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2020-12-05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虎頭蜂是世界最致命的昆蟲之一,它們雖然與蜜蜂只有一字之差,但是無論是習性上還是從形態上都天差地別。不說別的,單說蜜蜂會釀造蜂蜜這一點,就是虎頭蜂所不具備的。而且虎頭蜂非但不會釀造蜂蜜,還是自然界中「殺手」一樣的存在。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虎頭蜂這種「殺手」。

虎頭蜂

虎頭蜂又稱馬蜂、胡峰,它們是胡蜂科胡蜂屬下所有昆蟲的總稱,目前已知的胡蜂屬成員約有23種,其中在我國有分布的約有9種,其中主要有中華大虎頭蜂、黑尾虎頭蜂、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黑絨虎頭蜂。

從外觀上看,大多數的虎頭蜂的腹部都以黃色為主,並且上面有明顯的黑色圓環狀斑紋,看起來有點像老虎身上的斑紋,其次,所有的虎頭蜂都有一對鋒利且強壯的大顎,這是它捕獵的利器。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虎頭蜂都是黑黃配色的,比如世界上蜇死人最多的黑腹虎頭蜂就是一種同體以黑色為主的胡峰。

▲黑腹虎頭蜂

虎頭蜂從不採蜜,但是它們吃「蜜」,虎頭蜂比較喜歡吸食水果的汁液,當吸飽喝足後,它會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點花蜜。除了這種「傳統的素食」外,成年的虎頭蜂也是吃肉的,不過,它吃肉並不是直接將肉吞下,而是先將獵物咬死,然後帶回巢穴中,讓自己的幼蟲吃。幼蟲吃完之後,會像牛的反芻一樣吐出一些流質食物來,這些流質食物中富含胺基酸,是一種高營養的物質。因此,成年虎頭蜂從不主動吃肉,而幼蟲的虎頭蜂則主要以肉食為主。

虎頭蜂不太喜歡高海拔地區,因此,通常它們會地面以上直至海拔1500米以下的地區活動,它們的築巢地點並沒有規律可循,換句話說,只要是有食物和獵物的地方它們都能安家。

虎頭蜂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尤其是在它們的警戒範圍內,通常虎頭蜂的警戒範圍在方圓100米內,因此,如果你在一個區域內,發現幾隻徘徊的虎頭蜂,千萬別再繼續往前走了,因為很可能再走就進入了它們的警戒範圍內了。

虎頭蜂的「武器」有兩個,一個是大顎,一個就是毒刺(螫針)了。大顎通常在捕獵小型昆蟲時或者切割獵物時使用,而毒刺則會在捕獵大型獵物或者是對付入侵者時使用。虎頭蜂的毒刺與蜜蜂的毒刺不同。蜜蜂的毒刺毒性較差,而且是一次性的(蜇時毒刺會留在人身上並且會帶出整個消化道,所以必死),而虎頭蜂的毒刺中蜂毒毒性很強,並且它的毒針可以終生使用。

由於人一旦遇到虎頭蜂大都是成群的,所以被成群的虎頭蜂蜇傷是有生命危險的。

虎頭蜂的蜂巢

蜜蜂的蜂巢是勤勞的蜜蜂們用蜂蠟製成的,所以整個蜂巢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如果你想從虎頭蜂的蜂巢中尋找一丁點蜂蜜或者乾脆當作食物吃掉,那就大錯特錯了。因此,虎頭蜂的蜂巢中非但沒有蜂蜜,而且蜂巢本身也是毫無營養的。

虎頭蜂巢穴建立的發起者是蜂王,它會利用大顎將枯木咬下一小部分,然後混合自己的唾液,在唾液的作用下,這些枯木的碎屑會變為紙漿狀,之後它們再利用這些「紙漿」慢慢地建立自己的初級巢穴。等到第一批後代孵化,它們就會再次用蜂王同樣的方法繼續擴建蜂巢,直到能夠容納上千,甚至上萬隻虎頭蜂。

因此,即使小的虎頭蜂巢中都有成敗上千隻虎頭蜂,所以見到虎頭蜂巢千萬別去找刺激。

雖然,虎頭蜂巢是由木漿做成的,與蜜蜂的蜂巢差很多,但是從蜂房的形狀看,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以六邊形的結構為主,顯然這種結構是效率最高的(六邊在連接時節省時間和材料,且空間較大)。

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如果看到虎頭蜂巢,恰好你又沒有引起它的注意,千萬不要試圖自己搗毀蜂巢,因為在沒有專業設備的情況下,上千隻虎頭蜂的圍攻,幾乎很難生還。所以,在發現家附近有虎頭蜂巢時,趕緊報警請專業人員來清理。

如果是在野外遇到零星的幾隻虎頭蜂,那麼大概率虎頭蜂巢就在附近百米範圍內,如果你將它們激怒,上千隻虎頭蜂只需要1分鐘內就能到達戰場。所以,切勿打草驚蛇,最好的辦法就是原路返回。

如果被虎頭蜂追趕,那就只能將傷害降到最低了。此時首先就要先跑,以最快的速度跑,然後脫下外套包住頭部或者是揮舞驅趕,如果此時你發現了一個池塘,那跳進去是最好的(前提是會遊泳,要麼是池塘水淺)。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虎頭蜂對黑色以及花香味情有獨鍾,所以去野外可能有虎頭蜂的地方,最好穿淺色的衣服,並且最好穿長袖長褲。當然,沒有什麼比不遇到虎頭蜂更好的了。

總結

蜜蜂的蜂巢是蜂蠟製成的,而虎頭蜂則是用唾液加枯木碎屑融合成木漿製成的,有著本質的區別。而且虎頭蜂是一種非常威脅的昆蟲,沒事千萬別招惹它們。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所有的蜜蜂危險性都很低,有一種蜜蜂它的恐怖甚至超過了虎頭蜂,它就是非洲殺人蜂,非洲殺人蜂是非洲的一種蜜蜂的蜂后與巴西的一種蜜蜂雜交後的產物,它們的恐怖不亞於虎頭蜂。

相關焦點

  • 廣東農村這種蜂,是怎麼應對虎頭蜂的?
    該地區的綠植也是生長的特快。特別是路邊的野草,還有菜園、菜地裡的菜和各種農作物。這些都是該地區的氣候環境所促使的。當然,該地區的空氣也是悶熱潮溼的。使得該地區的人們和動物,在平時對水的需求也是比較大的。該地區,有很多的蜂種。如,米蜂、虎頭蜂、還有毒性最強的地洞蜂。也就是「殺人蜂」。這些都是廣東農村地區,由毒性低至高的有毒蜂種。
  • 虎頭蜂的被徵服之路
    但是我們的記者老郭今天就要徒手抓蜂,他到底是何來勇氣。不穿任何護具,赤手空拳抓虎頭蜂,記者老郭之所以敢如此冒險,是因為眼前的這種蜂就是當地人養在溫棚裡的,不過呢,它屬於雄蜂,不咬人的,這雄蜂是一種什麼蜂呢?
  • 虎頭蜂種類圖片目錄(一)
    ,腹部末端的螫針和毒腺相連,身體長有虎斑紋,故被稱為「虎頭蜂」,主要分布國家為巴基斯坦、中國南部及印尼等地,常見的有中國大虎頭蜂、大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虎頭蜂種類圖片大全吧!
  • 大黃蜂 普洱發現中國大虎頭蜂
    近日,昆蟲專家在普洱市與緬甸交界的地區,發現了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胡蜂個體——中國大虎頭蜂。    中國大虎頭蜂是世界上最大的胡蜂科種類,主要棲息於亞洲東部和南部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常常被人們叫做大黃蜂或大馬蜂,西方國家則稱它為亞洲巨蜂。目前發現的中國大虎頭蜂,其工蜂的大型個體體長超過6釐米,翅展可達9.35釐米。
  • 虎頭蜂校園內築巢傷人
    6月29日下午,揚州大學農學院一停車場內就有虎頭蜂「安營紮寨」,還蜇傷了一名女學生。由於虎頭蜂殺傷力驚人,校方請來了抓捕能手鄒維摘除蜂巢。 無獨有偶,下午,揚州市區月亮圓小區一住戶同樣在自家陽臺上發現了虎頭蜂的蜂巢。抓捕能手鄒維告訴記者,梅雨季節,蜂蟲大多會把巢築在乾燥的隱秘處,市民要格外小心。
  • ​蜜蜂大全 | 黑腹虎頭蜂(黑尾虎頭蜂)(20)
    蜜蜂大全 | 黑腹虎頭蜂(黑尾虎頭蜂)(20)來源:愛蜂人2021-02-07 06:00黑腹虎頭蜂,又稱作黑尾虎頭蜂,是胡蜂科胡蜂屬的一種,除冬季外成蟲均可見到,是一種攻擊性最強的蜂種,蜇傷蜇死記錄最多,對人畜均有一定的危害。那麼黑腹虎頭蜂是一種什麼蜂種呢?下面我們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大虎頭蜂】隱藏在農村的蜂狂殺手
    中國大虎頭蜂別名中華大虎頭蜂、臺灣大虎頭蜂,是中國體型最大的虎頭蜂。體長28~40mm。頭部為橙黃色;胸部幾乎全為黑色。築巢於地底,蜂群攻擊性強,有螫人致死紀錄。虎頭(如此看來大虎頭蜂的名字還是挺形象的) (此圖片源自暱圖網)
  • 捷冷虎頭蜂 再引新」蜂」潮
    隨後,Evercool捷冷團隊將其優異的散熱效能及產品設計繼續延續,推出虎頭蜂系列產品,再加上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預料將為競爭的CPU散熱市場再掀起另一場」蜂」暴!  我們先了解一下自然界的虎頭蜂,故鄉在臺灣,共有七種,其以黑尾虎頭蜂最兇,它的巢有的可以大到米籮般,蜂數超過上萬,其防衛半徑有時超過五十米以上,在秋天的時候,虎頭蜂為了準備冬眠所需要的食物,常在秋天大舉出動。
  • 老翁上山割草遭虎頭蜂螫死 鄉長啟動滅蜂大戰
    花蓮縣卓溪鄉田姓鄉民遭虎頭蜂螫死,鄉長呂必賢(右二)慰問家屬。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花蓮卓溪鄉田姓老翁三天前上山砍草徹夜未返家,親友動員搜尋,發現他遭到虎頭蜂攻擊倒在水溝邊死亡。鄉長呂必賢表示,半年來已有多起鄉民被蜂螫傷,他也是受害者,將全力清除虎頭蜂。
  • 虎頭蜂校園內築巢傷人,提醒:切勿自行處理!
    6月29日下午,揚州大學農學院一停車場內就有虎頭蜂「安營紮寨」,還蜇傷了一名女學生。下午五點多鐘,揚大農學院一女生在取電動車時,沒想到被藏在擋風棉被裡的虎頭蜂蜇傷。事發後,學校老師立馬將女生送到蘇北人民醫院醫治,並在電瓶車旁邊放置提示牌,提醒其他同學小心蜂窩。
  • 為抵禦大虎頭蜂,亞洲蜜蜂發明了新型防禦手段,歐美蜜蜂還沒學會
    我們上面說了大虎頭蜂的進攻模式有兩種,單只出擊和聯動出擊,其實,在一般情況下大虎頭蜂都是單只行動的,只有在繁殖期後飢餓的它們才會成群捕食。所以,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它們面對的是數量不多的大虎頭蜂,那它們是如何進行防禦的呢?按照我們的經驗,蜜蜂一定是用它唯一的武器——螫針抵禦敵人的,但事實是大虎頭蜂體表有著堅硬的外殼,螫針無法刺入。
  • 虎頭蜂築巢農戶屋旁 興國民警連夜行動除隱患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譚太陽報導:近日,興國縣公安局樟木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在其回家進戶路旁邊的路坎上有一窩虎頭蜂蜂巢,怕過往人員被其蟄傷,請求處理。接警後,該所民警立即協同鄉專職消防隊現場查看,經現場查看,虎頭蜂蜂巢在進農戶家道路邊的路坎上,離道路很近,易蟄傷過往的群眾。
  • 大虎頭蜂入侵美國 吸塵器大顯身手
    「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24日在美國華盛頓州一個小鎮使用吸塵器清除外來物種大虎頭蜂,並搗毀其蜂巢。  據美聯社報導,華盛頓州農業局接到發現這種毒蜂的報告後,花費數周搜尋蜂巢,終於搗毀美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個大虎頭蜂蜂巢。
  • 疫情未完又有生態危機,亞洲大虎頭蜂在美國出現蹤跡
    主要分布在亞洲地區、有著殺人蜂稱號的「大虎頭蜂」(Vespa mandarinia)最近在華盛頓州頻繁出現,專家警告,隨著氣溫回暖,大虎頭蜂很可能造成美國養蜂業的另一波災情。根據華盛頓農業部(WSDA)的說法,大虎頭蜂在2019年12月首次於華盛頓州首次被發現,這同時也是該物種首次於北美出現目擊情報。
  • 大虎頭蜂在國外橫著走,在國內竟然被論只買,蜂蛹更是受寵!
    據外媒報導,歐洲部份國家最近幾年一直在探討解決中國虎頭蜂入侵問題,中國虎頭蜂入侵歐洲當地的生態系統,迅速搗毀當地蜜蜂的蜂巢,大虎頭蜂是令外國人恐懼的胡蜂
  • 安龍縣企業示範帶動貧困戶養殖虎頭蜂
    」的運行模式,通過企業的示範帶動,發動貧困群眾發展虎頭蜂養殖,「釀」出致富「蜜」。一旁,貴州省安龍縣大黑蜂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忠仕正在查看虎頭峰的長勢,給養蜂戶杜小安作技術指導:「今年放養的這一批虎頭蜂,中秋節就能收一部分,其他的陸續能收。」  據了解,虎頭蜂全身是寶,具有較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一窩虎頭蜂每年可產60斤左右蜂蛹,按目前市場價計算,可收入6000多元,如果再發展成年蜂用於泡酒,收入可超過1萬元。
  • 廣西90後小夥合夥巧養「虎頭蜂」 帶動村民共享百萬利潤
    這個距離是安全距離,如果說我們再過去一點的話,這個蜂就會飛過來蜇人,或者給我們警示,因為這個蜂本身就是生性兇猛的。每天和虎頭蜂親密接觸 周密防護卻難逃蜇傷可是一個蜂巢,平均可達35公斤左右,而虎頭蜂的數量少的時候幾千,多的時候上萬。
  • ...韓國|大黃蜂|looney|美國|華盛頓州|高橋|蜂群|昆蟲|大虎頭蜂
    目前,科學家們尚不清楚這些昆蟲是如何飛來美國的。它們出現後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這也引起了人們的警惕。這些綽號為「殺人大黃蜂」的昆蟲原產於東亞和日本,因大量捕殺蜂群而臭名昭著。大虎頭蜂的大毒刺能釋放出毒液,可以致人死亡:在日本,平均每年有30到50人死於大虎頭蜂的叮咬。2013年,大虎頭蜂數量異常之多,僅在中國一個省就造成42人死亡。
  •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專家們也提醒美國民眾...
    【美國首次發現「殺手大黃蜂」,專家警告發現應立即跑開並報告】據多家外媒報導,綽號為「殺手大黃蜂」(murder hornets)的大虎頭蜂已首次在美國被發現。專家們也提醒美國民眾,這種黃蜂可以致人死亡,如果發現它們應該立即跑開並進行報告。
  • 大虎頭蜂入侵美國,吸塵器大顯身手!
    「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24日在美國華盛頓州一個小鎮使用吸塵器清除外來物種大虎頭蜂,並搗毀其蜂巢。據美聯社報導,華盛頓州農業局接到發現這種毒蜂的報告後,花費數周搜尋蜂巢,終於搗毀美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個大虎頭蜂蜂巢。大虎頭蜂原產亞洲,是最危險的昆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