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冰箱產品時,都會說到冰箱的製冷劑,那麼製冷劑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呢?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製冷劑又稱為製冷工質,是製冷循環的工質介質。製冷劑在蒸發器內吸收被冷卻對象的熱量氣化,在冷凝器內將吸收的熱量傳遞給環境介質,從而達到製冷的目的。目前可作為製冷劑的物質大約有80多種,最常用的是氨、氟利昂類以及水和少數碳氫化合物等。
一、根據製冷劑的化學成分,可將製冷劑分為無機化合物、滷族化合物(氟利昂)、碳氫化合物和共沸混合物4種。
無機化合物製冷劑是使用較早的製冷劑,後來逐漸為氟利昂製冷劑所取代,但氨和水依然作為製冷劑應用於空調製冷行業中。
氟利昂(英語Freon的譯音)是中、小型空調、食品冷藏與家用冰箱中使用量最普遍的製冷劑,也是目前對人體危害最小的製冷劑。最常用的氟利昂製冷劑是R22、R134a及R13。
共沸混合物製冷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共熔的單純製冷劑,在常溫下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混合物的性質同單純製冷劑的性質一樣,具有較為固定的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常用的有R502、R503等。
二、根據製冷劑使用的溫度範圍,可分為高溫、中溫、低溫三大類。
高溫製冷劑又稱低壓製冷劑。其蒸發溫度高於0℃,冷凝壓力低於0.3MPa,如R21等,適用於離心式壓縮機的空調系統。中溫製冷劑又稱為中壓製冷劑。其蒸發溫度為-50~0℃,冷凝壓力為1.5~2.0MPa,如R22、R502等。其適用範圍較廣,適用於活塞式壓縮機的電冰箱、食堂小冷庫、空調用製冷系統、大型冷藏庫等製冷裝置中。
低溫製冷劑又稱高壓製冷劑。其蒸發溫度低於-50℃,冷凝壓力為2.0~4.0MPa,如R13、R14等,主要用於低溫的製冷設備中,如復疊式低溫製冷裝置。