誕生38億年的宇宙,應該沒有辦法形成這麼龐大的結構,或者說時間不夠。所以武仙-北冕座長城的存在,證實了宇宙演化模型存在漏洞,我們可能要重新認識宇宙的演化過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